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30344100000004

第4章 多种动物共患疫病(23种)(4)

采集病初1周内病畜血液或脑脊髓液或刚死的病尸脑组织,接种于乳鼠或敏感细胞,可分离出病毒。也可应用免疫荧光法或酶标抗体染色法可在病尸脑组织神经细胞中直接检查出病毒抗原。

在血清诊断中,有病毒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由于这些抗体在病初滴度较低,且隐性感染或免疫接种后可出现这些抗体,因此均以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升高4倍以上作为诊断标准。只能用于疾病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杳,无早期诊断价值。

此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一旦发现病畜,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兽用日本脑炎疫苗是用乙脑病毒减毒株“2-8株”及“5-3株”感染鼠脑或细胞培养物的病毒悬液经灭活制成的。本疫苗应用于乙型脑炎流行前1~2个月注射,不分动物畜别(马、骡、驴)、性别,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当年幼畜注射1次后,第二年必须加注1次。本疫苗注射2次(间隔1年),免疫期可持续3年。

本病无特效疗法,应积极采取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病马由于脑或脊髓的炎症,中枢神经机能发生紊乱,同时引起循环、消化和泌尿系统的障碍。因此,应采取降低颅内压、调整大脑机能、解毒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积极的防疫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及传播媒介。做好灭蚊、防蚊工作,切断传播途径,减少疫病发生。在日本脑炎流行季节节1~2个月对马、猪等易感接种日本脑炎弱毒疫苗进行预防。

发生疫情时,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患病动物予以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死猪、流产胎儿、胎衣、羊水等,均须无害化处理。污染场所及用具应彻底消毒。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家畜中多为隐性感染,有时可表现短期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及皮肤黏膜坏死等症状。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属细螺旋体属,目前有18个血清群,不少血清型钩端螺旋体均能产生溶血素,但以波蒙那型最多。钩端螺旋体呈细长圆形,螺旋状,菌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容易观察,菌体长度一般为4~20微米,无鞭毛,可旋转运动和摆动,钩端螺旋体为需氧菌,在8~10%兔血清液体培养基内生长良好,最常用的培养基为柯索夫培养基和希夫纳培养基,培养适温为28~30℃,适宜酸碱度为pH7.2~7.6。初代分离培养约7~15天,有时30~60天或更长,传代培养一般4~7天。

钩端螺旋体病自然疫源地以鼠类为主要储存宿主,家畜中猪的带菌率最高,其次是犬,各种带菌动物经多种途径向外排菌,主要从尿中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如水源、土壤、饲料、用具等,构成传递因素,使动物和人感染。本病主要通过皮肤、黏膜和消化道食入而传染,也可通过交配、人工授精和在菌血症期间通过吸血昆虫如蜂、蚊、蝇等传播。

各种年龄的动物都可发生,但以幼畜发病较多,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7~10月雨季为流行高峰期,其它月份常为个别散发。宿主带菌时间:牛、羊为6个月,猪12个月,鼠2.5年。饲养管理水平与发生和流行有密切关系,畜舍粪尿污水不能及时清理消毒,常是疫病爆发的原因。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与病原类型、机体状态、感染方式、并发症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感染率高,发病率低,潜伏期3~7天。

猪:表现为体温升高,皮肤干燥,可视黏膜黄染,尿呈浓茶样或血尿,妊娠母猪流产,胎儿体弱,常产后不久死亡。

牛:急性型为突然高热、黏膜发黄,尿色暗,有大量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胆色素,常见皮肤干裂、坏死和溃疡。亚急性型多见于乳牛,发热、黄疸、产奶量下降或停止,乳色变黄常有血凝块,妊娠牛流产。

羊:感染后症状与牛相似。

马:急性型稽留高热,食欲废绝,皮肤与黏膜黄染,有点状出血,皮肤干裂坏死。亚急性型表现发热、消瘦、黄疸等症状。

猪皮下组织、浆膜和黏膜有不同程度的黄染,胸腔和心包内有黄色液体,心内膜、肠系膜、肠、膀胱黏膜等出血,肝肿大、棕黄色,胆囊胀大;膀胱积有血红蛋白尿或胆色素尿,肾肿大。出血,慢性者有散在的灰白色病灶,水肿型病例则在头、颈、背等部位出现水肿。牛、羊、马、皮肤有干裂坏死性病灶,口腔黏膜出现溃疡,黏膜及皮下组织黄染,肺、心、肾、脾等实质器官有出血斑点。肝肿大、肾稍肿,且有灰色病灶,脑膜血管充血,脑质水肿,膀胱积有深黄色或红色尿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诊断与疫情报告

1.直接镜检:病初期用血液,中后期取尿样,死后1小时内检查采肝、脾、肾、脑等病料制片,病料采集后应立即处理,并进行暗视野直接镜检或用荧光抗体法检查。病理组织中的菌体应用姬母萨氏染色或镀银染色后检查。

