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抗病毒多肽,肌肉注射2毫升/头;
4.复方磺胺甲氧嘧啶钠,肌肉注射,2毫升/头;或选用血虫速灭按0.1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1次;
5.注射精制高免血清或干扰素,每天1次,每次2毫升,连用3天;
6.对于高热不退的猪只用0.5克氨苄青霉素,配合复方氨基比林2毫升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2天;气喘严重的猪只配合使用麻黄素等平喘药。
猪水疱病
猪水泡病是由猪水泡病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蹄冠、蹄叉以及偶见唇、舌、鼻镜和乳头等部位皮肤或黏膜上发生水泡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猪水泡病病毒属微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本病毒须冷藏和冷冻保存。56℃1小时可灭活,在pH2.5~12.0内稳定;对消毒药有较强的抵抗力。在有机物存在下,可被1%氢氧化钠加去污剂灭活。在无有机物存在下,可用氧化剂、碘伏、酸等消毒剂加去污剂消毒。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腌、熏加工不能使其灭活。火腿中可存活180天,在香肠和加工的肠衣中可分别存活1年和2年以上。
猪是惟一的自然宿主,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可感染。
传染源为病猪、康复带毒猪和隐性感染猪,病畜的水泡皮、水泡液、粪便、血液以及肠道、毒血症期所有组织含有大量病毒。感染猪的肉屑及泔水;污染的圈舍、车辆、工具、饲料及运动场地均是危险的传染源。
本病病毒易通过宿主黏膜(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和眼结膜)和损伤的皮肤感染,孕猪可经胎盘传播给胎儿。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冬、春两季。散养发病率低,集中圈养发病率高;一般不引起死亡。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为2~7天;有的可延至更长,《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28天。
根据病毒株、感染途径、感染量及饲养条件的不同,本病可表现为亚临床型、温和型和严重水泡型。
临床症状易与口蹄疫混淆。发病初期,猪群中有些猪突然跛行(在硬质地面上表现明显),关节痛疼,不愿站立、采食,尤以小猪感染最为严重。
病猪体温升高2~4℃,水泡破溃后即降至正常体温。蹄冠、蹄叉、鼻盘出现水泡,口腔、舌及乳头上皮很少有水泡;水泡破溃后形成糜烂,蹄壳松动或脱落;通常发病后1周内恢复,最长不超过3周;某些毒株不引起症状或仅引起较缓和的症状。
病猪除口腔、鼻端和蹄部有水泡及水泡破溃后形成溃疡灶外,内脏无明显变化。
诊断与疫情报告
猪水泡病的症状与猪口蹄疫、猪水泡疹和水泡性口炎极为相似。因此,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1.病原鉴定:猪水泡病毒仅能在猪肾原代细胞及传代细胞上复制,而口蹄疫病毒不仅在猪肾、仓鼠肾细胞上,而且在牛肾细胞上也能复制。这种培养特性可用于二者的区别。
将被检病料分别接种于1~2日龄乳鼠和7~9日龄乳鼠,进行动物接种试验。如两组乳鼠均死亡者为口蹄;仅1~2日龄乳鼠死亡者为猪水泡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直接补体结合试验或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猪源细胞培养)。
2.血清试验:本病与口蹄疫、水疱性口炎和猪水疱性疹在补体结合试验、病毒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等方面都有不同,可以作出区别。
虽然猪水泡病病毒比较稳定,但采样时也应和口蹄疫病毒样品一样,置于pH7.2~7.4运输保存液中送检。
用于病毒分离应采集水泡液、水泡皮(至少1克置pH7.2~7.450%甘油PBS中)、抗凝全血样品(在发热期采集)和粪样。用于血清试验应采集发病猪及同群猪的血清样品(1~2毫升)。
此病列入我国一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目前认为可用于本病免疫的疫苗有多种:鼠化弱毒苗,接种后第7天可产生免疫力,保护率可达80%以上,免疫期6个月以上;细胞弱毒苗,对猪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均良好;细胞毒灭活苗,有一定程度的保护力。应用康复血清或免疫血清按每千克体重0.1~0.3毫升免疫注射,保护率达90%左右,免疫期达30天,常作紧急预防,可起到控制疫情的作用。
无本病的国家和地区严禁从有病国家输入活猪、猪肉或未经无害化处理的肉制品,并加强检疫工作。切实做好消毒工作,特别是泔水要煮沸喂猪,这是一条防止猪水疱病的根本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体抗体力。
一旦发生疫病时,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处理。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疫点应严格隔离,清除传染原,防止猪的接触。必须清除所有污物,消毒环境和用具,对受威胁的猪进行紧急预防。屠宰病猪的肉品及下脚料不准备上市鲜销,应作高温无害化处理。要严格控制人、猪流动。消毒药品以菌毒敌、灭瘟灵、强力消毒灵的消毒效果最好。
本病至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可试用高免血清治疗。
