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30344100000020

第20章 猪病(7种)(1)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以高热、皮肤发绀、内脏器官严重出血及高死亡率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病毒科的惟一成员,过去曾划归虹彩病毒科。

本病毒能耐低温,但对高温较敏感,60℃20分钟、55℃30分钟均可灭活。能在范围很广的pH值中存活,在pH<3.9或pH>11.5的无血清介质中能被灭活。血清能增加病毒抵抗力,如pH13.4,无血清存在时仅存活21小时,有血清存在可存活7天。对乙醚、氯仿敏感。8‰的氢氧化钠30分钟,含2.3%有效氯的次氯酸盐30分钟,3‰福尔马林30分钟,3%正苯基苯酚,以及碘化合物能灭活。在血液、粪便、组织及鲜肉和腌制干肉制品中存活很长时间。可在媒介昆虫中复制。

非洲猪瘟1910年发现于东非,现流行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国家。欧洲伊伯利亚半岛和撒丁岛曾经报道。南美及加勒比海四国也曾发生,但已被消灭。我国从未发生此病。

猪、疣猪、豪猪、欧洲野猪和美洲野猪对本病易感。易感性与品种有关,非洲野猪(疣猪和豪猪)常呈隐性感染。

传播途径为经口和上呼吸道感染,短距离内可发生空气传播。健康猪与病猪直接接触可被传染。或通过饲喂污染的饲料、泔水、剩菜及肉屑;生物媒介(钝缘蜱属软蜱);污染的栏舍、车辆、器具、衣物等间接传染。

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为主要传染原。病猪在发热前1~2天就可排毒,尤其从鼻咽部排毒。隐性带毒猪、康复猪可终生带毒,如非洲野猪及流行地区家猪。病毒分布于急性型病猪的各种组织、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钝缘蜱属软蜱也是传染源。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为5~15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非洲猪瘟的感染期为40天。

急性型:突然高烧达4l~42℃,稽留约4天。食欲不振,脉搏加速,呼吸加快,伴发咳嗽。眼、鼻有浆液性或黏脓性分泌物。早期(48~72小时)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总数下降至正常的40%~50%,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幼稚型中性粒细胞增多。

皮肤充血、发绀,尤其在耳、鼻、腹壁、尾、外阴、肢端等无毛或少毛处,呈不规则的淤斑、血肿和坏死斑。呕吐,腹泻(有时粪便带血)。怀孕母猪可发生流产。发病后6~13天死亡,长的达20多天。家猪病死率通常可达100%,幸存者将终生带毒。

亚急性型:症状较轻,病程较长。发病后15~45天死亡,病死率30%~70%。怀孕母猪流产。

慢性型:呈不规则波浪热,呼吸困难,体重减轻。有时表现肺炎、心包炎。皮肤可见坏死、溃疡、斑块或小结;耳、关节、尾和鼻、唇可见坏死性溃疡脱落。关节呈无痛性软性肿胀。病程达2~15个月,病死率低。

急性型病理变化:血管内皮细胞严重受损,导致各器官组织发生严重的充血、出血、水肿、坏死、梗死等。淋巴结肿胀,边缘呈红色。尤以肾、肠系膜等淋巴结出血严重,呈紫红色,如血瘤状。脾充血肿大,呈黑色。喉头、膀胱黏膜以及内脏器官表面点状出血。四肢及腹部皮下点状淤血。心包积液,胸水、腹水增多。肺小叶、肠系膜、腰下部、腹股沟有不同程度水肿。少毛、无毛部位呈紫红色水肿,如耳、鼻、四肢末端、尾、会阴、腹股沟部、胸腹侧及腋窝等处。

亚急性和慢性型病理变化:淋巴结、脾、肝窦的网状内皮组织增生是一种特征性的变化,还可能看到与急性型相类似的病理变化。

诊断与疫情报告

主要是将本病与猪瘟相区别,尤其是在猪瘟流行地区更是如此。

1.临床诊断:在猪瘟免疫期内的猪群,如突发与猪瘟相似的传染病,传播迅速,大批发病,病死率很高,再用猪瘟疫苗紧急接种,也未能使疫情减轻,则很可能是本病。

2.病原分离鉴定:取病猪血液的血细胞层接种于猪血细胞或骨髓细胞单层培养。如其中含有多量本病毒,则大多于接种后24小时出现红细胞吸附于感染病毒的白细胞上,后来感染的白细胞脱落、溶解。而猪瘟则否。

动物接种试验,分别对猪瘟免疫猪和未免疫猪接种检样后5天,如都发病,症状和病变都酷似本病,即为本病。如仅为未免疫猪发病,症状和病变都酷似猪瘟,则为猪瘟。以区分猪瘟与非洲猪瘟。如在发热初期采血样或淋巴结、脾等作荧光抗体试验,进一步鉴定,也可确诊。

