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血清学试验:补体结合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抗体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及间接血凝试验。其中最常用的是补体结合反应。
副结核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一旦发现病畜,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疫苗类型有活疫苗、弱毒苗、油和浮石制成的混合苗;有冻干、活的、致弱苗,重溶后加入佐剂(如油);还有经热灭活菌苗。疫苗可用副结核分枝杆菌316F或2E或副结核、分枝杆菌3和5或II(加拿大株)型的一种菌株或者多达三种菌株来制备。
各国学者对副结核免疫很早就进行了研究,迄今尚未获得免疫原性好、安全有效、免疫期长的疫苗。早在上世纪30年代,法国曾用过油佐剂疫苗,但因效果不佳而停用。欧美各国对副结核进行疫苗注射,虽有预防作用,但接种后体内产生抗体,皮内娈态反应阳性,致使以后检疫时难以鉴别健畜与患畜。由于上述原因,使疫菌接种存在一定局限性。
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清净地区着重于检疫、隔离饲养和淘汰病畜。被污染的厩舍、用具、运动场等要用生石灰、来苏儿、苛性钠、漂白粉、石炭酸等消毒液进行喷洒、浸泡或冲洗消毒处理。病牛粪便及吃剩残料,要发酵处理。扑杀的病牛,消化器官不准食用,须深埋或焚烧处理,牛皮用3%火咸处理。
Q热
Q热是由伯纳特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家畜中主要侵害牛、绵羊、山羊,常呈无症状经过。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伯纳特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是一种短小的两极小体,对干燥和热的抵抗力强。在干燥的蜱粪、兽粪和牛奶中,可存活数月,加热60℃1小时死亡,-20℃保持2天。05%福尔马林和1%石碳酸分别经3天和1天死亡。
家畜是主要传染源,如牛、羊、马、骡、犬等,次为野啮齿动物,飞禽(鸽、鹅、火鸡等)及爬虫类动物。多种蜱可携带病原体,由吸血过程传递给动物,蜱的粪便也可散播病原体。Q热在同种或不同种动物之间,经呼吸道和消化道途径感染,不需要昆虫媒介参与。患病动物娩出的胎儿及其分泌物、奶、粪便等污染外界环境而引起传播。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牛、绵羊和山羊的Q热多取隐性经过,但有一个呈轻热性的菌血症期,可并发支气管肺炎和流产。此外,家畜一些其他特有的疾病也可能与柏内特柯克氏体有关。动物的Q热可能完全缺乏临床症状。
在家畜,未见有描述感染Q热的病理变化。
诊断及疫情报告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用病畜胎盘组织或蜱粪接种鸡胚卵黄囊或豚鼠来分离与鉴定病原。
用病理材料直接涂片,以马夏维洛染色法或布鲁氏菌鉴别染色法染色,在镜检时可发现细胞内有大量红色球状或球杆状的伯纳特立克次体。
用病理组织悬浮液腹腔接种豚鼠、兔、小鼠、田鼠或鸡胚卵黄囊,可以分离病原体。
用补体结合反应、凝集反应和变态反应等血清学方法可作出确诊。
Q热为我国三类动物疫病,发现病畜,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针对动物Q热已经研制出多种疫苗,但只有含I相抗原的疫苗才有保护作用。推荐在严重感染地区(特别是幼畜)每年应重复免疫。
牛、羊接种弱毒菌苗或灭苗后不仅可预防感染,并且还可使感染畜减少甚至防止从奶中排菌。
人用疫苗有两种:一种为卵黄囊膜灭活苗,可用于与家畜及其污染物接触频繁的人员,接种3次,每次1毫升,有较好的效果;另一种为活疫苗,我国已用兰Q-6801株经人工诱导变异,培养成减毒株,称兰QM-6801,用该株初步试制Q热减毒活疫苗,进行口服及皮上划痕试验,免疫效果良好,有可能用于人群免疫试验。
严格执行口岸检疫,防止传入本病。
疫区应采取综合措施,减少感染,尤其在产犊产羔季节加强血清定期检测,发现阳性畜立即隔离饲养,禁止出售和移动。销毁阳性畜的胎盘和胎膜,消毒子宫阴道排泄物及污染的环境。
对于Q热病人,应及早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氯霉素等进行治疗。对成年患者,一般可每天口服2~3克,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0.5~0.75克,共5~6天。
但治疗人类疾病有效的抗生素对于家畜的排菌现象都没有影响。用金霉治疗感染的乳牛时,对其乳汁排菌及血清中抗体的出现均无影响,说明其对动物的治疗无大意义。
狂犬病
