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下降综合症
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腺病毒引起蛋鸡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产蛋下降,产畸形蛋,产薄壳、软壳或无壳蛋。目前本病已遍布欧美各国及其他养禽国家。本病是近年来又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是腺病毒属的病毒。该病毒有红细胞凝集活性,能凝集鸡、鸭、鹅、火鸡、鸽的红细胞,可在10~12日龄鸭胚尿囊腔内繁殖,产生血凝集。
对氯仿和pH3~10的处理表现稳定,60℃30分钟灭活,但56℃3小时仍可存活。经0.5%甲醛或0.5%戊二醛处理可灭活病毒。
该病主要发生于24~36周龄的鸡群,此外鸭、鹅、火鸡、珍珠鸡等也存在该病毒抗体。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的传染来源,主要传播方式是经受精卵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幼龄鸡不表现临床症状。不同品系的鸡对本病的易感性存在差异,产褐壳蛋的母鸡最易感,产白壳蛋的母鸡发病率较低。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感染鸡群以突然发生群体性产蛋下降为特征。开始发病时有或没有一般性的下痢、食欲下降和精神萎顿,随后蛋壳褪色,接着出现软壳蛋、薄壳蛋。薄壳蛋的外表粗糙,一端常呈细颗粒状如砂纸样。产蛋下降通常发生于24~36周龄,产蛋率降低20%~30%,甚至50%,产无色蛋、薄壳蛋、软壳蛋、无壳蛋、畸形蛋等异常蛋,褐壳蛋蛋壳表面粗糙,褪色如白灰、灰黄粉样,蛋白呈水样,蛋黄色淡,有时蛋白中混有血液、异物等,种蛋孵化率降低,出壳后弱雏增多,产蛋下降持续4~10周后一般可恢复正常。
无明显特征性病变,在自然发病鸡群常可见卵巢静止不发育和输卵管萎缩。在产无壳蛋或异常蛋的鸡,可见其输卵管及子宫黏膜肥厚,子宫皱摺水肿,腔内有白色渗出物或干酪样物,有时可见卵泡软化。其他脏器无明显变化。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产蛋率突然下降,异常蛋增多,尤其是褐壳蛋品种鸡在产蛋下降前一、二天出现蛋壳褪色、变薄、变脆等)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尚需进一步作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
采集病鸡的直肠内容物(粪便)、输卵管上皮细胞或白细胞,经处理后,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分离病毒。血清学检查主要是血凝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中和试验。
产蛋下降综合征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国内外已研制出产蛋下降综合征油乳剂灭活疫苗,也有与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组成的联合疫苗。在开产前2~4周注射,可以有效地防止本病的发生。
1.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灭活苗,适用于健康种鸡和蛋鸡群免疫接种,以预防鸡产蛋下降综合征。在鸡群开产前2~4周进行免疫,每只鸡颈背部下1/3处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2℃~8℃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2.鸡新城疫、产蛋下降综合征二联灭活苗,适用于健康种鸡和蛋鸡群免疫接种,以预防鸡新城疫和产蛋下降综合征。在鸡群开产前2~4周进行免疫,每只鸡颈背部下1/3处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2℃~8℃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3.鸡新城疫、产蛋下降综合征、传染性支气管炎三联灭活苗,适用于健康种鸡和蛋鸡群免疫接种,以预防鸡新城疫和产蛋下降综合征及呼吸型和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用法、用量及贮藏与有效期同上。
4.鸡新城疫、产蛋下降综合征、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囊病四联灭活苗,适用于健康种鸡和蛋鸡群免疫接种,以预防鸡新城疫和产蛋下降综合征及呼吸型和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囊病。用法、用量及贮藏与有效期同上。
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从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免疫、淘汰病鸡等多方面防制。在发病时,可使用抗菌素,以防混合感染。
禽白血病
禽白血病是由禽C型反录病毒群的病毒引起的禽类(主要是鸡)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是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其次是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此外还可引起骨髓细胞瘤、结缔组织瘤、上皮肿瘤、内皮肿瘤等。大多数肿瘤侵害造血系统,少数侵害其他组织。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禽白血病的病原病毒为RNA肿瘤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科肿瘤病毒亚科禽C型肿瘤病毒群,本病毒对乙醇和氛仿敏感,对热的抵抗力弱。-60℃以下保存数年而不丧失感染性。pH5~9之间较为稳定。
