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犬小肠内的棘球绦虫很细小,长2~6毫米,由一个头节和3~4个节片构成,最后一个体节较大,内含多量虫卵。含有孕节或虫卵的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或草场,牛、羊、猪、人食入这种体节或虫卵即被感染。虫卵在动物或人这些中间宿主的胃肠内脱去外膜,游离出来的六钩蚴钻入肠壁,随血流散布全身,并在肝、肺、肾、心等器官内停留下来慢慢发育,形成棘球蚴囊泡。犬属动物如吞食了这些有棘球蚴寄生的器官,每一个头节便在小肠内发育成为一条成虫。
棘球蚴囊泡有三种,即单房囊、无头囊和多房囊棘球蚴。前者多见于绵羊和猪,囊泡呈球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等,由豌豆大到人头大,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触摸有波动感,囊壁紧张,有一定弹性,囊内充满无色透明液体;在牛有时可见到一种无头节的棘球蚴,称为无头囊棘球蚴。多房囊棘球蚴多发生于牛,几乎全位于肝脏,有时也见于猪;这种棘球蚴特征是囊泡小,成群密集,呈葡萄串状,囊内仅含黄色蜂蜜样胶状物而无头节。在牛,偶尔可见到人型棘球蚴,从囊泡壁上向囊内或囊外可以生出带有头节的小囊泡(子囊泡),在子囊泡壁内又生出小囊泡(孙囊泡)。因而一个棘球蚴能生出许多子囊泡和孙囊泡。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随寄生部位和感染数量的不同差异明显,轻度感染或初期症状均不明显。牛肝部大量寄生棘球蚴时,主要表现为病牛营养失调,反刍无力,身体消瘦;当棘球蚴体积过大时可见腹部右侧臌大,有时可见病牛出现黄疽,眼结膜黄染。当牛肺部大量寄生时,则表现为长期的呼吸困难和微弱的咳嗽;听诊时在不同部位有局限性的半浊音灶,在病灶处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若棘球蚴破裂,则全身症状迅速恶化,体力极为虚弱,通常会窒息死亡。
炎症反应是棘球蚴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早期为白细胞浸润,晚期为增生性肉芽肿变化,受害器官由于虫体包囊压迫组织而引起器官变化。
诊断与疫情报告
仅临床症状一般不能确诊此病。在疫区内怀疑为本病时,可利用X光或超声波检查;也可用变态反应诊断,即用新鲜棘球蚴囊液,无菌过滤绝不含原头蚴,在牛颈部皮内注射0.2毫升,注射后5~10分钟观察,若皮肤出现红斑,并有肿胀或水肿者即为阳性,此法准确率70%。
棘球蚴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一旦发现病畜,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从六钩蚴提取单多肽抗原,用DNA重组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制成的疫苗,可有效预防绵羊细粒棘球蚴绦虫感染可达96%~98%的保护。保护时间可达到12个月,并且能通过初乳传给羊羔。
严禁乱扔废弃的动物尸体及脏器,有病脏器不能喂犬。要定期对犬进行驱虫,排出的粪便集中销毁,以消灭病原。另外要加强肉品卫生检验检疫,采取综合有效的预防措施。
另外,疫区之犬经常定期驱虫以消灭病原也是非常重要的,如驱犬绦虫药阿的平,按每千克体重0.1~0.2克,一次口服;犬驱虫时一定要把犬栓住,以便收集排出的虫体与粪便,彻底消毁,以防散布病原。
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口腔黏膜和鼻、蹄、乳头等部皮肤形成特征性水疱和烂斑。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口蹄疫病毒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疮病毒属,根据血清学反应的抗原关系,病毒可分为O、A、C、亚洲I、南非I、Ⅱ、Ⅲ等7个不同的血清型和60多个亚型。
