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30344100000048

第48章 禽、兔病(13种)(2)

肝脏表面和切面上可以看到针头至小米大的灰白色坏死斑点,胆囊肿胀,充满浓稠墨绿色胆汁。脾质地松软,颜色变深,表面和切面也有大小不等的灰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点,胸腔、腹腔的浆膜均见有黄色胶样浸润液,心包内有少量黄色液,产蛋母鸭的卵巢有明显病变,卵泡发生充血或出血,有时部分卵泡破裂而导致腹膜炎。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一般即可做出诊断。必要时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中和试验加以确诊。

1.病毒分离鉴定:采取病鸭的肝、脾或脑组织,按常规方法接种于鸭胚或雏鸭,如在3~5天死亡,并具有典型鸭蛋瘟病变,即可确认。而后利用标准血清进行中和试验或保护试验鉴定病毒。

2.鉴别诊断:主要注意与鸭巴氏杆菌病(鸭出败)相区别。鸭出败一般发病急,病程短,能使鸡、鸭、鹅等多种家禽发病,而鸭瘟自然感染时仅仅造成鸭、鹅发病。鸭出败不会造成头颈肿胀,食道和泄殖腔黏膜上也不形成假膜,肝脏上的坏死点仅针尖大,且大小一致。取病死鸭的心、血或肝作抹片,经瑞氏染色镜检,可见两极着色的小杆菌。应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治疗有较好疗效等方法,通常可加以鉴别诊断。

鸭瘟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鸭瘟活疫苗,系用鸭瘟鸡胚化弱毒株经易感鸡胚或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收集感染病毒组织或细胞培养液,加入适当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疫苗用于2个月以上的各种鸭,肌肉注射1毫升,以预防鸭瘟,免疫期为9个月。-15℃以下保存,有效期为24个月;4℃~8℃保存,有效期为8个月。

对受威胁的鸭群要注射鸭瘟疫苗,一周内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一旦发病,立即用鸭瘟弱毒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可降低发病与死亡,对病鸭实行急宰,作好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本病无有效治疗药物,发病初期可肌肉注射抗鸭瘟高免血清0.5毫升/只,有一定疗效,也可用聚肌胞(一种内源性干扰素)治疗鸭瘟,成年鸭每次肌注1毫升,3日1次,连续2~3次有良好效果。

避免从疫区引进种鸭,禁止健康鸭在疫区水域或野禽出发的水域放牧、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对鸭舍、运动场、饲养管理用具、运输工具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

鸭浆膜炎

鸭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本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引起死亡、体重减轻和淘汰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鸭疫巴氏杆菌又名鸭疫里杆菌,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无芽胞,不能运动,纯培养菌落涂片可见到菌体呈单个,成对或呈丝状,菌体大小不一,瑞氏染色菌体两端浓染,墨汁负染见有荚膜。最适合的培养基是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基、鲜血(绵羊)琼脂平板、胰酶化酪蛋白大豆琼脂培养基等。该菌根据琼脂扩散试验分为8个血清型,彼此间无交叉免疫保护性。本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有效。

本病主要感染鸭,火鸡、鸡、鹅及某些野禽也可感染。在自然情况下,2~8周龄雏鸭易感,其中以2~3周龄鸭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不易感染发病。在污染鸭群中,感染率很高,可达90%以上,死亡率在5%~80%之间。育雏舍鸭群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地面潮湿,卫生条件不好,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过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以及其它应激因素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被细菌污染的空气是重要的传播途径,经蛋传递可能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原因。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冬季节较为多发。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为1~3天,有时可达1周。最急性病例常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急性病例的临床表现有精神沉郁,缩颈、嗜眠、嘴拱地,腿软,不愿走动,行动迟缓,共济失调,食欲减退或不思饮食。眼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常使两眼周围羽毛黏连脱落。鼻孔中也有分泌物,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部分雏鸭腹胀。死前有痉挛、摇头、背脖和伸腿呈角弓反张,抽搐而死。病程一般为1~2天。而4~7周龄的雏鸭,病程可达1周以上,呈急性或慢性经过,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肢软卧地,不原走动,常呈犬坐姿势,进而出现共济失调,痉挛性点头或摇头摆尾,前仰后翻,呈仰卧姿态,有的可见头颈歪斜,转圈,后退行走,病鸭消瘦,呼吸困难,最后衰竭死亡。

