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地方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是由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感染鱼类所致。主要危害河鲈、虹鳟、六须鲇鱼等鱼类。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有流行。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为地方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主要危害野生河鲈、养殖虹鳟、欧洲六须鲇鱼等鱼类,亲鱼、鱼苗易受感染。传染来源为新引进的水生动物。感染鱼大量发病死亡,危害严重。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鱼游动物缓慢,顺流飘起,或急剧狂游,突然死亡;病鱼体发黑,腹腔积水,胸鳍或背鳍充血;造血器官组织变性、坏死,表现为肝、脾、肾颜色变淡、苍白。
诊断与疫情报告
可通过PCR扩增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确诊。
地方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目前尚无疫苗和有效防治方法。主要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对死鱼、鱼副产品和潲水进行无害化处理,鱼塘净化消毒,采取国内移动物控制等措施。
治疗采用聚乙烯氮戊环酮碘剂(PVP)拌饲投喂,可降低死亡率,用量为每千克鱼用1.64~1.91克有效碘量,连喂15天。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是由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引起鲑、鳟鱼的急性传染病。以病鱼狂游和造血器官坏死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为弹状病毒科粒外弹状病毒属成员。病毒在4~20℃时能在鱼类传代细胞中增殖并出现细胞病变(CPE),最适温度为13~18℃。其CPE特征为细胞变圆、收缩,形成葡萄串,最后细胞崩解、脱落。
传染源为病鱼。主要经水平传染,病毒可借助水、食物、鱼卵、精液、尿、粪便等媒介传播。
虹鳟等大部分鲑科鱼类均可感染。以开食2个月左右的幼鱼最易感染,病程急,死亡率高达50%~100%。成鱼一般不发病,但可起携带、扩散病毒作用。银大马哈鱼对本病不易感。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早春到初夏、水温在8~10℃时多发。水温高于15℃,一般不发病。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一般为4~6天。
病初稚鱼和幼鱼死亡率突然升高。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肛门红肿,且常拖着不透明或棕褐色的假管型黏液粪便。呈昏睡状,随水漂浮;或狂游乱窜,打转。鱼鳃苍白,鳍基部出血。
以造血器官组织变性、坏死为特征。表现为前肾、脾出血、坏死。严重的肝、脾、肾色泽减退、苍白。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需进行接种培养,检查细胞病变效应,进行血清中和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已经成为工业化生产的商品用疫苗。病毒性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减毒疫苗已有明显的免疫效果。
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发现本病时,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死鱼深埋,不得乱弃。可采用漂白粉、来苏儿等药物对鱼种、设施、工具消毒,防止水源污染,对病鱼实行隔离饲养,限制病毒扩散等。
对发病鱼池采取提高水温的方法,可有效的控制该病的发生。
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
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鱼类的一种肿瘤病和皮肤溃疡病。仅感染鲑科鱼类,并流行于日本。水温低于14℃时易发此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即OMV。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感染初期出现全身性、高度致死性感染,表现为厌食、眼突出、表皮充血和皮肤溃疡等症状。解剖时可见肝、脾坏死及心肌水肿,肠道出血以及肝上有白斑,并伴有水肿和出血。后期即从出现临床症状后的4个月里,部分存活下来的病鱼会出现上皮瘤。瘤主要长在口腔周围(上、下腭),有些长在尾鳍、鳃盖骨和体表。肿瘤增生可持续到感染后一年。
诊断与疫情报告
用鲑细胞系(如RTG-2等)可从病鱼的卵巢液、肝及肿瘤中分离到病毒。其最适复制温度为15℃,受感染细胞会形成合胞体,使细胞崩解。然后用中和试验或免疫荧光等免疫学方法进行确诊。
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未列入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尚无疫苗,防治措施为: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得将带有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的鱼卵、鱼苗、鱼种和亲鱼引进及输出。
2.发现疫情,应坚决果断地将病鱼池中的苗、种销毁,并用漂白粉、强氯精、优氯精等含氯消毒剂消毒鱼池。
