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使用疫苗防治球虫病,可解决抗药性问题,恢复球虫对已产生抗药性药物敏感性,减少药物残留,并可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对于蛋鸡和种鸡,经球虫免疫后不但能使体重和产蛋达标,还可提高鸡群均匀度,既降低成本又提高了产蛋率,顺应了绿色食品的潮流。
目前,世界上已注册的球虫苗有四种:美国的中熟系强毒活苗、加拿大的中熟系强毒活苗、英国的早熟系弱毒活苗和捷克的早熟系强毒活苗。我国使用的鸡球虫病三价活疫苗,系用柔嫩艾美耳球虫、毒素害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化卵囊通过化学、物理方法双重量处理致弱后,按适当比例混合制成。用于预防雏鸡球虫病,接种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2个月。经拌料或饮水免疫。2℃~8℃保存,有效期为9个月。
药物预防是当今切实可行的方法,可用的药物很多,现介绍几种:氯苯胍、克球粉、氨丙啉、球痢灵、麦杜拉霉素等。鸡舍要勤打扫,勤换垫草,保持通风干燥,鸡群不可过度拥挤,在球虫病流行季节,可以适当用药物预防,病死和鸡体必须焚烧或深埋,发现病鸡立即隔离,采取定期消毒等综合性防制措施。
1.氯苯胍,剂量为33ppm,混入饲料给药,在急性球虫病暴发时可用66ppm剂量,1~2周后改用33ppm。在鸡屠宰前5~7天停药。
2.氨丙啉,采用配合制剂(含20%盐酸氨丙啉,12%磺胺喹噁啉,1%乙氧酰胺苯甲脂),预防剂量为每吨干饲料加500克合剂(即含氨丙啉100ppm,磺胺喹噁啉60ppm,乙氧酰胺苯甲脂5ppm),连续饲喂。治疗剂量加倍连喂2周,再用半量喂2周。
3.球痢灵,预防剂量为125ppm,治疗剂量为250ppm。
禽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症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是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鸭、火鸡、鸡和其他鸟类的一种以淋巴网状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疾病。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但病毒污染疫苗后导致的免疫抑制可加重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逆转录病毒,它可以在-70℃长期保存而不降低活性。在4℃下病毒比较稳定,在37℃下20分钟后传染力丧失50%,1小时后丧失99%。感染的细胞加入二甲基砜后可以在-196℃下长期存在。
主要侵害鸭、火鸡和鸡等禽类。传染源为患病鸭,可从口、眼分泌物及粪便排出病毒,通过水平传播使易感禽感染,也可发生垂直传播。雏鸭较成鸭易感。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病例死亡很快,除精神委靡外很少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就发生死亡。慢性病例体质意弱,生长迟缓或停顿,羽毛稀少,全身性贫血。个别鸡表现运动失调、肢体麻痹等。
本病毒群可引起三种类型的病变,即内脏增生型、神经增生型和坏死病变型。
内脏增生型: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脾脏其次是肠道。肝肿大,表面有斑驳状白色的增生性病变。脾脏肿大显著,表面也有增生性病变,有时有坏死性病变。肠道病变主要是肠壁增生性变厚,有网状细胞性浸润区和坏死性病变。
神经增生型:在肝脏细胞浸润区,经常见到浸润细胞沿神经纤维排列,有的神经水肿,并发生分离现象。
坏死病变型:主要见于脾脏,还有大区域性出血。其次是肠道上皮组织坏死,上皮细胞脱落,并残留有溃疡灶,有时延伸到肌层。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1.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分离病毒时可将组织悬液、全血、血浆或其他接种物接种到易感的组织培养物上。一般说来,细胞性接种物优于无细胞接种物,因为前者通常比后者含有较高的病毒滴度。用这种方法分离到的病毒可在实验动物上复制出典型疾病或进一步做包括中和试验在内的血清学分析鉴定。只要能排除白血病/肉瘤群或淋巴组织增生殖症病毒的感染,接种的培养物上产生C型病毒颗粒和存在逆转录酶也有诊断价值。
2.血清学诊断:用含有抗体的参考血清作琼脂筋胶沉淀素扩散试验可以测定待检血清中的病毒抗原。抗体试验对于查明鸡群,包括作为无特定病原而饲养的鸡群是否接触过病毒是非常有用的。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没有疫苗预防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只有采取一般性的防疫消毒和卫生管理措施。
注意将雏鸭、成年鸭、老龄鸭分开饲养。尽量圈养,如需放养,注意驱赶野鸭,不要让家鸭和接触,也不要鸭和鸡混群。发现病禽应及时采取隔离、扑杀措施,烧毁或深埋。对污染的禽舍要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炎
鸡病毒性关节炎又称病毒性腱鞘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鸡的一种传染病。以关节炎、腱鞘炎、腓肠肌腱断裂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禽呼肠孤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禽呼肠孤病毒属,有11个血清型,有的有致病性。本病毒对热稳定,对乙醚不敏感,对氯仿轻度敏感,对2%来苏儿、3%甲醛溶液有抵抗力,70%乙醇和0.5%有机碘可灭活病毒。