狂犬病又名恐水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患病动物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该病毒属于破相型的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该病毒主要存在于动物的中枢神经组织、唾液腺和唾液内,并在唾液膜和中枢神经细胞浆内形成狂犬病特异的包涵体,叫内基氏小体,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后呈嗜酸性反应。该病毒可在7日龄的鸡胚绒毛尿囊膜、尿囊腔内、卵黄囊内繁殖,在鸡胚、鼠胚、兔胚、牛睾丸和肾细胞上培养。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酸、碱、紫外线和一般消毒药等都能迅速杀死,但对甲酚、石炭酸抵抗力相当强。病毒不耐湿热,50℃15分钟、60℃数分钟、100℃2分钟均能灭活。
本病是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首先蔓延于许多野生动物如野犬、狐、狼、鼠、野猫等。尤以犬科动物常成为人畜狂犬病的传染源和病毒的贮存宿主。另外,蝙蝠在本病的传播方面也起重要的作用。本病主要通过患病动物咬伤后而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胎盘感染等。此外,健康动物的皮肤黏膜有损伤时,接触患病动物的唾液也有感染的可能。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自然界中人和各种畜禽均有易感性。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100%。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一般3~8周,长者达数日到数年。这与动物的易感性、伤口小、中枢的距离、侵入病毒的毒力和数量有关。各种动物的临床表现皆相似,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狂暴型和麻痹型。几种动物症状如下:
犬:根据临床表现,整个病程一般可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三个阶段。
前驱期:病犬精神沉郁,常躲在暗处,不愿和人接近或不听呼唤,往往呈现神态失常的症状。反应机能增高,轻度刺激即易兴奋,有时望空抽咬。病犬食欲反常,拒绝喂食,而喜舔食不能消化的异物。此期约持续1~2日进入兴奋期。
兴奋期:病犬高度兴奋,时常攻击其同类和其他动物,而将其咬伤。但兴奋发作常与沉郁交替出现,病犬疲劳卧地不动,不久又起立。呈现一次新的兴奋发作。随病势发展,陷于意识障碍,反射紊乱,狂咬。病犬显著消瘦、叫声嘶哑。眼球凹陷、下颌麻痹、流诞和夹尾。此期约2~4日。
麻痹期:麻痹急剧发展,下颌下垂,舌伸出口外,流涎显著,不久后躯和四肢麻痹,卧地不起,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或衰竭而死。此期约1~2日。
猪:病猪兴奋不安,横冲直撞,叫声嘶哑,乱咬东西。也常攻击人畜。大量流涎,尾下垂,不能摇动,食欲废绝,但能喝水。间歇期常独睡一角、稍有响声即一跃而起,尖叫乱跑,乱咬障碍物。被咬伤处发生奇痒,而不时磨擦以致鲜血淋漓。最后发生麻痹症状,约3~5日死亡。
牛:病牛起卧不安,呈阵发性兴奋鸣叫,用角冲斗地面或障碍物,前肢掘地或不断沿绳走动,但不攻击人畜,病后期吞咽麻痹、伸颈、流涎、膨气,经2~4日以后,倒地不起,衰竭死亡。
尸体无特异性变化,常见口腔及咽喉黏膜充血或糜烂;胃内空虚或有各种异物(如石头、木块、毛发、破布等)。胃肠黏膜充血或出血。内脏器官充血或实质变性。脑膜充血或有小出血点,大脑轻度水肿,脑及脊髓有数量不等的针尖状出血点。病理组织学检查有非化脓性脑炎变化。具有诊断意义的是在大脑海马角,其次是在小脑及延脑的神经细胞的胞浆内出现嗜酸性的内基氏小体。
诊断与疫情报告
如果患病动物出现典型的病程,即各个病期的临诊表现非常明显,结合病史可作出初步诊断。但患有本病的病犬早在出现症状前1~2周即已从唾液中排出病毒,所以当动物或人被可疑病犬咬伤后应及早对可疑病犬作出确诊,以便对被咬的人畜进行必要的治疗,否则将延误治疗时间,影响疗效。为此应将可疑的病犬拘禁或扑杀,进行实验室诊断。
1.内基氏体检查法:取病料(大脑海马角或小脑)作触片或病理切片镜检观察有无内基氏体,即可诊断。
2.荧光抗体法:取可疑动物的脑组织或唾液腺制成冰冻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胞浆内出现黄绿色荧光颗粒者即为阳性。
3.动物接种法:将患病动物的脑、唾液腺等的乳剂离心,取上清液接种子小白鼠脑内,在3周内出现神经症状而死亡时,再通过检查内基氏小体和荧光抗体法等而确诊。或将发病初期的血液或死亡动物的肝、脾乳剂接种犬肾原代或继代细胞。如出现单个的圆形折光细胞,并在细胞单位内出现空泡、小岛样病变细胞堆积成较大团块,形成核内包涵体,即可确诊。
4.血清学试验:用补体结合反应、中和试验、琼扩试验来鉴定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也可用这些方法测定患病动物体内的抗体。