2.分离培养:采未经药物治疗刚发病的患畜血液接种培养基,或用病后6天以上新鲜的中段尿离心沉淀物或肝、肾及产后新鲜死胎的病料。常用柯索夫氏或希夫纳氏培养基,也可用鸡胚或牛肾细胞培养。通常1~3周开始生长,有时需要1~3个月。初次分离生长缓慢,需要较长培养时间。

3.动物接种;以14~18日龄仔兔、幼龄豚鼠、20~25日龄小狗和金黄仓鼠对钩端螺旋体敏感性较高,必要时以同一种动物继续盲传三代。试验动物的症状与病变虽然特异,但仍然须在检出菌体后才能最后判定。

4.血清学诊断

(1)凝集溶解试验:钩端螺旋体可与相应的抗体产生凝集溶解反应,抗体浓度高时发生溶菌现象,抗体浓度低时发生凝集现象,此方法可与标准菌株抗原反应作定性和定量试验。

(2)补体结合试验: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不能用来鉴定血清型。

钩端螺旋体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一旦发现病畜,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兽用钩端螺旋体病疫苗是一株或多株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病灭活但保留免疫原性的悬液。虽然许多实验用细胞提取物疫苗已经通过了检验,但是除了少数部分外,大部分商品疫苗还都是全菌制品。钩端螺旋体只能在含有血清或血清蛋白的适宜的培养液中生长,但使用时疫苗成品中必须将血清或血清蛋白除去,疫苗可加适当的佐剂。

我国目前使用的灭活菌苗是经过筛选的当地主要流行菌株培养物,经石炭酸或福尔马林灭活,先制成各型单价菌苗,然后根据流行地区的需要,按规定比例合并成多价菌苗(最多不超过5型)。本菌苗对成年家畜均注射2次,牛、马第1次10毫升,第2次10毫升,两次间隔7天;猪、羊、犬第1次3毫升,第2次5毫升。免疫期约为1年。但猪的免疫期较短,以半年注射1次为宜。

国外畜用菌苗也是灭活菌苗,用铝胶作佐剂,剂量为1~2毫升,分两次注射。

灭活菌苗必须连续接种才能提高畜群的群体免疫性,制止本病的迅速传播。免疫家畜不能完全制止肾带菌和排菌,然而排菌数量较未经免疫的动物明显减少,且菌体的毒力也有所减弱。

钩端螺旋体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因此消灭疫源地,切断传染源是控制本病的关键。要做好灭鼠工作,对病畜及带菌家畜实行严格控制,及时进行治疗和疫苗免疫。要做好环境卫生保护,保护水源不受污染,经常消毒和清理污水、垃圾,消毒畜舍,发酵粪便。发病率高的地区实行定期菌苗接种。

抗菌疗法是本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是早期治疗的核心。青霉素G为首选搞生素。其他如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关大霉素等对本病都有较好疗效。

对接触过病畜或污染物的可疑感染动物,可在饲料中混以土霉素或四环素。土霉素的用量为每千克饲料中加入0.75~1.5克,连喂7天。也可按1~1.5毫克/千克体重,将四环素加入饲料中连续饲喂,以控制犊牛和犬的感染。

新大陆螺旋蝇蛆病(嗜人锥蝇)

新大陆螺旋蝇蛆病(嗜人锥蝇)是由新大陆螺旋蝇蛆(嗜人锥蝇)的幼虫寄生在哺乳动物的皮肤及下层组织引起的一种外伤性蝇蛆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为新大陆螺旋蝇蛆(嗜人锥蝇)的幼虫。属双翅目、丽蝇科、锥蝇亚科成员。是哺乳动物的专属性寄生虫。

自然原因或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外伤易招致螺旋蝇幼虫侵害,引起蝇蛆病,动物天然孔黏膜也可发生螺旋蝇侵袭。

伤口可引诱雌蝇在其边缘产卵,虫卵在12~24小时内可发育成幼虫,头就马上钻入深部组织采食,经两次蜕皮后幼虫离开伤口落地,钻入地下成蛹。发育期长短依据外界温度的变化而不同。气温高发育期短,热带气候条件下在三周内完成整个生活史。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幼虫以寄主在皮肤及下层组织为食,侵入组织挖孔打洞,造成特征性的螺旋蝇感染症状。感染伤口通常释放出一种特殊气味,对妊娠雌蝇有高度吸引力,吸引来的雌蝇会产下更多虫卵。严重感染动物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最终可导致死。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鉴定从感染伤口最深层组织找出的幼虫。三期幼虫最好鉴定而且最可靠,独特特征是:背气管干的黑色带从伸延。

新大陆螺旋蝇蛆病(嗜人锥蝇)未列入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我国也尚无此病,一旦发现病畜,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没有疫苗。

在螺旋蝇高峰期尽量避免损伤性操作,饲养管理时尽可能减少家畜受伤。对易感家畜使用有机磷剂喷雾、喷洒或药浴和严格控制感染区动物外流。

应用昆虫不育技术将不育雄蝇释放到外界环境中,与野生雌蝇交配,使雌蝇产出不育卵,从而达到减少和最终根除蝇蛆目的。

治疗可在感染伤口直接涂施有机磷杀虫剂,效果很好。伤口施药不仅可以直接杀死幼虫,同时还可以防止再感染。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在动物国际贸易中应严格遵守OIE动物卫生法典规定的要求。

