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纳米虫病
包纳米虫病由牡蛎包纳米虫寄生感染所致。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牡蛎包纳米虫。属怪孢门的新属新种。球形,直径2~3微米,具有嗜碱性的细胞核,细胞质内含球形颗粒的线粒体和一个特殊的单孢子体和一个浓密体。
夏季多发病,发病率可达40%~60%,同时期死亡率达40%~80%。18个月以上的牡蛎多发。主要流行于欧洲、美国地区。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主要寄生在牡蛎颗粒性血细胞的细胞质内。病牡蛎鳃丝或外套膜上有灰白色的小溃疡,或有较深的穿孔性溃疡。常规切片镜检可见鳃、结缔组织、胃、外套膜中有分散的颗粒性血细胞增殖病灶。鳃和外套膜感染后退色成黄色,大多数感染牡蛎外表正常。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流行特点等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取具有白色溃疡的鳃丝或外套膜作组织切片,染色后检查血细胞内虫体。
包纳米虫病列入我国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尚无疫苗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发生病害后采取:一是提早收获,二是将患病牡蛎移到低盐度(20‰以下)海区养殖。
单孢子虫病
单孢子虫病是由单孢子虫引起牡蛎的一种寄生虫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为尼氏单孢子虫和沿岸单孢子虫。该虫的孢子呈卵形,长度为6~10微米,一端具有盖,盖的边缘延伸到孢子壁之外。多核质体的大小很不一致,一般为4~25微米,最大的可达50微米,有数个至许多核。核内有1个偏心的核内体。
发病季节为5月中旬到9月份,6~7月份牡蛎的发病明显,1~3月不发病,主要危害2~3龄牡蛎,在盐度高于25以上的海区发生。美洲牡蛎和太平洋牡蛎为主要感染种类。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牡蛎肌肉消瘦,生长停止,在环境条件较差时则引起死亡。病牡蛎全身组织都受感染,组织中有白细胞状细胞浸润,组织水肿。严重感染的牡蛎组织细胞萎缩,组织坏死,含有大量的孢子。肝小管中因充满大量的成熟孢子而呈微白色,色素细胞增加。少数病牡蛎坏死的组织和濒死的尼氏单孢子虫沉积在壳内壁上,促使壳基质形成被囊,成为褐色的、大小不一的疱状物。
诊断与疫情报告
显微镜检查染色的组织切片,发现组织中有多核质体。全身严重感染的可做血液涂片,用亚甲蓝染色后镜检,病原散布在所有组织的血窦中,即可确诊。
单孢子虫病未列入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
疫苗与防治
尚无疫苗。
提早收获或将已受感染的牡蛎移到低盐度(15‰以下)海区养殖,疾病可以得到控制。在疾病流行的海区中只养殖牡蛎种苗,从病后幸存的牡蛎中选育抗病力强的做为亲体,繁殖的后代一般具有抗病力。
马尔太虫病
马尔太虫病是由折光马尔太虫寄生感染牡蛎所致。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为折光马尔太虫。属怪孢门、星孢纲、闭合孢子目、马尔太。多核质体幼小时直径7~15微米;成体15~30微米,在较老的多核质体中含有特殊的折光的包含体,具强烈嗜曙红性。
主要侵袭法国欧洲牡蛎,2~6个月感染率为0~23%;7~9个月为43~50%;8~10个月可达100%。荷兰从法国引进的牡蛎也发生。马尔太虫的感染方式和宿主体化生活史还不清楚,估计存在中间宿主。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患病的牡蛎消瘦、能量(糖元)耗尽,消化道变色、停止生长并且死亡。折光马尔太虫主要感染牡蛎消化道上皮细胞,早期感染出现在触须、胃、消化道,还有鳃的上皮。大剂量感染会导致消化腺上皮细胞的破坏。
诊断与疫情报告
取胃上皮细胞或消化腺印片或切片,染色后观察为虫体。各期成虫可于消化腺上皮细胞内找到。虫体细胞质嗜碱性、细胞核嗜伊红性。
折光马尔太虫病列入我国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同包纳米虫病,尚无疫苗和有效的治疗药物。
发生病害后采取:一是提早收获,二是将患病牡蛎移到低盐度(20‰以下)海区养殖。
闭合孢子虫病(小囊虫病)
闭合孢子虫病又称小囊虫病,由马可尼小囊虫和鲁夫莱小囊虫感染牡蛎所致。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为马可尼小囊虫和鲁夫莱小囊虫。属顶复体门、派琴虫纲、派琴虫目、派琴虫属。孢子近似球形,细胞质内有一大液泡,偏于一边,液泡内含有大型折光体,卵圆形的胞核核位于细胞质较厚部分。
主要感染太平洋牡蛎、欧洲牡蛎和青牡蛎。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引起空泡性结缔组织细胞内的感染,血细胞渗透和组织坏死,外套模产生脓肿和溃疡,闭壳肌上有褐色伤痕。