3.发眼卵用碘伏(PVP-I)浸洗,浓度为有效碘50毫克/千克,洗浴15分钟。
4.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降低水温(10℃以下)或提高水温(15℃以上)来控制病情发展。
5.刚开始发病时,可用碘伏拌饵投喂,每千克鱼体重每天用有效碘1.64~1.91克,须连喂半月,可控制病情发展。
鲤春病毒血症
鲤春病毒血症(又称鲤鱼传染性腹水症)是由鲤弹状病毒引起鲤鱼科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性病。以全身出血及腹水、发病急、死亡率高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又名鲤弹状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水泡病毒属。
传染源为病鱼、死鱼和带毒鱼。传播途径为经水传播,病毒可经鳃和肠道入侵。也可能垂直传播,或由某些水生吸血寄生虫(鲺、尺蠖、鱼蛭等)机械传播。病鱼和带毒鱼经粪排毒,尿液、精液和鱼卵中也含有病毒。
本病主要感染鲤鱼,尤其1岁以上的鲤鱼。鲢、鳙、欧鲫、六须鲶也可感染。还可使虹鳟、草鱼、狗鱼人工感染发病。
本病在欧、亚两洲均有流行,是鱼类口岸检疫的第一类检疫对象。主要危害1龄以上的成鲤,以种鲤最严重。流行于每年春季(水温13~20℃),水温超过22℃就不再发病,鲤春病毒血症由此得名。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为1~60天。
病鱼体色发黑,呼吸困难,运动失调(侧游,顺水漂流或游动异常)。腹部膨大,眼球突出,肛门红肿,皮肤和鳃渗血。
剖检以全身出血水肿及腹水特征。消化道出血,腹腔内积有浆液性或带血的腹水。心、肾、鳔、肌肉出血及炎症,尤以鳔的内壁最常见。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直接荧光抗体试验、病毒中和试验等进行病毒检测。
鲤春病毒血症列入我国一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尚无商品疫苗。广东中山大学公开了一种鲤春病毒血症病毒DNA疫苗及其制备方法。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疫苗DNA疫苗,由SVCVG蛋白全长基因和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质粒构成。鲤春病毒血症病毒DNA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SVCVG蛋白全长基因的克隆;(2)SVCVG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3)SVCVG基因DNA疫苗的构建。本发明创造性地将DNA疫苗技术应用于鲤春病毒血症的防治。与其他疫苗相比,DNA疫苗能同时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同时具有高效、安全、便于贮运及易于大量生产等优点。
采用聚乙烯氮戊环酮碘剂(PVP)拌料投喂,可降低死亡率。严格检疫,要求水源、引入饲养的鱼卵和鱼体不带病毒。发现患病鱼或疑似患病鱼必须销毁,养鱼设施要严格消毒。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又名鳟鱼腹水病)是由弹状病毒引起的一种虹鳟鱼传染病。以出血性败血症为特征。本病流行于欧洲及北美,日本也有检出的报道,致死率高,是鱼类口岸检疫的第一类检疫对象。
病原及流行病学
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为弹状病毒科粒外弹状病毒属成员。病毒对乙醚、氯仿、酸、碱敏感,对热不稳定,在-20℃可保存数年。病毒感染细胞及其细胞病变只在pH7.6~7.8的范围内才能发生。在6~8℃病毒均可增殖,14℃最适宜。
传染源为病鱼、带毒鱼及污染的水。通过病鱼或带毒鱼的排泄物、卵子、精液等排出病毒,在水体中扩散传播。病毒经鱼鳃侵入鱼体而感染。
感染动物为虹鳟等各种鲑鳟鱼及少数非鲑科鱼。不同年龄和品种均可感染,尤以1月鱼易感,鱼苗和亲鱼则较少发病。
该病主要流行于欧洲,以冬末春初和水温6~12℃为流行季节,水温上升到15℃以上,呈散发或不发生。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自然条件下本病潜伏期为7~25天。
因症状缓急及表现差异,分急性型、慢性型和神经型三种类型。
急性型:见于流行初期,表现体色发黑,眼球突出,眼和眼眶四周以及口腔上腭充血,鳃苍白或呈花斑状充血,肌肉和内脏有明显出血点,肝、肾水肿、变性和坏死。发病快,死亡率高。
慢性型:病程长,见于流行中期。除体黑、眼突出外,腮肿胀、苍白贫血,很少出血。肌肉和内脏可见出血。
神经型:多见于流行末期。表现运动异常,或静止不动,或沉入水底,或旋转运动,或狂游甚至跳出水面。发病率及死亡率低。
部检可见肾、脾、肝、胰脏、肌肉等都有出血。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发病鱼种不同和旋转运动区别于其他出血性疫病(如鲤春病毒病)从流行病学和临床检查中可初步判定。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方法有荧光抗体试验、抗血清中和试验或病毒分离培养。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本病目前流行于欧洲,引种时要特别注意检疫,防止传入我国。目前尚无疫苗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
严格防疫消毒制度,加强日常管理。
采用聚乙烯氮戊环酮碘剂(PVP)拌饲投喂,可降低死亡率,用量为每公斤鱼每天用1.64~1.91克有效碘量,连喂15天。严格执行检疫制度,要求水源、引入饲养的鱼卵和鱼体不带病毒。一经发现患病,必须销毁所有受感染及疑似受感染的鱼,对养鱼设施进行彻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