病鸡和带毒禽(病毒在鸡体内持续生存至少289天,并长期通过肠道排出)是重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鸡和带毒禽的消化道和呼吸道中。病毒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侵入机体,并在消化道、呼吸道复制,经血液向各组织器官扩散。病鸡在鸡群中既能经水平传染,又能经蛋垂直传播。鸡与鸡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均可发生水平传播,排毒途径主要经消化道,病毒通过粪便污染饲料、饮水,或污染孵化用的种蛋而传播。在生殖器官中有病毒存在,可经蛋垂直传播。
本病仅见于鸡,主要发生于肉鸡和肉蛋兼用鸡。各日龄的鸡均可发生本病,但临床上多见4~16周龄的鸡,尤其是4~6周龄期间。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为多发,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人工感染的潜伏期在1~11天之间,自然接触感染的潜伏期约为2周。
临床特征为趾曲肌腱和跖伸肌腱肿胀,在跗关节上部进行触诊或拔去羽毛观察均能发现。跗关节或肘关节腔中常有少量草黄色或带血色的渗出液。病鸡跛行,步样蹒跚。转为慢性时,腱鞘硬化和黏连,关节不能活动。
在跗关节、趾关节、跖屈肌腱及趾伸肌腱常可见到明显的病变。在病的急性期,可见关节囊及腱鞘水肿、充血或点状出血,关节腔内含有少量淡黄色或带血色的渗出物。慢性病例的关节腔内渗出物较少,关节硬固,不能将跗关节伸直到正常状态,关节软骨糜烂,滑膜出血,肌腱断裂、出血、坏死,腱和腱鞘黏连等。有时还可见到心外膜、肝、脾和心肌上有细小的坏死灶。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1.病原分离与鉴定:可选用肿胀的腱鞘、跗关节或胫股关节液、气管和支气管及肠内容物、脾脏等病料接种于5~7日龄鸡胚分离病毒;细胞培养,病毒能在原代鸡胚细胞、肾、肝、肺、巨噬细胞、绿猴肾、兔肾等多种细胞上生长,尤以2~6周龄原代鸡肾细胞或肝细胞培养物最合适,感染细胞可观察到包涵体;动物试验,由于病毒普遍存在于禽体内,因此需用分离到的病毒给1日龄或2周龄易感雏鸡做足垫内接种试验以证明分离物具有致病力。
2.血清学检查:最常用的有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
病料采集:以无菌棉拭子由胫,或将有水肿的滑膜用营养肉汤或细胞培养液制成10%悬液,也可取脾脏制备悬液,把处理好的病料放-20℃保存备用。
鸡病毒性关节炎为我国三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疫病常发地区可采用疫苗(活苗或灭活苗)免疫接种,因活疫苗会干扰马立克病疫苗的免疫,应制订正确的免疫程序。对于种鸡群,一般于1~7日龄、4周龄时各接种一次弱毒疫苗,开产前接种一次灭活疫苗。于对肉鸡群,多在1日龄时接种一次弱毒疫苗。弱毒疫苗多经饮水免疫,灭活疫苗的接种则经肌肉注射。在未确定当地病毒的血清型之前,一般可选用抗原性较为宽广的二价疫苗。
对本病尚无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法。饲养采用全进全出法。环境消毒可用0.5%的有机碘。杜绝经蛋传播,不从疫区购进种雏苗、种蛋,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是幼鸡的饲养管理。一旦发病,淘汰病鸡群,场地彻底清洁消毒,空置2~3周后再引进新的鸡群。
禽传染性脑脊髓炎
禽传染性脑脊髓炎又称流行性震颤,是由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雏鸡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以共济失调、头颈振颤和两肢麻痹、瘫痪为特征。产蛋鸡表现产蛋下降,蛋重减轻。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禽脑脊髓炎病毒属微RNA病毒科肠病毒属。病毒对乙醚、氯仿、胰酶、酸有抵抗力。
传染源为病鸡及带毒鸡。本病经消化道或通过种蛋垂直传播。感染动物为鸡,各种日龄鸡均可感染,但以2~3周龄鸡多发。雉鸡、鹌鹑和火鸡也可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经胚胎感染的雏鸡潜伏期为1~7天。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11天以上。
以嗜睡、头颈振颤、运动失调、肢体麻痹或瘫痪为特征。
病鸡不愿走动,强行驱赶常以两翅拍地、或以跗关节和胫关节着地行走。有的病鸡出现—侧或两侧眼球晶状体混浊或褪色,失明。
产蛋鸡表现产蛋量下降,蛋重变小。病鸡采食、饮水以及蛋壳硬度、颜色正常。
病死雏鸡一般无明显剖检病变,有时可见脑部轻度充血。
病理组织学病变特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非化脓性脑脊髓炎,出现大量由小淋巴细胞浸润形成的血管套,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中央染色质溶解,并出现轴突型变性。外周神经系统无病变。腺胃肌层和胰腺间质内淋巴滤泡呈灶状增生。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