口蹄疫病毒对酸、碱特别敏感。在pH为3时,瞬间丧失感染力,pH为5.5时一秒钟内90%被灭活;1%~2%氢氧化钠或4%碳酸氢钠液1分钟内可将病毒杀死。-70℃~-50℃病毒可存活数年,85℃1分钟即可杀死病毒。牛奶经巴氏消毒(72℃15分钟)能使病毒感染力丧失。在自然条件下,病毒在牛毛上可存活24日,在麸皮中能存活104日。紫外线可杀死病毒,乙醚、丙酮、氯仿和蛋白酶对病毒无作用。甘油是本病毒的良好保存剂。
自然感染的动物有黄牛、奶牛、猪、山羊、绵羊、水牛、鹿和骆驼等偶蹄动物;人工感染可使豚鼠、乳兔和乳鼠发病。
已被感染的动物能长期带毒和排毒。病毒主要存在于食道、咽部及软腭部。羊带毒6~9个月,非洲野牛个体带毒可达5年。带毒动物成为传播者,可通过其唾液、乳汁、粪、尿、病畜的毛、皮、肉及内脏将病毒散播。被污染的圈舍、场地、草地、水源等为重要的疫源地。
病毒可通过接触、饮水和空气传播。鸟类、鼠类、猫、犬和昆虫均可传播此病。各种污染物品如工作服、鞋、饲喂工具、运输车、饲草、饲料、泔水等都可以传播病毒引起发病。
流行以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畜及畜产品流通领域的扩大,人类活动频繁,致使口蹄疫的发生次数和疫点数增加,造成口蹄疫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各种家畜发病的主要症状如下:
牛:潜伏期2~3天,少数6~7天或更长,体温可达40~41℃,在舌面、上下唇黏膜出现特征性水疱,流出大量泡沫状口涎。蹄叉、蹄冠、鼻镜、鼻孔周围和乳头上也有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烂斑,一般一周左右愈合,个别蹄甲脱落者,要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痊愈。
羊:症状较轻,主要是烂蹄冠,有轻微跛行,其次是口腔牙齿边缘有水疱烂斑。
猪:鼻镜、舌边、母猪乳头有明显水疱,蹄痛跛行,体重大的猪,尤其肥猪、母猪蹄痛不能站立,跪倒地面爬行,严重的蹄壳脱落。
幼畜:犊牛、羔羊、仔猪患口蹄疫,一般为急性经过,呈恶性口蹄疫型,死亡率很高,常在症状未出现前由于心脏受损而突然死亡。
病理变化有重要诊断意义的是心肌病变,解剖尸体常见有心包膜和心肌出血(虎斑心),心包膜上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病牛的心肌切面有灰白色和淡黄色斑点和条纹,好象老虎身上的斑纹,故称“虎斑心”。以上病理变化,只能对本病作初步诊断,不能确诊和确定病毒的型。
诊断与疫情报告
1.临床诊断:根据本病传播速度快,典型症状是口腔、乳房和蹄部出现水泡和溃烂,可初步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与水泡性口炎的症状相似,不易区分,故应鉴别。其方法是采集典型发病的水泡皮,研细,以pH为7.6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制成1∶10的悬液,离心沉淀,取上清液接种牛、猪、羊、马、乳鼠,如果仅马不发病,其它动物都发病,即是口蹄疫。
3.实验室诊断:取牛舌部、乳房或蹄部的新鲜水泡皮5~10克,装入灭菌瓶内,加50%甘油生理盐水,低温保存,送有关单位鉴定。
当有疑似口蹄疫发生时,除及时进行诊断外,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包括发病动物种类、发病数、死亡数、发病地点及范围,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疫结果,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许多国家只有在该病呈地方性流行时,才进行常规口蹄疫疫苗接种。与此不同的是,许多无口蹄疫的国家从不使用口蹄疫疫苗,而在暴发时宁可通过严格的移动控制,扑杀所有感染与接触动物而扑灭疫情。不过,许多无口蹄疫国家仍保留选择疫苗接种,并有高浓缩灭活病毒制品的战略储备。在接到通知的短期内,这种抗原储备具有按要求配制“紧接”疫苗的潜力。
口蹄疫疫苗是经化学灭活的细胞培养毒,并与适当的佐剂混合而成。猪用疫苗,最好是油佐剂灭活疫苗。