3.血清学试验:红细胞吸附和红细胞吸附抑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免疫印迹试验(确诊)、对流免疫电泳试验(敏感性低,仅做感染猪群的筛选)。

还应与猪丹毒、猪沙门氏菌病、猪巴氏杆菌病鉴别。

非洲猪瘟列为我国一类动物疫病,一旦发现可疑疫情,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目前尚无适用的非洲猪瘟疫苗。

我国无本病发生,但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禁从有病地区和国家进口猪及其产品。销毁或正确处置来自感染国家(地区)的船舶、飞机的废弃食物和泔水等。加强口岸检疫,以防本病传入。

一旦发现疫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封锁疫区,控制疫区生猪移动。迅速扑杀疫区所有生猪,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对栏舍、场地、用具进行全面清扫及消毒。详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上下游地区的疫情调查。对疫区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监测。

古典猪瘟(猪瘟)

古典猪瘟又称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其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很高、小血管壁变性引起的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猪瘟病毒为一种小RNA病毒,病猪的尿、粪便和各种分泌物都含有多量病毒。

猪瘟病毒在自然干燥的条件下,病毒易于死亡。污染的环境如保持充分干燥和较高的温度,经1~3周,即失去传染性。腐败也易于使之灭活,病猪尸体腐败后2~3天,其传染性消失。但骨髓腐败较慢,其中的病毒可存活15天。病毒对温热的抵抗力不强,50℃经3天、37℃经7~15天死亡。但在冰冻条件下,则可经久不死。

生石灰、草木灰、烧碱、漂白粉、煤酸等溶液都能很快使之灭活,但升汞、甲醛、石碳酸等对蛋白质基质中的病毒作用较差。病猪的病理材料加等量含0.5%石炭酸与50%甘油生理盐水,在室温内可保存数周,可用于送检材料的防腐。

本病仅发生于猪,野猪也易感,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由尿、粪便和各种分泌物排出病毒,病猪屠宰时,随各种未经消毒处理的产品和废料、废水广泛散布,造成本病的流行。自然传染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特别是未经煮沸消毒的残羹。人和其他动物也能机械地传播病毒。猪瘟病毒不能使其它哺乳动物和鸟类感染发病。

病猪主要呈急性经过,以后流行趋向低潮,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在90%以上,但在本病常发地区,猪群有一定免疫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则较低。免疫母猪所生的子猪在1月龄以内很少发病,1月龄以后,易感性逐渐增加。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猪瘟按病程长短分最急、急性和慢性型3种。

最急性型最急性型猪瘟常发生于流行的早期,病状不明显,病猪常常突然死亡或体温突然升高,有时鼻孔出血,数小时之内死亡。

急性型急性型猪瘟比较多见,病猪体温升高达40.5~42℃,寒颤,精神不好,拱背,不愿行走。初期拉干粪,很快拉稀粪,粪中带血,腹下、股内侧皮肤较薄到的地方,有深紫红色的出血点或斑,用手指压迫,其色泽不褪。

慢性型慢性型猪瘟,在流行的后期或常发地区比较多见。病期较长,可持续1~2个月。病猪表现吃食不好,消瘦,常卧于垫草之中。小猪发育停滞,毛枯,拱背,行走摇摆不稳。

患猪瘟病死的猪,皮肤、胃、肠、肾有出血点,膀胱黏膜也有出血点。肠黏膜上有时有纽扣状溃疡。肝脏肿大。

诊断与疫情报告

依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1.血液学检查:主要检查病猪的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无并发症的病例出现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也显著减少。

2.细菌学检查:采病猪的血液和淋巴结、脾、肝、肾等材料镜检和细菌分离培养。如为阴性,则猪瘟的可能性很大。

3.血清学试验:常用荧光抗体法。应用最广泛的是组织切片荧光抗体试验,2~3小时即可确诊。

猪瘟列为我国一类动物疫病,一旦发现可疑疫情,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目前,尚无有效的猪瘟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是用经细胞培养继代或通过适宜的非猪科动物宿主传代致弱的猪瘟病毒株制备的。疫苗是用细胞培养、或用非猪科动物来生产,都是以种子批为基础的,每批种子都有要进行同一性、无菌性、纯度、安全性、非传染性、稳定性和免疫原性检验。

已有两种标记疫苗获得了欧盟的注册。这两种疫苗均以猪瘟病毒的E2糖蛋白作免疫原。E2亚单位抗原可由经基因修饰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后来生产,这种杆状病毒应整合有猪瘟病毒的E2基因。因而这种疫苗不含任何猪瘟病毒,同时杆状病毒也已被灭活。成品用来自两相(水包油包水)或一相(油包水)的介质-矿物油作为佐剂。

在猪瘟流行地区可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或与猪丹毒、猪肺疫制成二联苗或三联苗进行免疫预防。

1.猪瘟兔化弱毒冻干疫苗,仔猪生后21天可以免疫注射,断奶后再加强免疫注射一次,注射4天后,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半。大小猪均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

