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30344100000006

第6章 多种动物共患疫病(23种)(6)

实验室诊断:由于感染动物的血样和组织中病毒滴度很高,一般分离病毒没有困难。有许多细胞对裂谷热病毒敏感。细胞病变一般在24~48小时出现,极少数可延长至6天。病毒抗原最早可在接种后12小时用免疫荧光法在细胞培养物上检查出来。

裂谷热病毒还可通过用全血或组织悬液通过脑内或腹腔内接种小鼠的方式进行分离。不论哺乳或断奶小鼠都是敏感的,在表现出中枢神经失调后3~8天死亡。

分离到的病毒可用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鉴定。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方法有血液和组织病料分离病毒,用中和试验鉴别病毒,血凝抑制试验,蚀斑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血清学方法。

该病虽未列入我国农业部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但发生此病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为在流行地区和暴发期控制裂谷热,可采用弱毒疫苗用于免疫未孕牛和绵羊。灭活疫苗用于怀孕母畜和无裂谷热国家。灭活疫苗是将免疫原性好的裂谷热病毒在细胞中培养,将病毒以甲醛灭活,加入佐济增强其免疫性。要彻底地进行灭活苗的安全检验以确保没有残存的活病毒。活疫苗被认为可终身免疫。单独注射灭活疫苗免疫期可持续6~12个月。

目前普遍应用弱毒疫苗,这是经小鼠和鸡胚连续传代而培养的减毒株。但这种疫苗不宜用于孕羊。免疫母羊所生的羔羊,具有长达3~6个月的被动免疫性,此时注射弱毒疫苗,不能产生良好的主动免疫性。公羊在接种弱毒苗后,可能发生短期的精子活力下降,所以通常是在配种前1个月进行疫苗接种,每年接种1次。牛接种弱毒苗后2年,还有一定程度的免疫性。

在进境动物中一旦检出该病,对阳性动物作扑杀,销毁处理。同群动物在隔离场或其他指定地点隔离观察。

牛瘟

牛瘟是由牛瘟病毒引起的偶蹄类特别是牛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俗称“烂肠瘟”、“胆胀瘟”。以突然发生,高热稽留,病程短促,致死率高,消化道黏膜有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牛瘟病毒是副黏病毒属的RNA病毒。

牛瘟病毒为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病毒,多形性,有囊膜,大小为120~30纳米,是对乙醚敏感的RNA病毒。该病毒抵抗力不强,60℃即很快失去传染性,病牛皮在日光下48小时即无害;但在冰冻组织中可存活1年以上。普通消毒药如石炭酸、石灰乳等均易将病毒杀死,但在甘油中稳定。

本病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感染牛只。本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多在冬春季节发生,且常以流行方式传播。主要以直接接触转播,其感染的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染。本病发病急,传播快,往往在短期内引起大批牛只发病和死亡。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4~6天,最多15天。病牛往往体温突然升高,第二天可达41~42℃,经1~2天,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眼结膜高度潮红,眼睑肿胀流泪,流鼻涕。鼻孔黏膜潮红、鼻镜龟裂并有棕黄色痂皮。口腔黏膜病变具特征性,初涎液增多,黏膜潮红,不久在口角、齿龈、颊内和硬腭黏膜表面出现灰白色粟粒大突起,该突起初硬后软,好像在黏膜表面撒了一层麸皮;其后这些小突起相互融合、坏死脱落后形成边缘不整齐的红色烂斑,严重者形成溃疡。在体温下降时,病牛剧烈腹泻,粪便带血或混有坏死脱落的肠黏膜碎片、恶臭。病牛消瘦迅速,一般经8~10天死亡。

牛瘟主要的特征性病理损害在消化道。除症状中所述口腔黏膜有红斑、结节、溃疡外,剖检时咽与食道可见到同样的损害。瘤胃和办胃黏膜上也有出血和烂斑。腺胃黏膜呈砖红色、暗棕红色或暗紫色,尤其在幽门部。回盲瓣出血,小肠与大肠黏膜潮红,有时可见点状或条状出血。呼吸道黏膜、阴道黏膜都有与口腔黏膜类似的病变。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流行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可提出有价值的证据,其临床诊断要点为:发病迅猛、发热,口腔黏膜糜烂,重剧腹泻;消化道黏膜出现出血纤维素坏死性炎症。确诊尚需病毒的分离鉴定。