诊断与疫情报告
切片或印片法或电子显微镜检查,在病变部位组织印片,可检查到闭合孢子,即可确诊。
闭合孢子虫病未列入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
疫苗与防治
尚无疫苗和有效的治疗药物。
一是提早收获,二是将患病牡蛎移到盐度为20‰以下的海区养殖疾病可得到控制。
派琴虫病
派琴虫病是由海水派琴虫和奥尔森派琴虫所引起的疾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为海水派琴虫和奥尔森派琴虫。属顶复体门、派琴虫纲、派琴虫目、派琴虫属。孢子近似球形,直径3~10微米,细胞质内有一大液泡,偏于一边,液泡内含大型折光体,卵圆形的胞核位于细胞质较厚部分。
海水派琴虫可造成美洲牡蛎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发现于美洲(包括夏威夷)。奥尔森派琴虫可感染多种鲍,分布于澳大利亚。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奥尔森派琴虫主要感染闭壳肌和外套膜的结缔组织,导致组织破坏和体质衰弱。有时产生化脓性病灶,并引起鲍的死亡。海水派琴虫的感染通常是全身性的,使消化腺发白、贝壳不能闭合、外套膜萎缩、性腺发育受到抑制、生长迟缓,偶尔也会出现脓肿。
诊断与疫情报告
作感染组织的切片和将感染组织在液体巯基乙酸培养基中培养。将切片染色后能够清晰地看到原虫。病原的确诊可用电镜。
派琴虫病列入我国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尚无疫苗和有效的治疗药物。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环境,增强抵抗力,是预防此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其次是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水泥池壁要进行洗刷,然后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再就是提早收获,或将患病牡蛎和患病鲍移到低盐度(20‰以下)海区养殖。
桃拉综合症
桃拉综合症是由桃拉病毒引起南美白对虾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病毒病。因为身体和尾鳍发红是该病的一个明显特征,故又称为红体病、红尾病等。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为桃拉病毒,属微RNA病毒科。病毒为一个二十面体的粒子,其衣壳为蛋白质,单股RNA。病毒位于被感染虾表皮的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
1999年传入我国台湾、湛江地区也已发现有桃拉综合症流行,发病多在高温季节,主要感染14~60日龄仔虾,通常在气温剧变后1~2天,特别是水温升至28℃以后易发病。带毒亲虾和虾苗的运送、水和水中的动物、水鸟粪便、冰冻虾(病毒可在体内存活一年以上)是传染源。该病主要感染南美白对虾。发病病程短,发病迅速。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水平传播方式进行。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体型消瘦,甲壳变软,红须、红尾,体色变暗、变红,镜检发现红色素细胞扩散变红,部分病虾甲壳与肌肉容易分离,消化道特别是胃不饱满,肠道发红,并且肿胀。发病初期大部分病虾在水面缓慢游动,且靠边死亡,头胸甲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点。死亡率高达80~90%。
诊断与疫情报告
病虾红体(尾足、尾节、腹肢),镜检发现红色素细胞扩散变红,肝胰脏肿大,变白。根据特征性的症状可作出初步结诊断,确诊需做实验室检查,如用RT-PCR试验等。
桃拉综合症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尚无疫苗,治疗较难。
1.以预防为主,虾池及池水严格消毒,池水深度要达2米以上,使用增氧机,尽量保证水环境良好与稳定;使用高健康苗种。
2.投喂优质配合饲料,适当添加维生素C、葡聚糖、肽聚糖等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
3.每100千克饵料添加板蓝根50克加三黄粉200克,内服,连喂一周。
4.外用溴氯海因0.3~0.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第二天停药一天,第三天再泼洒一次。
白斑综合症(白斑病)
白斑综合症是由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引发对虾的一种综合性病症。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为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主要有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日本对虾杆状病毒、系统性外胚层和中胚层杆状病毒及白斑杆状病毒等。病毒粒子为杆状,包含双链DNA。主要感染斑节对虾、日本对虾、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等。