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成员。本病毒能在猪肾、猪甲状腺、猪睾丸等细胞上很好增殖。对乙醚、氯仿、去氧胆酸钠、次氯酸盐、氢氧化钠、甲醛、碘、碳酸以及季铵化合物等敏感;不耐光照,粪便中的病毒在阳光下6小时失去活性,病毒细胞培养物在紫外线照射下30分钟即可灭活。病毒对胆汁有抵抗力,耐酸,弱毒株在pH3时活力不减,强毒在pH2时仍然相当稳定;在经过乳酸发酵的肉制品里病毒仍能存活。病毒不能在腐败的组织中存活。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能很快灭活;37℃4天丧失毒力,但在低温下可长期保存,液氮中存放三年毒力无明显下降。
传染源为发病猪、带毒猪及其他带毒动物。病毒存在于病猪和带毒猪的粪便、乳汁及鼻分泌物中,病猪康复后可长时间带毒,有的带毒期长达10周。
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感染母猪可通过乳汁排毒感染哺乳仔猪。
感染动物为猪,各种年龄的猪都易感,但以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狗、猫、狐狸等可带毒排毒,但不发病。
发生和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冬季和初春。多呈地方性流行,新发区可暴发性流行。本病常可与产毒素大肠杆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或轮状病毒发生混合感染。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仔猪为12~24小时,成年猪为2~4天。
病初仔猪呕吐,接着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绿或灰色,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随即脱水、消瘦,2~7天死亡。病愈仔猪生长缓慢。
肥育猪或成年猪症状较轻,表现减食,腹泻、消瘦,有时呕吐。哺乳母猪泌乳减少,一般经3~7天恢复,很少发生死亡。
以急性肠炎变化,从胃到直肠呈现卡他性炎症为特征。剖检可见胃肠充满凝乳块。小肠充满气体及黄绿或灰白色泡沫样内容物,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绒毛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心、肺、肾一般无明显病变。
诊断与疫情报告
在本病暴发流行时,根据发病季节、传播迅速和发病率高、典型病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特点,一般不难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1.病原检查:采集发病不到1天的典型的仔猪空肠及其内容物,经常规处理后过滤的滤液作为接种材料,在猪睾丸或猪肾细胞单层培养物肓传几代后才能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组织培养物可用荧光抗体试验检查病毒抗原。
2.血清学检查:有较强特异性的是病毒中和试验,多用于定性和测定免疫水平。特性、灵敏、快速的诊断方法是荧光抗体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也是灵敏度很高的诊断方法。
传染性胃肠炎为我国三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使用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疫苗。
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免疫疫苗所产生的乳汁中分泌性免疫球蛋白的水平达不到自然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水平。另外,这些疫苗不能有效的保护母猪免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感染母猪可表现出食欲不振、乳汁减少等症状,其后代仔猪也得到被动保护。弱毒苗免疫失败,是由于病毒在肠道内繁殖达不到免疫保护作用所需的水平,而且,如果给血清学阴性的初生仔猪免疫后还会出现毒力返强现象。非肠道应用灭活苗不能产免疫球蛋白抗体,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弱而且免疫持续期短。尽管有人建议用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疫苗来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病,但试验表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疫苗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保护效果不佳或仅有部分交叉保护作用。
用传染性胃肠炎弱毒冻干疫苗进行预防免疫:妊娠母猪产前20~30天注射2毫升;初生仔猪0.5毫升10~50公斤注射1毫升;50公斤以上注射2毫升,免疫期半年。
在冬季特别警惕本病,除做好猪场防疫外,对附近流行情况必须密切注意。平时应注意不从疫区或病猪场引进猪只,坚持自繁自养,以免传入本病。加强猪场的检疫工作,定期清扫消毒,加强饲养管理。当猪群发病时,应立即隔离,对健康猪群进行免疫,用碱性消毒剂严密消毒猪舍、场地、用具、车辆等。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可采取对症治疗以减轻失水、酸中毒和防止并发感染,加强护理,提供良好的环境。采病猪康复后20~30天的全血或血清喂仔猪,按每千克体重灌服1毫升,连服2天,并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病母猪输液时,加盐酸四环素150~250万U(国际单位)或1%痢菌净40~60毫升,疗效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