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本病可以通过粪便和唾液水平传播,更重要的是病毒通过鸡卵传播和出生雏鸡传染。
本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自然条件下只能感染鸡,临诊病例的发生率很低,一般为散发,偶尔大量发生。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淋巴白血病自然发生的白血病多数为淋巴白血病。母鸡比公鸡多发,并且2月龄以上、特别是6~8月龄时最多。本病的潜伏期长,很少呈流行性发生。几乎所有的鸡都不出现症状而死亡,但产卵鸡往往可出现产卵异常或停产、食欲不振、下痢或消瘦等一般症状。重症鸡有时从外观上也能判定肝脏肿大,本病别名叫做“大肝病”。
成红细胞白血病主要发生在成鸡,散发,发病率较低。取急性经过时,病鸡多呈现倦怠和鸡冠稍苍白或发绀而死亡,但其中也有存活几个月的,此时病鸡呈现明显的贫血和消瘦。
成髓细胞白血病主要见于成年鸡,很少自然发生,症状与成红细胞白血病相似。骨化石病见于有成鸡的公鸡,散发,发病率很低。本病的特征是长骨特别是脚部(尤其是拓骨)肥大。出现异样步,消瘦。
淋巴细胞白血病,肝肿大,腔上囊、脾、生殖腺或肾等内脏器官上有肿瘤。肿瘤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从1个或多个大型灰白色结书(淋巴瘤)到弥漫性分布的粟粒大斑点状病变,并且有时整个脏脏变为灰色。病鸡血相无明显变化,注意与马立克氏病鉴别。
病理组织学具有特征性,即病变是由血管外性增生的淋巴母细胞所构成,分为弥漫性浸润型和结节状增殖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孤立性结节型。构成这些肿瘤的大部分细胞属于淋巴系统。
成红细胞白血病肝、脾、肾肿大,肝、脾、骨髓出现弥漫性的变色(有光泽的樱桃色),有不同程度的贫血,骨髓出现增生,并且末梢血也可见到肿瘤化。在组织切片、血液或骨髓的涂抹片上见到许多未成熟的红细胞。
成髓细胞白血病脾、肝呈弥漫性肿大,有肿瘤,尤其是肝呈颗粒状、灰黄色。结节状的肿瘤病变见于肝、脾、肾以及其它脏器等,并有倾向发生于肋骨、胸骨或骨盆的内侧表面。末梢血可见到肿瘤化。在组织切片血液或骨髓的涂片上见到许多肿瘤化的成骨髓细胞或骨髓细胞。但见不到未成熟的红细胞。本病是真正的白血病,外周血液中成髓细胞可达200万个/立方毫米,它们可占血液细胞的75%,把病鸡血离心时,白细胞层明显增厚。
骨化石病骨皮质硬化、肥大,常引起骨髓腔的闭塞。骨膜下和骨内膜的成骨髓细胞显著增生。这些病变通常在两侧出现。这样的骨骼病理变化在其它型的白血病看不到。本病一般见不到末梢血的肿瘤化,但有时见有中等度或重度的淋巴细胞病。
诊断与疫情报告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及血液学检查,病原分离和血清学检查意义不大。根据血液学检查和病理学特征结合病原和抗体的检查来确诊。成红细胞性白血病在外周血液、肝及骨髓涂片,可见大量的成红细胞,肝和骨髓呈樱桃红色。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在血管内外均有成髓细胞积聚,肝呈淡红色,骨髓呈白色。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应注意与马立克氏病鉴别。但病原的分离和抗体的检测是建立无白血病鸡群的重要手段。
禽白血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尚无有效的疫苗。对本病的防制主要预防病毒从外部侵入和培育无白血病鸡群。
本病主要为垂直传播,病毒型间交叉免疫力很低,雏鸡免疫耐受,对疫苗不产生免疫应答,所以对本病的控制尚无切实可行的方法。
发生本病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禽白血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对发病禽群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禽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禽痘
禽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发生结节性痘疹病变(皮肤型),或在口腔、咽喉部黏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白喉型)。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禽痘病毒为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的成员。本病毒对乙醚有抵抗力,在乙醚中可存活数月或数年。1%氢氧化钾溶液可使其灭活。50℃30分钟或60℃8分钟即可杀灭病毒。病毒在感染细胞的胞浆中增殖并形成包涵体。
家禽中以鸡和火鸡最易感,在鸡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均可感染、但雏鸡最常发病,引起大批死亡。
禽痘的传播通常由健禽与病禽接触,由脱落和碎散的带毒痘疹在空气中散布经受损伤的皮肤和黏膜而感染,吸血昆虫和体表寄生虫可传播病毒。人工授精也可传播病毒。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两季蚊子活动旺季最易流行,鸡体表寄生虫的存在和鸡只拥挤、维生素缺乏等可使本病加重。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4~10天,根据侵害部位不同分为3种类型:皮肤型、白喉型和混合型。