2.猪瘟兔化弱毒乳兔组织冻干疫苗,用法和用量同猪瘟兔化弱毒冻干疫苗。

3.猪瘟兔化弱毒细胞培养冻干疫苗,本苗专供预防猪瘟用,免疫期12个月。大小猪均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

4.猪瘟、猪丹毒二联弱毒活疫苗,用于预防猪瘟、猪丹毒。断奶半个月以上的猪,不认大小,一律肌肉注射1毫升。猪瘟免疫期为1年。猪丹毒免疫期为半年。

5.猪瘟、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三联活疫苗,用于预防猪瘟、猪丹毒、猪肺疫。断奶半个月以上的猪,不认大小,一律肌肉注射1毫升。猪瘟免疫期为1年。猪丹毒和猪肺疫免疫期为半年。

本病传染性甚强,病死亡率甚高,尚无治疗方法,一旦发生,就会导致严重损失。因此,平时应做好预防措施,杜绝本病的传人。发生之后,应立即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尽快扑灭疫情。

尼帕病毒脑炎

尼帕病毒性脑炎是由尼帕病毒引起的一种新的烈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一种新的病毒,由于该病毒是从马来西亚尼帕镇患者首次分离得到的,所以将本病毒命名为尼帕病毒,并归属于副粘病毒科。该病毒体外相当不稳定,对热和消毒药物抵抗力不强,加热56℃,30分钟即被破坏,用肥皂等清洁剂和一般消毒剂很容易灭活。

尼帕病毒的自然宿主包括猪、人、马、山羊、猎犬、猫、果蝙蝠、鼠类。

果蝙蝠和野猪是猪群发生尼帕病毒脑炎的传染源。病猪通过呼吸道和泌尿系统传播,或与有病毒感染的体液接触传播。此外也可能是通过使用同一针头、人工受精等方式传播。在尼帕病毒感染人的途径中,猪起了关键的作用。病人主要是通过伤口与感染猪的分泌液、排泄物及呼出气体等接触而感染。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为7~14天。不同年龄的猪临床症状有所不同,一般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和呼吸道症状,且发病率高,死亡率低。4周龄至6月龄猪通常表现为急性高热(≥39.9℃),呼吸困难、伴有轻度或严重的咳嗽,呼吸音粗等症状,严重的病例可见咳血。通常还出现震颤、肌肉痉挛和抽搐等神经症状,行走时步伐不协调,后肢软弱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痉挛、麻痹或者跛行。

母猪和公猪发病相似,高烧(≥39.9℃)、肺炎和流出粘性脓性分泌物,常由于严重的呼吸困难、局部痉挛、麻痹而死亡。怀孕早期的猪还可能出现早产。此外,常出现眼球震颤、用力咀嚼,流涎或口吐泡沫,舌头外伸等神经症状。

哺乳仔猪感染后死亡率高达40%,受感染的仔猪大多出现呼吸困难,后肢软弱无力及抽搐等症状。

在肺脏膈叶出现硬变,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支气管的横断面有渗出的粘液,肾脏的皮质和髓质充血,非化脓性脑膜脑炎等病理变化。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该病的发病年龄和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由于该病与其他疾病如日本乙型脑炎等出现一些类似的临床特征,易造成误诊,所以确诊必须通过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方法检查。

病毒分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诊断方法。病毒分离株的进一步鉴定,还需做电镜或免疫电镜、特异性抗血清中和实验、PCR等严格的质量控制实验。

尼帕病毒性脑炎未列为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我国尚无此病,一旦发现病畜,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目前,尚未开发和使用尼帕病毒疫苗和有效治疗方法。

采取封锁感染猪场,捕杀病猪和疑是感染猪及其同群猪,加以深埋处理,并对感染猪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以消灭或减少传染原;同时禁止疫区猪只向外转运,以防制疫情的蔓延。

广泛灭蚊,清除积水,以消灭蚊子孳生地,也是防止病原传播的重要措施。注意日常管理,定期对猪进行检疫监测,防重于治,减少对于人和动物的危害。

猪囊尾蚴病

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米星猪”、“豆猪”。它是由寄生在人体小肠内有钩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猪体内所引起的,猪患囊虫病后,在肌肉里,常见于咬肌、舌肌、肋间肌、臀肌中有很多米粒状、半透明的小颗粒。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病原为猪带绦虫,又名有钩绦虫。成熟的猪囊尾蚴,外形椭圆,约黄豆大,为半透明的包囊,大小为6~10毫米×5毫米,囊内充满液体,囊壁是一层薄膜,壁上有一个圆形黍粒大的乳白色小结,其内有一个内翻的头节,头节上有4个圆形。

猪与野猪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犬、骆驼、猫及人也可作为中间宿主;人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该囊尾蚴寄生于人、猪各部横纹肌及心脏、脑、眼等器官。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