特征性病理变化是浆膜面上有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以心包膜、肝被膜和气囊壁的炎症为主。心包膜被覆着淡黄色或干酪样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囊内充满黄色絮状物和淡黄色渗出液。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性膜。气囊混浊增厚,气囊壁上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脾脏肿大或肿大不明显,表面附有纤维素性薄膜,有的病例脾脏明显肿大,呈红灰色斑驳状。脑膜及脑实质血管扩张、淤血。慢性病例常见胫跖关节及跗关节肿胀,切开见关节液增多。少数输卵管内有干酪样渗出物。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病理特征可以对本病作出初步诊断,确诊时还必须进行实验诊断。

1.直接涂片镜检:革兰氏染色发现有阴性小杆菌,无芽胞。瑞氏染色可见两极着染的杆菌。

2.鉴定培养基培养:无菌采取解剖鸭的肝、脾、肺组织及渗出物作为培养此菌的来源。在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37℃培养24~72小时,出现直径为1~5毫米、凸起、透明、奶油状的菌落。取上述菌落再涂片镜检:革兰氏染色阴性小杆菌、无芽胞、不能运动、单个或成对出现。瑞氏染色呈两极浓染的杆菌。

由于鸭疫巴氏杆菌病在临床表现上与鸭大肠杆菌病和鸭沙门氏菌病容易混淆,因为三者引起的病变十分相似,均可引起浆膜性渗出性炎症。因此将病料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厌氧,37℃培养24~72小时,无菌落生长(而大肠杆菌在该培养基上呈红色菌落,沙门氏杆菌为透明无色菌落)。

3.生化鉴定48小时厌氧培养,基本不分解葡萄糖、蔗糖(多杀性巴氏杆菌产酸不产气)。

鸭浆膜炎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用于预防接种本病的疫苗,目前国内外主要有灭活油乳剂苗和弱毒活苗两种。福尔马林灭活苗给1周龄雏鸭两次皮下免疫接种,其保护率可达86%以上,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鸭舍的通风、环境干燥、清洁卫生,经常消毒,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土霉素、多黏菌素B及磺胺类药物等对本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雏鸭易感日龄,饮水中添加0.2%~0.25%的磺胺二甲基嘧啶或饲料中加入0.025%~0.05%的磺胺喹恶啉进行预防性用药,可预防本病或降低本病的死亡率;或土霉素按0.04%混入饲料连喂3~5天,能有效的控制发病和死亡。治疗时林肯霉素与青霉素联合皮下注射,用药前最好能做一下药物敏感试验。

小鹅瘟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以严重下痢和渗出性肠炎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鹅细小病毒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该病毒对鹅有偏嗜性,对其他的动物没有致病性。病毒存在于病雏鹅的肠道、脑、脾、肾、血液等脏器及组织中。

本病毒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极强,在冰冻状态下至少存活两年多,能抵抗氧仿、乙醚、胰酶等,在56℃3小时仍保持感染性。但病毒对2%~5%氢氧化钠、10%~20%的石灰乳敏感。

本病仅发生于鹅和番鸭,本病即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成年鹅感染后,可成为带毒者。病雏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饲料、用具、草地和环境等,通过消化道感染,很快波及全群。

发病日龄一般从4~5日龄开始,其易感性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5%~100%,在每年要全部更新种鹅的地区,本病的爆发与流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大流行后的一、二年内常不再流行。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自然感染潜伏期为3~5天。临床上可分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三型。

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和1周龄内雏鹅,发病突然,快速死亡。

急性型:多发生于l~2周龄雏鹅,或由最急性转化而来。具典型的消化系统紊乱和神经症状特征。主要表现为离群、嗜睡,两肢麻痹或抽搐;下痢,排灰白色或淡黄绿色、浑浊稀便;眼和鼻有多量分泌物,病鹅不时甩头,食道膨大有多量气体和液体。病程1~2天,多取死亡转归。

亚急性型:多见于2周龄以上雏鹅或流行后期发病的雏鹅,病程3~7天,部分能自愈。

特征病变在消化道,尤其是小肠急性浆液性-纤维素性炎症。剖检可见肠黏膜发炎、坏死,呈片状或带状脱落,与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栓子,质地坚实似香肠样。最急性型仅见小肠黏膜肿胀充血,上覆有大量淡黄色黏液。亚急性病例还可见肝、脾、胰肿大充血。

诊断及疫情报告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1.病原分离与鉴定:以无菌操作采取病雏的脾、肝及胰等组织磨碎后,加入灭菌生理盐水作成悬液,离心后再加双抗处理,然后接种于12~14日龄鹅胚中,如在接种后5~7天死亡的胚胎,见绒毛尿囊膜水肿,胎体充血、出血及水肿,心肌变性呈瓷白色,肝脏出现变性或坏死灶等即可诊断。如再用特异抗血清作中和试验,便可确诊。