旧大陆螺旋蝇蛆病(倍赞氏金蝇)

旧大陆螺旋蝇蛆病(倍赞氏金蝇)是由旧大陆螺旋蝇蛆(倍赞氏金蝇)的幼虫寄生在哺乳动物的皮肤及下层组织引起的一种外伤性蝇蛆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为旧大陆螺旋蝇蛆(倍赞氏金蝇)的幼虫。属双翅目、丽蝇科、锥蝇亚科成员。是哺乳动物的专属性寄生虫。

流行病学和生活史同新大陆螺旋蝇蛆病。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同新大陆螺旋蝇蛆病。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鉴定从感染伤口最深层组织找出的幼虫。鉴定旧大陆螺旋蝇蛆(倍赞氏金蝇)是根据小刺,前气门的叶数(4~6叶)和次气管干的色素的特征。

旧大陆螺旋蝇蛆(倍赞氏金蝇)未列入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我国也尚无此病,一旦发现病畜,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没有疫苗。

防治同新大陆螺旋蝇蛆病。

副结核病

副结核病又名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牛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周期性顽固下痢,致使畜体渐进性消瘦、肠黏膜增厚并形成皱褶。呈慢性增生性肠炎及肠系膜淋巴结炎、淋巴管炎。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为副结核分枝杆菌,呈短杆状,长0.5~1.5微米,宽0.3~0.5微米,革兰氏染色呈阳性,齐-尼氏抗酸染色呈红色。在病料中或在培养基上成丛排列是其特点,并有抗酸、抗酒精、抗碱的特性。该菌为需氧菌,培养最适温度为37.5℃。最适pH为6.8~7.2。初次分离培养比较困难,所需时间较长、本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污染牧场、厩肥中可存活数月至数年,对化学药物的抵抗力也较强。

本病的传染源是患畜,通过粪便排菌污染饲料、水源、环境等,健畜经消化道感染。并证实可通过胎盘传染给幼犊(患结核病母牛的子宫感染率高达50%以上),还可因患畜精液、乳汁、尿液带菌而感染。6月龄内,特别是1~2月龄犊牛易感,年龄越大易感性愈弱,潜伏期1~5年,所以出现症状多在2~5岁的牛。绵羊、山羊次之,鹿、骆鸵、马、骡、猪等也可感染。热带、干燥地区或土壤含石灰成分较多时,不易成为本病常在疫源地。各种应激因素可激发或加重病势。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畜初期往往没有症状,以后逐渐明显。病初为间歇性腹泻,逐渐变为顽固性腹泻。粪便如稀粥样,呈喷射状排出,常带泡沫或黏液决、血块、有恶臭。病畜逐渐消瘦,被毛蓬乱褪色,皮肤失去弹性、早期症状虽有颈下水肿,但不常见。

体温正常,食欲良好,渴欲增加,泌乳量减少。一般经3~4个月因衰竭而死亡。

主要病理变化在消化道和肠系膜淋巴结。消化道的特异性病变常出现于空肠后段。回肠末端及回盲瓣区域。肠黏膜显著肥厚,形成脑回状皱褶,皱褶表面往往见有充血、出血,有的黏膜表面呈大鹅绒样,很少见有坏死,更不见干酪样钙化灶。浆膜和肠系膜都有显著水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苍白,切面多汁。浆膜下淋巴管和肠系膜淋巴管常粗大呈绳索状。

组织学变化可见肠系膜内淋巴样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和类上皮细胞大最积聚。肠系膜淋巴结最初为轻度类上皮细胞浸润,髓质部网状细胞增生,最终形成淋巴结内的肉芽肿。在本病的早期淋巴管被淋巴样细胞和浆细胞包围,在管腔内出现很多类上皮细胞,最终形成淋巴管内类上皮细胞肉芽肿,突出在淋巴行腔内。但不见有坏死样病变。

诊断与疫情报告

诊断临床可疑动物个体是否患有副结核病有多种方法,包括粪便涂片检查、粪便和组织培养、粪便或组织的DNA探针检查,血清学检查和尸体剖检及组织学检查。

1.病原分离:将病料(下痢便、病死畜病变部肠黏膜或内容物)在研体中研碎。加入约10倍的0.5%胰蛋白酶液,室温下放置30~60分钟消化后,离心沉淀,用其沉渣涂片,作抗酸性染色,镜检见有副结核杆菌的菌块。另外,可将胰蛋白酶消化过的病料离心沉淀,其沉渣再用4%氢氧化钠液处置后,接种到改良的小川固体培养基上,38℃培养3个月左右,则可见有类似结核杆菌特征菌落。

2.变态反应:其变态反应的操作方法与结核菌素变态反应的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