皮肤型:以头部、腿、翅、泄殖腔周围皮肤,特别是在鸡冠、肉髯、眼睑和口角等处,出现灰白色的小结节,继后成为红色的小丘疹,很快增大呈灰黄色干硬结节,有的痘疹相互融合,形成棕褐色较大结痂,结痂经3~4周后逐渐脱落,留下一个平滑的灰白色疤痕。
黏膜型:多发生于小鸡和青年鸡,初发时在口腔和咽喉部黏膜上发生一种灰白色小结节,以后结节迅速增大并互相融合,表面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随着病情的发展,假膜逐渐扩大和增厚,阻塞口腔和咽喉部位,引起病禽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
混合型:皮肤和口腔黏膜同时发生病变,病情较为严重,死亡率高。
当病毒侵害皮肤或黏膜后,首先在上皮细胞中增殖,并引起细胞增生肿胀,而后形成结节,结节中的上皮细胞产生空泡变性和水肿、此时病毒在胞浆中形成约大于细胞核的圆形嗜酸性包涵体。
诊断与疫情报告
禽痘的典型皮肤病变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但如表现为黏膜型或混合型感染时,则须进行实验室诊断。
1.病原分离鉴定
鸡胚接种:采取痘疹痂皮,制成1:3悬液,接种子11~12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72~96小时检查有无痘班形成。
易感动物接种:将病料作鸡冠划痕、翅刺和毛囊接种、如有病毒存在,接种处在5~7天内出现典型的痘疹。
细胞培养:禽痘病毒能在鸡胚原代细胞、鸡胚肾、鸡胚皮肤等细胞上生长繁殖,4~6天产生细胞病变,感染细胞可见细胞浆中包涵体。
2.血清学方法
常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血清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免疫荧光试验等方法进行确诊。
禽痘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接种疫苗预防禽痘,经多年实践证明有效。高效鸡痘弱毒活疫苗,多采用翼翅刺种法进行免疫,。可重复免疫接种。接种后7~10天观察禽群有无“出痘”现象,以确定免疫的效果。一般接种后10~14天产生免疫力。成鸡免疫期为5个月,初生雏鸡为2个月,后备种鸡可于雏鸡免疫后60天再免疫1次。-15℃以下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定期作好鸡舍和用具的清洁消毒,及时扑灭驱赶蚊、蠓等吸血昆虫,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对病鸡的治疗无特效药物,只能采取对症疗法。黏膜型的用消毒的镊子剥离假膜后涂碘甘油(碘酊1份、甘油3份混合)。
一旦发生本病,应隔离病鸡,重症者要淘汰,死鸡深埋或焚烧。鸡舍和运动场以及各种用具应严格消毒,对未发病的鸡要紧急接种。
鸭瘟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病鸭体温升高,两脚发软无力,下痢、流泪和部分鸭头部肿大,食道黏膜有灰黄色坏死假膜或溃疡,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和坏死。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鸭瘟病毒属于疱疹病毒,能在9~12日龄鸭胚中生长繁殖和继代,也能在发育的鸭胚、鹅胚和鸡胚细胞培养物上生长繁殖,引起细胞病理变化。病毒56℃10分钟即死亡,对常用消毒药抵抗力不大,0.1%汞10~20分钟,75%酒精5~30分钟,0.5%漂白粉30分钟失去活性,pH3和pH11时病毒也迅速死亡。
鸭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鸭,包括潜伏期的感染鸭,某些野禽也可保存或传播病毒。病毒经消化道侵人体内而感染,此外,还可以通过交配、眼结膜和呼吸道传染,吸血昆虫也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染媒介。
不同年龄和不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人工接种感染时,小鸭较大鸭易感,死亡率更高,但自然发病多见于大鸭,尤其是产卵的母鸭。鹅也能感染本病,但鸡对鸭瘟病毒抵抗力强,数日龄的雏鸡可以人工感染发病,鸭瘟一年四季都可流行,但一般以春夏之际较为严重。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4天。最明显的症状是体温升高至43℃以上,精神不振,头颈缩起,食欲减少或废绝,渴欲增加,羽毛松乱无光泽。翅膀下垂,两脚发软无力,不愿走动,体重迅速减轻,流泪、眼睑水肿、外翻、鼻腔流出稀薄或黏稠的分泌物,呼吸困难。部分病鸭头颈部有不同程度水肿,故有“大头瘟”之称。
病鸭下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腥臭,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严重者黏膜外翻。
剖检时可见全身出血性素质。全身皮肤黏膜和浆膜出血,皮下组织弥漫性的炎性水肿,实质器官严重变性,特别是消化道的黏膜出现有特征性的出血、炎症和坏死,具有诊断意义。
头颈部肿大的病鸭,切开皮肤时流出淡黄色的透明液体。口腔、咽部和上腭部黏膜常有淡黄褐色的假膜覆盖,刮落后即露出鲜红色,外形不规则的出血性溃疡。食道和泄殖腔黏膜表面散在覆盖着灰黄色或草黄色的斑块状或条索状假膜,整个肠道发生急性卡他性炎症,以十二指肠、盲肠和直肠最严重。腔上囊黏膜充血,囊腔中充满白色凝固的渗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