狂犬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一旦发现病畜,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有弱毒苗和灭活苗等。动物的活毒疫苗经口服也有效。可加入诱饵用于免疫野生(或家养)动物,基因重组活疫苗(如痘病毒狂犬病糖蛋白重组疫苗)经证实也有效。
1.狂犬病灭活疫苗:本疫苗系用接种狂犬病固定毒发病动物的脑和脊髓组织,经磨碎加入甘油生理盐水,并加入石炭酸减毒后制成的。本品于2~6℃冷暗干燥处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预防各种动物的狂犬病,免疫期为半年。在动物后腿或臀部肌肉注射。体重4千克以下犬为3亳升;体重4千克以上犬为5亳升;猪和羊为10~15毫升;马和牛为25~50毫升。其他动物视体重酌量注射。动物被咬伤时,立即紧急预防注射1~2次,间隔3~5天。
2.狂犬病弱毒细胞冻干疫苗:本疫苗系用(FLUVY)株狂犬鸡胚低代毒(LEP)在幼地鼠肾细胞系(BHK21)繁殖获得,加保护剂冷冻干燥制成。本品于零下15℃保存,有效期为1年;于4℃保存为6个月。预防犬的狂犬病,其他动物不用。免疫期为1年。用法为每头份加1毫升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充分振摇溶解,3个月以上的犬每只一律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
疑似狂犬病咬伤后应对伤口及时进行清洗消毒处理,也可在伤口底部及四周注入高免血清。伤口不需止血、缝合和包扎。如在被咬伤后2小时内予以适当的处理,并紧急接种狂犬病疫苗,则可明显降低发病率。搞好动物管理,控制传染源,捕杀野犬,控制家养犬,如必须养犬则加强预防接种。一旦发现病犬立即捕杀。
裂谷热
裂谷热又名绵羊和牛传染性地方流行性肝炎,是非洲流行的一种致命的传染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染人类和牲畜,主要症状是急性腹泻和发高烧,进而严重损害人和牲畜的肝和肾,部分病人还会因血管破裂而死亡。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裂谷热病毒是布尼病毒科中的白蛉热病毒属,为RNA病毒。裂谷热病毒血清学上与其他属内病毒有关,但可用血清中和试验将他们区别开来。目前尚未发现裂谷热病毒的变异株。病毒大小为30~94微米。在pH值为7~8时很稳定,pH低于6.2时即使是在-50℃也会很快失去活性。在-60℃以下,该病毒在血清或全血中可存活很多年。
绵羊、山羊、牛、水牛、骆驼和人是主要的感染者。在这些动物中,绵羊发病最严重,其次是山羊,其他的敏感动物包括羚羊、驴、啮齿动物、狗和猫。
许多种类的蚊子传播该病毒,但库蚊在疫病流行上是最重要的。病毒可通过伊蚊的卵传播,伊蚊的卵可在干涸的池塘表面的泥土中保持休眠状态几年。这些地方持续的降雨和洪水可导致伊蚊卵的孵化,这些卵中的一部分可能含有病毒。而大量繁殖的伊蚊偏爱叮咬牛,被感染的蚊子再叮咬其他脊椎动物,反复循环感染。
被感染的动物的远距离移动以及由于风向促进媒介昆虫的移动会造成该病远距离的传播。由于飞机携带感染昆虫或人的移动所导致疫病在大陆之内传播的潜在危险值得注意。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所有年龄的绵羊均可感染,但对羔羊最严重。发病率在羊群中可高达100%。在一周龄以内羔羊中,死亡率可高达95%;在断奶羔羊中,死亡率为40%~60%;在成年绵羊中死亡率为15%~30%。
绵羊最急性的病例通常是死亡或驱赶时突然倒地。急性病例潜伏期非常短。然后是发热,脉搏加快,步态不稳,呕吐,流粘液性鼻液,在24~72小时内死亡。其他症状可见有出血性腹泻和可视粘膜瘀血斑或瘀血点。
亚急性病例主要发生在成年绵羊。在3~4天潜伏期后,出现发热并伴随有厌食和虚弱。黄疸通常是主要的症状,还有一些羊出现呕吐和腹痛的症状。
感染的母羊流产是不可避免的,可能发生在疾病的急性期或康复期。山羊的裂谷热与绵羊相似,但没有绵羊严重。
裂谷热对人呈现类似严重流感的疾病,可持续7天。最普遍的并发症是视网膜的损伤,个别的病例则可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失明。其他不常见的并发症有脑炎或肝炎。
最特征性的损伤是肝脏,在不同的组织也有出血。当发生严重感染时,如小羔羊肝脏肿胀。外膜变硬、肝脏的某些部位较脆,肝脏出血。如果不是被血液罩住则颜色为灰白、棕色到黄棕色,有许多直径为1~2毫米的灰白色病灶,分布在整个肝实质。肝脏可能出现瘀血点或瘀血斑。
胃肠道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从卡他性出血和坏死性炎症。大多数内脏器官中出现瘀血点或瘀血斑,也可能出现腹水,心包积水,胸腔积水和肺水肿。这些体液通常被血液浸染。尸体有时出现黄疸。
诊断与疫情报告
如果在反刍动物中爆发的疾病具有流产,死亡,特别是小动物死亡,并发肝坏死,与发病动物接触的人有急性发热性疾病,应该怀疑为裂谷热。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反向被动凝集试验快速检查血样中的病毒抗原。
样品处理:全血、肝脏和脾脏可供分离病毒。放入有肝素的容器中,并且加入抗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