白斑病病程急,病死率高。主要是经口感染水平传播。
临床病症及病理变化
病虾一般表现为停止摄食,行动迟钝,体弱,弹跳无力,漫游于水面或伏在池边,或在池底不动,很快死亡。病虾体色往往轻度变红或暗红或红棕色。发病初期可在头胸甲上见到针尖样大小白色斑点。肠胃充满食物,头胸甲不易剥离。病情严重的虾体较软,白色斑点扩大甚至连成片状。严重者全身都有白斑,肠胃空空,头胸甲很容易剥离。病虾的肝胰脏肿大,颜色变淡且有糜烂现象,血凝时间长,甚至不会产生血凝。
诊断与疫情报告
白斑综合症从外观症状可初步诊断,目前常用的基因核酸探针检查是否携带病毒进行确诊。
白斑综合症未列入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病害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
疫苗与防治
目前尚无商业化疫苗。
白斑病毒的来势较快,感染率较高,死亡率较大,因此,对白斑病的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1.要做好养殖池塘的清淤、消毒及培水工作。养殖过程中一般采用益水宝、高能氧、亚硝酸盐降解灵等。
2.要选择健康无病毒的虾池进行放养。
3.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水质及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保持水体的相对稳定。采用二溴海因、强克101等进行池塘消毒,杀灭抑制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4.投喂营养全面的颗粒饲料。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免疫多糖、生物酶添加剂等提高虾体的免疫力,改善肠胃的微循环;同时添加对虾病毒净、中鱼尼考等抗菌药物控制虾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5.坚持巡塘,定期检查,正确诊断,积极治疗。
发病虾池的控制方法。采用高能氧全池泼洒,其用量为0.1~0.2ppm,2小时后采用强克101进行全池泼洒,共用量为0.2ppm,第二天再次泼洒强克101,用量同前,第三天泼洒二溴海因,其用量为0.2ppm(注意:每次泼洒消毒剂需开动增氧机,尤其是泼洒强克101后更须如此)。第六天起全池泼洒益水宝,用量为0.5ppm,在外用药物的同时,须在饲料中添加部分药品及添加剂,通常每千克饲料添加中鱼尼考1.5克、维生素C2克、免疫多糖4克、水产用利巴韦林0.5克及生物酶2克,须连续投喂5~7天。
黄头病
黄头病是由被称为黄头病毒的杆状病毒感染引起斑节对虾和南美白对虾等的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体色发白,鳃和肝胰脏呈淡黄色。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为一种杆形的RNA病毒,即黄头病毒。感染途径为水平感染,主要为经口食入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或感染的组织。垂直感染亦会发生。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虾活力低下,食欲减退,不规则地流动于水面,头胸甲呈黄色或发白,膨大,鳃变成淡黄色或棕色,肝胰腺变成淡黄色。
诊断与疫情报告
通过临死虾的鳃、皮下组织压片、组织切片的HE染色可以见到大量圆形嗜碱性细胞质中的包涵体,利用核酸探针可得到确诊。对虾黄头病检测检疫结果为黄头病毒感染引起。
黄头病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尚无疫苗,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亲虾检疫,确认不带黄头病毒方可引种;孵化设施用聚维酮碘、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消毒处理。
2.虾苗用聚维酮碘消毒处理。
3.发现带黄头病毒种群及时隔离、扑杀;用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处理。
4.控制养殖密度,使用微生物制剂和水质改良剂,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和较高的溶解氧。
5.选用优质饲料,添加维生素C和矿物质,保持对虾健壮体质。
6.流行季节用聚维酮碘、双链季胺盐结合碘、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消毒。
7.发病初期用维生素C泼洒,结合碘制剂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