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30344100000019

第19章 马病(13种)(4)

过去称为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的鼻疽假单胞菌,现列入新建立的伯氏菌属,改称为鼻疽伯氏菌。菌体长2~5微米、宽0.3~0.8微米、两端钝圆、不能运动、不产生芽孢和荚膜,幼龄培养物大半是形态一致呈交叉状排列的杆菌,老龄菌有棒状、分枝状和长丝状等多形态,组织抹片菌体着色不均匀时,浓淡相间,呈颗粒状,酷似双球菌或链球菌形状。革兰氏染色阴性,常用苯胺染料可以着色,以稀释的石炭酸复红或碱性美兰染色时,能染出颗粒状特征。电镜观察,在胞浆内见网状似的包含物而与其他革兰氏阴性菌有所区别。本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在腐败的污水中能生存2~4周。日光照射24小时死亡。加热80℃5分钟将其杀死,氢氧化钠等消毒药能将其杀死。

鼻疽病马是本病的传染源,尤其开放性鼻疽马最危险。病菌存在于鼻疽结节和溃疡中,主要随鼻涕、皮肤的溃疡分泌物等排出体外,污染饲养管理用具、草料、饮水、厩舍等。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多由摄入受污染的饲料、饮水而发生,也可经损伤的皮肤、黏膜传染。人主要是经受伤的皮肤、黏膜感染。

感染动物以马、骡、驴易感。尤其以驴、骡最易感,感染后常取急性经过,但感染率比马低,马多呈慢性经过。自然条件下,牛、羊、猪和禽类不感染,骆驼、狗、猫、羊及野生食肉动物也可感染,人也能感染,多呈急性经过。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新发地区常呈暴发流行,多呈急性经过;常发地区,马鼻疽多呈慢性经过。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本病的潜伏期为6个月。临床上常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型:病初表现体温升高,呈不规则热(39℃~41℃)和颌下淋巴结肿大等全身性变化。肺鼻疽主要表现为干咳,肺部可出现半浊音、浊音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等症状;鼻腔鼻疽可见一侧或两侧鼻孔流出浆液、黏液性脓性鼻汁,鼻腔黏膜上有小米粒至高粱米粒大的灰白色圆形结节突出黏膜表面,周围绕以红晕,结节坏死后形成溃疡,边缘不整,隆起如堤状,底面凹陷呈灰白色或黄色;皮肤鼻疽常于四肢、胸侧和腹下等处发生局限性有热有痛的炎性肿胀并形成硬固的结节。结节破溃排出脓汁,形成边缘不整、喷火口状的溃疡,底部呈油脂样,难以愈合。结节常沿淋巴管径路向附近组织蔓延,形成念珠状的索肿。后肢皮肤发生鼻疽时可见明显肿胀变粗,俗称“橡皮腿”。

慢性型:临床症状不明显,有的可见一侧或两侧鼻孔流出灰黄色脓性鼻汁,在鼻腔黏膜常见有糜烂性溃疡,有的在鼻中膈形成放射状斑痕。

病变主要为急性渗出性和增生性变化。渗出性为主的鼻疽病变见于急性鼻疽或慢性鼻疽的恶化过程中;增生性为主的鼻疽病变见于慢性鼻疽。

肺鼻疽:鼻疽结节大小如粟粒,高粱米及黄豆大,常发生在肺膜面下层,呈半球状隆起于表面,有的散布在肺深部组织,也有的密布于全肺,呈暗红色、灰白色或干酪样。

鼻腔鼻疽:鼻中膈多呈典型的溃疡变化。溃疡数量不一,散在或成群,边缘不整,中央象喷火口,底面不平呈颗粒状。鼻疽结节呈黄白色,粟粒呈小豆大小,周围有晕环绕。鼻疽斑痕的特征是呈星芒状。

皮肤鼻疽:初期表现为沿皮肤淋巴管形成硬固的念珠状结节。多见于前驱及四肢,结节软化破溃后流出脓汁,形成溃疡,溃疡有堤状边缘和油脂样底面,底面覆有坏死性物质或呈颗粒状肉芽组织。