由于病毒存在多种血清型,所以,多数口蹄疫疫苗是多价的,通常是用2个或更多的不同毒株制备疫苗。在自由放养水牛种群中流行口蹄疫的地区,为保证对流行毒的抗原广谱性,每一血清型疫苗有必要包含一种以上的毒株。接种疫苗后10天产生免疫力,免疫保护率一般为80%~90%,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注射方法、用量及注射以后的注意事项,必须严格地按照疫苗说明书执行。免疫所用疫苗的毒型必须与流行的口蹄疫病毒型别一致,否则无效。注射后有时会出现副反应,必须事先做好护理和治疗的准备工作。
我国目前生产的口蹄疫疫苗有两种:
1.口蹄疫A型和O型鼠化弱毒疫苗:此种疫苗有A型、O型单价苗和A、O型双价苗。由于该弱毒株尚有一定的残余毒力,只限用于成年牛、羊,对犊牛、羔羊和猪能发病或致死。用量及用法为:双价苗,成年牛、骆驼每头皮下或肌肉注射2毫升;羊1毫升。鹿、猪、1岁以下犊、4月龄以下羊不得注射。注苗地区的猪必须与刚免疫接种的动物隔离,以免感染。注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持续4~6个月。
2.细胞培养灭活苗:系将猪口蹄疫O型毒株在原代单层细胞或传代细胞上培养,经BFI(二乙烯亚胺)灭活,制成灭活油佐剂疫苗。对猪的免疫保护率为80%~90%,最小免疫剂量为0.5毫升。接种疫苗后10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
多年来,在口蹄疫防制实践中积累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经验,其中最主要的是:搞好群众性的防疫活动,组织有关地区、部门的联防协作,遵照“早、快、严、小”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
发生疫情时的措施:应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封锁令,实施封锁、隔离、扑杀、消毒等综合性防疫措施。疫区解除封锁的时间,应在最后一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后14天,并经过全面消毒。在受威胁区周围建立免疫带以防疫情扩展。
消毒可用1%~2%氢氧化纳、30%草木灰水和1%~2%甲醛溶液等消毒剂。
心水病
心水病,又名考德里氏体病,是一种反刍动物立克次氏体病,由反刍动物埃利希氏体(以前称为反刍动物考德里氏体)引起反刍动物的一种以蜱为媒介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高热、浆膜腔积水(如心包积水)、消化道炎症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属于立克次氏体科的反刍动物埃利希氏体,存在于感染动物的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质内,尤其是大脑皮层灰质的血管或脉络膜丛中。姬母萨染色为深蓝色,多形,但多呈球形,球形者直径为200~500纳米,杆状者为200~300纳米×400~500纳米,成双者为200纳米×800纳米。
病原抵抗力不强,必须保存于冰冻或液氮中,室温下很少能存活36小时以上,存在于脑组织中的病原体在冰箱中能保存12天以上,-70℃下能保存2年以上。
心水病仅由钝眼属蜱传播,主要传播媒介是希伯来钝眼蜱。
在非洲,心水病在外来品种的牛、绵羊、山羊和水牛中引起严重疾病,而在当地品种的绵羊、山羊中发病较轻微,在几个当地种的羚羊中发病不明显。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原体通过感染蜱侵入动物的血管内皮细胞和淋巴结网状细胞中进行分裂复制而导致一系列组织病变。
由于宿主的易感性和病原株毒力的差异,心水病在临诊上可有四种不同类型。
最急性型:通常见于非洲,当外来的牛、绵羊、山羊等种畜引进到地方性心水病疫区时出现。开始发热抽搐,突然惊厥而死亡。
急性病例:体温高达42℃以上,呼吸急促,脉搏短快,精神委顿,拒食,伴发神经症状,磨牙,不断咀嚼;舌头外伸,行走不稳。常作前蹄高抬的步态,转圈乱步。站立时两腿分开。严重病例中,神经症状增加,倒地抽搐,头向后仰,症状加剧,在死前通常可看到奔跑运动和角弓反张。病的后期,通常可见感觉过敏,眼球震颤,口流泡沫。