2.血清学检查:可用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等。

小鹅瘟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用小鹅瘟疫苗免疫种鹅,是预防雏鹅不得小鹅瘟病的最好方法。种鹅接种疫苗的时间十分重要,最好在产蛋前一个月进行。

1.小鹅瘟活疫苗,每只注射1毫升,母鹅免疫后在21~270天内所产的种蛋孵化的小鹅具有抵抗小鹅瘟的免疫力。本疫苗雏鹅禁止使用。-15℃以下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2.小鹅瘟(雏鹅)活疫苗,无母源抗体雏鹅免疫后3天可产生免疫力。成年母鹅免疫后半个月到一年内所产的种蛋孵化的雏鹅具有一定抵抗小鹅瘟的免疫力。皮下或肌肉注射,1月龄以下雏鹅每只注射0.2毫升,1月龄以上的鹅每只注射0.5毫升,成年鹅每只注射1毫升。雏鹅和成鹅分别以2~3倍剂量饮水免疫。-15℃以下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0℃~4℃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

预防本病,种蛋、种鹅苗及种鹅均应购自无病地区。种蛋入孵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以防病毒污染。孵化场必须定期用0.5%~1%的复合酚消毒剂进行场地和用具器械等的消毒,特别是每批雏鹅出壳后。母鹅群在产蛋前一个月应进行一次预防注射。

发现本病,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扑杀病鹅和同群鹅,并深埋或焚烧。受威胁区的雏鹅可注射抗血清预防。污染的场地、用具等应彻底消毒。发病地区的雏鹅,禁止外调或出售。

鸡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鸡球虫寄生于鸡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内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原虫病,是鸡的常见且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发生于雏鸡,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寄生在家禽体内的主要是艾美耳属球虫。现在已经发现的就有九种以上,其中有两种对鸡的致病作用最严重:一种是盲肠艾美耳球虫,寄生在雏鸡的盲肠黏膜中,一般所指的盲肠球虫病;另一种是寄生在小肠黏膜的球虫,雏鸡和青年鸡均能感染。

各个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15~50日龄的鸡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高,成年鸡对球虫有一定的抵抗力。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凡被带虫鸡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和用具等,都有卵囊存在。鸡感染球虫的途径主要是吃了感染性卵囊。人及其衣服、用具等以及某些昆虫都可成为机械传播者。

饲养管理条件不良,鸡舍潮湿、拥挤,卫生条件恶劣时,最易发病。在潮湿多雨、气温较高的梅雨季节易爆发球虫病。

球虫虫卵的抵抗力较强,在外界环境中一般的消毒剂不易破坏,在土壤中可保持生活力达4~9个月,在有树荫的地方可达15~18个月。卵囊对高温和干燥的抵抗力较弱。当相对湿度为21%~33%时,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卵囊,在18~40℃温度下,经1~5天就死亡。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头卷缩,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黏膜贫血、苍白,逐渐消瘦,病鸡常排红色葫萝卜样粪便,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开始时粪便为咖啡色,以后变为完全的血粪,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可达50%以上。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粪便中带血液,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黏膜。

病鸡消瘦,鸡冠与黏膜苍白,内脏变化主要发生在肠管,病变部位和程度与球虫的种别有关。

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侵害盲肠,两支盲肠显著肿大,可为正常的3~5倍,肠腔中充满凝固的或新鲜的暗红色血液,盲肠上皮变厚,有严重的糜烂。

毒害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中段,使肠壁扩张、增厚,有严重的坏死。在裂殖体繁殖的部位,有明显的淡白色斑点,黏膜上有许多小出血点。肠管中有凝固的血液或有葫萝卜色胶冻状的内容物。

巨型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中段,可使肠管扩张,肠壁增厚;内容物黏稠,呈淡灰色、淡褐色或淡红色。

堆型艾美耳球虫多在上皮表层发育,并且同一发育阶段的虫体常聚集在一起,在被损害的肠段出现大量淡白色斑点。

哈氏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前段,肠壁上出现大头针头大小的出血点,黏膜有严重的出血。

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则肠管粗大,肠黏膜上有大量的出血点,肠管中有大量的带有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的紫黑色血液。

诊断与疫情报告

生前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或粪便涂片查到球虫卵囊,或死后取肠黏膜触片或刮取肠黏膜涂片查到裂殖体、裂殖子或配子体,均可确诊为球虫感染,但由于鸡的带虫现象极为普遍,因此,是不是由球虫引起的发病和死亡,应根据临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病理剖检情况和病原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