诊断及疫情报告

无临床症状慢性马鼻疽的诊断以鼻疽菌素点眼为主,血清学检查为辅;开放性鼻疽的诊断以临床检查为主,病变不典型的,则须进行鼻疽菌素点眼试验或血清学试验。

马鼻疽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我国已消灭此病,一旦发现病畜,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无疫苗可用。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等基础性防疫工作,提高马匹抗病能力。异地调运马属动物,必须来自非疫区。调入的马属动物必须在当地隔离观察30天以上,经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连续两次(间隔5~6天)鼻疽菌素试验检查,确认健康无病,方可混群饲养。一经有病畜确诊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就地监督畜主实施扑杀等处理措施。

在健康畜群中发现和隔离出鼻疽病畜时,应及时对其所污染的环境、用具等进行全面消毒。

接触病畜人员用3%来苏儿洗手消毒。阳性皮张可用10%~20%石灰水或2%~3%来苏儿浸泡3天消毒。粪便经发酵两个月后,才能使用。

苏拉病(伊氏锥虫病)

苏拉病(又称伊氏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多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临床特征为进行性消瘦、贫血、黄疸、高热、心肌能衰竭,常伴发体表水肿和神经症状等。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伊氏锥虫属于锥虫科锥虫亚属。虫体细长,呈卷曲的柳叶状,长度一般为15~34微米,宽1.5~2.5微米,平均25微米×2微米。前端尖,后端钝,中央有一较大的椭圆形核,后端有一点状的动基体。动基体也叫运动核,由位于前的生毛体和后方的副基体组成,鞭毛由生毛体长出。鞭毛与虫体之间有薄膜相连,虫体运动时鞭毛旋转,此膜也随着波动,故称波动膜。一般以姬姆萨染色效果较好,核和动基体呈深红色,鞭毛呈红色,波动膜呈粉红色,原生质呈淡天蓝色。伊氏锥虫的繁殖在宿主体内进行,一般沿体轴做纵分裂,由1个分裂为2个。伊氏锥虫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很弱。在干燥、日光直射时很快死亡,消毒药液或常水能使虫体立即崩解,50℃5分钟死亡。

各种带虫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包括急性感染、隐性感染和临床治愈的病畜,特别是隐性感染和临床治愈的病畜,其血液中常保存有活泼的锥虫,是本病最主要的带虫宿主,如水牛、黄牛及骆驼等,有的可带虫5年之久。此外,某些食肉动物,如猫、犬、野生动物、啮齿动物、猪等也可成为本病的保虫宿主。

传播途径主要经吸血昆虫(虻及厩螫)机械性传播。此外,本病还能经胎盘感染,食肉动物采食带虫动物生肉时感染。在疫区给家畜采血或注射时,如消毒不严也可传播本病。伊氏锥虫具有广泛的宿主群,家畜中有马、骡、驴、骆驼、水牛、黄牛、山羊、绵羊、犬及猫等,其中以马、骡最为易感。发病季节和流行地区与吸血昆虫的出现时间和活动范围相一致。我国南方各省以夏、秋季发病最多。因此,每年7~9月流行。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为4~11天。

急性病例多为不典型的稽留热(多在40℃以上)或弛张热。发热期间,呼吸急促,脉搏增数,血像、尿液、精神、食欲、体质等均有明显新变化。一般在发热初期血中可检出锥虫,急性病例血中锥虫检出率与体温升高比较一致,而且有虫期长,慢性病例不规律,常见体躯下部浮肿。后期病马高度消瘦,心机能衰竭,常出现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后躯麻痹等。骡对本病的抵抗力比马稍强,驴则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多为慢性,即使体内带虫也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且常可自愈。

尸体消瘦,黏膜呈黄白色。皮下及浆膜胶样浸润,全身性水肿、出血、淋巴结、脾、肝、肾、心等均肿大,有出血点。在血液中可检出吞铁细胞。

诊断与疫情报告

在疫区,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尚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1.病原检查:全血压滴标本检查(简单易行,但虫体较少时难以检出)、血液涂片染色标本检查(可看到清晰的锥虫形态,并可做血像检查)、血液厚滴标本染色检查(具有集虫效果,可提高检出率)、集虫法(把抗凝血放在试管或毛细管内离心,镜检血清和红细胞间的白色沉淀物,可提高检出率)、动物接种试验(血液标本不能发现锥虫,其他辅助性诊断也不能确诊时,可使用本法。最常用动物为小鼠。)

