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什曼虫病
利什曼虫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寄生在人、犬中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以皮肤或内脏器官的严重损害、坏死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利什曼原虫,属锥体科利什曼属。有16个种和亚种具有致病性,犬利什曼病多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
利什曼按其生活史的共同特点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前鞭毛体呈柳叶形,体形狭长,大小为15~20微米×1.5~3.5微米。虫体内有一较大的圆胞核和棒状动基体,动基体在核的前端,并由此伸出一条鞭毛作为运动器官,见于传播者白蛉的消化道内。无鞭毛体呈卵圆形或圆形,大小为1.5~3微米×2.5~6.5微米。无鞭毛体多见于感染动物的巨噬细胞内,且常因巨噬细胞破裂而游离于细胞外,有时可散落于细胞上。
本病的流行发生与气候环境关系密切。利什曼原虫最初感染野生动物,尤其是啮齿类。内脏型利什曼原虫贮藏在家犬体内。再由犬类传给人类,成为人畜(兽)共患寄生虫病。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媒介是白蛉属(东半球)和罗蛉属(西半球)的吸血昆虫。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为3~5个月或更长时间。
犬内脏利什曼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晚期主要表现为脱毛、皮脂外溢的鳞屑脱落、结节和溃疡,以头部尤其是耳、鼻、脸面和眼睛周围最为显著。并伴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嗓音嘶哑、消瘦等症状,最后死亡。有些病犬出现鼻出血、眼炎和慢性肾功能不良的症状。
内脏利什曼病可见动物体严重消瘦,脾、肝和淋巴结肿胀和广泛性的溃烂性皮炎,各种黏膜和浆膜苍白并出现出血性淤斑。一些病例还可能出现肝、脾和肾的淀粉样变性。
皮肤利什曼病引起皮肤病变,不侵害内脏。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取病变处皮肤进行涂片或刮片进行虫体检查,或通过淋巴结、骨髓穿刺检查虫体。
利什曼虫病为我国三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尚无疫苗。
防范昆虫媒介传播利什曼病,尤其是在白蛉生长旺盛的季节,用药物扑杀白蛉,可在住屋、畜舍、厕所等白蛉易出现的场所喷洒杀虫剂。患利什曼病的动物应采取扑杀销毁处理。
骆驼痘
骆驼痘是由骆驼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在体表少毛部位产生痘疹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自然病例仅发生于骆驼,病驼是唯一的传染源。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或通过飞沫吸入传染。通常由健畜与病畜直接接触传播,但也可以通过饲养员、污染的用具和牧场而间接传播。
本病传播甚广,在大量饲养骆驼的地区,几乎都有骆驼痘的存在,特别是在中东以及东非和北非,经常在夏秋季节出现暴发。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骆驼痘的潜伏期为4~5天,痘疱最先出现于唇和鼻部,随后向其它部分的皮肤扩展。病驼可能发生角膜炎,角膜混浊。在骆驼群中发生温和型驼痘,发病率10%,没有死亡病例。
病变常限于嘴唇和颏部皮肤,出现丘疹、水痘、脓疱、然后结痂。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尚无指定诊断方法,替代诊断方法为病毒中和试验。
骆驼痘病毒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形成痘斑,痘斑中心常有小出血点。最适孵育温度为39℃。13日龄鸡胚最适于培养骆驼痘病毒,鸡胚本身不死亡,但产毒量很高,且在绒毛尿囊膜的外胚层细胞内可见到胞浆内包涵体。
骆驼痘未列入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目前尚无此病,一旦发现病畜,立即向上报告疫情。
疫苗与防治
尚无商品化疫苗。用天花病毒接种骆驼,可使其产生对骆驼痘的完全保护力。
用病驼的痂皮粗制成疫苗,划痕涂擦于易感幼驼的唇部。或用牛痘疮制剂接种,初种不成应复种。但人用痘苗不能用于本病的防疫。
防制措施首先是隔离病驼,冲洗患部,涂抹抗生素或磺胺软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