亚急性型:病畜发热,由于肺水肿引起咳嗽,轻微的共济失调。1~2周内康复或死亡。
温和型和亚临诊型:也称“心水病热”,发生在羚羊和对本病有高度抵抗力的非洲当地某些品种的绵羊和牛中。唯一的症状是短暂的发热反应。
心内外膜出血,胸、腹腔大量积液,咽、喉和气管充满液体,心包积水,心包中可见有黄色到淡红色的渗出液。黏膜充血。真胃和肠道均有类似病变,其他实质器官有充血和肿大。心内膜下层有出血斑,其他部位的黏膜下层和浆膜下层也有出血。
心肌和肝实质变性,脾肿大和淋巴结水肿,卡他性和出血性皱胃炎和肠炎等病变也较为常见。脑仅表现为充血,极少发生其他病变。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该病的一些特征性症状及病变以及传播媒介蜱的存在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1.涂片检查:将病畜大脑皮层的灰质或脉络丛做涂片,姬母萨法染色,可见反刍兽考德里氏体位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质内,染成深蓝色,内皮细胞的细胞核为紫色。
2.接种动物:在羊体上复制本病,可观察到病原体。
此病虽未列入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但是一旦发现病畜,应立即上报。
疫苗与防治
虽然弱毒和灭活苗免疫在试验性条件下得到可喜的结果,但目前尚没有适用的商品疫苗。心水病惟一的免疫方法仍然是使用感染血清或感染蜱匀浆进行的“感染治疗”法。
防治主要采取消灭钝眼蜱,控制传播媒介。在症状出现之前给以四环素类抗菌素,可控制本病发生。
日本脑炎
日本脑炎又称乙型脑炎(乙脑),或流行性脑炎,是由日本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原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但除猪、人、马外,通常不呈现临床症状,人、马发病后出现脑炎症状,猪表现为流产、死胎和睾丸炎。本病主要发生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日本脑炎病毒,为RNA病毒,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球型。有囊膜,对脂溶剂敏感。该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抵抗力差,56℃加热30分钟、100℃加热2分钟均可灭活,常用消毒药如碘酊、来苏尔、甲醛等有迅速灭活作用。
日本脑炎是自然病毒引起,主要引起马脑炎,也可感染人和猪,猪感染后发生流产。猪对病毒起放大器作用,鸟也可参与传播病毒。主要的传播媒介是库蚊。伊蚊等其他蚊子也可传播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常于夏末秋初流行。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马主要表现为高热,神经症状以精神沉郁型居多,常见头偏向一侧,作转圈动物或无目的地向前直走。有时出现后坐现象,严重时后肢麻痹,倒地不起。狂暴型较少见。未成年马,尤其是当年驹发病多,但流行多呈明显的散发性。
病猪有短暂高热,精神萎顿、嗜睡,个别猪的后肢呈轻度麻痹。患病怀孕母猪可突然流产,胎儿多死胎或木乃伊胎,但下一次分娩时则多数能产出正常仔猪。患病公猪常在高热后发生睾丸肿胀,阴囊皮肤发亮、发热,经2~3天后肿胀渐渐消失,一般预后良好。
牛、山羊多为隐性感染。
病变主要表现为脑、脊髓、睾丸和子宫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和水肿。流产胎儿常见皮下水肿,胸腔积液,腹水增多。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此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临床症状能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