2.血清学检查:常用的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等。

苏拉病为我国一类动物疫病,一旦发现病畜,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本病目前还没有适用的疫苗。

在疫区及早发现病畜和带虫动物,进行隔离治疗,控制传染源,同时定期喷洒杀虫药,尽量消灭吸血昆虫,对控制疫情发展有一定效果。必要时可进行药物预防。非疫区从疫区引进易感受动物时,必须进行血清学检疫,防止将带虫动物引入。

治疗应抓住三个要点,即治疗要早(后期治疗效果不佳),药物要足(防止产生耐药性),观察时间要长(防止过早使役引起复发)。常用药物有安锥赛、纳嘎诺(又叫拜耳“205”)、纳嘎宁、苏拉明和贝尼尔(血虫净)等。上述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要严格按说明书使用,同时要配合对症治疗,方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委内瑞拉马脑炎

委内瑞拉马脑炎是由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引起的,经蚊媒介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38年在委内瑞拉马群中流行本病,并首次从其病马死后组织中分离到病毒而得此名。

病因及流行病学特点

委内瑞拉脑炎病毒属虫媒病毒A组病毒,抗原分6个亚型,引起人和马流行的主要致病性的是亚型IA、IB和IC,引起人类散发和兽类地方流行的是亚型Ⅱ。

在疫源地内受染的野生小啮齿动物以及受感染的马、骡、驴等带病毒,经蚊虫叮咬传播。骚蚊、带喙伊蚊是Ⅰ亚型病毒的传播媒介。库蚊中暗灰亚属,大角蚊属是啮齿动物的传播媒介。还可经实验室感染及呼吸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有马属动物饲养员、兽医、屠宰人员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分布于南、北美洲。有严格的夏秋季节性。

临床症状体及病理变化

病畜的临床床症状常分为2个类型。一类是以急性发热和全身症状为主的炎症型,另一类是以脑炎症状为主的脑炎型。总的症状表现不一,轻的为隐性感染,重症可迅速致死。典型病马的潜伏期为1~5天。体温升高(呈双相热);兴奋,平衡失调,肌肉痉挛,抽搐,反射消失,呈僵立或转圈姿势;伴有腹泻与腹痛症状。重症马匹病程仅数小时。病马预不良。

人感染本病后,潜伏期2~5天。大多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发冷、发热、头痛、肌痛(以下背部及腿部明显)及恶心、呕吐等。可有心动过速、结膜炎和非渗出性咽峡炎等体征。约4~6天上述症状消失,仅有少数有嗜睡、昏迷、抽搐、痉挛性瘫痪及中枢性呼吸型衰竭等脑炎的典型表现。末梢血白细胞轻度增高。有脑炎表现者脑脊液呈病毒性脑炎特点。

病理变化主要是淋巴结和骨髓的坏死性变化。事现神经症状的马属动物,死后见脑内弥漫性坏死性脑膜脑炎变化,包括神经细胞坏死、出血和严重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其他变化与东部型和西部型马脑脊髓炎相似。

诊断及疫情报告

根据在热带亚热带炎热潮湿的夏季发生急性神经性疾病,可对马属动物的病毒性脑炎作出初步诊断。确诊依赖于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通过对1~4日龄小鼠、仓鼠或其他实验动物脑内接种的方法,可从感染动物的血液或血清中分离到病毒。通过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蚀斑减数中和试验或免疫荧光试验血清学检查可鉴定是否为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临床上易与流感、急性感染性胃炎、钩端螺旋体病相鉴别。

委内瑞拉马脑炎未列入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我国尚无此病,一旦发现病畜,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委内瑞拉马脑炎疫苗是用TC-83株制备的弱毒及灭活疫苗。目前,灭活疫苗应用最广。灭活疫苗要接种两次,间隔2~4周,以后每年加强一次。

家畜要圈养,防蚊、灭蚊及马属动物接种免疫,均可阻止本病扩散。采用TC-83减毒活疫苗接种于成年人、实验室工作人员和高危人群,可预防IA、IB、IC亚型感染,对ID、IE亚群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尚无特效治疗手段,主要是支持、对症治疗及精心、周到的护理,特别是对脑炎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