动物接种是检出病毒最敏感的方法之一,即将抗凝血或组织悬液接种于易感牛和疫苗免疫牛,若病料中有牛瘟病毒,则易感牛在2~10天内有反应,而疫苗免疫牛无反应。

此病列入我国一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已被消灭。

疫苗与防治

许多国家首先应用牛瘟疫苗将牛瘟发病率降低到零,然后遵循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途径,以便使其无牛瘟状况得到国际组织的承认。为此,都用被动和主动的临床及血清学监测取代牛瘟年度免疫。局部强化免疫仅用于紧急状态。

组织培养牛瘟疫苗(TCRV)毒力稳定,其坚强免疫力可持续数年,是目前世界上应用广泛的疫苗。

牛瘟兔化弱毒疫苗,除牦牛、朝鲜种牛及易感染地区的牛不易使用外,其他品种的牛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即含有组织毒0.1克。

牛瘟兔化绵羊弱毒疫苗,适用于牦牛、犏牛、朝鲜种牛及他品种的黄牛,一律肌肉注射1毫升,即含有组织毒0.1克。

牛瘟山羊化兔化弱毒疫苗,适用蒙古黄牛,肌肉注射2毫升,即含有组织毒0.2克。

我国己消灭了牛瘟,这是我国在疫病防制上取得的显著成绩之一,世界公认。一般对牛瘟不进行治疗。防制上,必须加强防范,密切注意疫情动态,加强检疫检验,防止该病传入我国。

旋毛虫病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形线虫的幼虫寄生于猪的肌肉中所引起的一种线虫病。除锗感染外,犬、猫、鼠、兔、狐狸、狼等也可感染,还可感染人。为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病原及流行病学

旋毛虫成虫和幼虫阶段,都寄生于同一个体上。但是虫体的发育和继代,需要更换宿主。成虫寄生于宿主的小肠里,也称为肠旋毛虫,雄虫长为1.4~1.6毫米;雌虫长为3~4毫米。虫体前细后粗,生殖器官为单管型。雄虫无交合刺,雌虫阴门位于食道部中央。雌虫在感染后第5~10天即能产幼虫。幼虫钻入肠壁,经血液和淋巴系统进入全身横纹肌中生长,逐步蜷缩成螺旋状,称为肌旋毛虫。由肌旋毛虫的机械性的和代谢产物的刺激,周围形成包囊,约于感染后一个月内完全形成。包囊形成后6~7个月就开始钙化,但幼虫在钙化的包囊内仍能存活很久,可保持感染能力数年,甚至25年之久。

宿主因摄食了含有包囊幼虫的动物肌肉而感染,包囊在宿主胃内释放出幼虫,幼虫进入十二指肠和空肠,经两昼夜发育到性成熟。交配在黏膜内进行,交配不久后,雄虫死亡,雌虫钻入肠腺中发育,也有在淋巴间隙中发育的,雌虫在肠黏膜中的寿命不超过5~6周。产出的幼虫,带到身体各部位,但是幼虫只有在横纹肌中才能发育。以活动频繁的膈肌、舌肌、肋间肌和咀嚼肌寄生较多。包囊幼虫可存活数年至25年。旋毛虫分布于世界各地,宿主包括猪、狗、鼠、猫等49种动物,人也是其宿主之一。许多昆虫如蝇蛆和步行虫,都能吞咽动物尸体中的旋毛虫包囊,并能使包囊的感染力保持6~8天,故成为易感动物的感染源。猪感染本病可能是吃到已感染的死老鼠等动物尸体、生肉屑,或吃到含有幼虫包囊的蝇蛆、步行虫等。包囊内幼虫抵抗力强,盐渍或烟熏不能杀死肌肉深部的幼虫,在腐败的肉里能活100天以上。人感染旋毛虫与吃生猪肉或食用腌制与烧烤不当的猪肉制品有关。此外,切过生肉(有旋毛虫包囊)的菜刀、砧板污染了其它食品,也可引起感染。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旋毛虫致病作用分为成虫对肠道和幼虫对肌肉两方面的病理作用。在形成成虫和产幼虫时,主要引起肠炎、腹泻,严重时便内带有血液,造成肠黏膜增厚、水肿和斑性出血。感染后2~3周大量的幼虫侵人横纹肌使肌纤维严重破坏。受虫体影响的部位,表现为肌纤维水肿、横纹消失、肌细胞坏死、崩解。动物表现为体温升高、肌肉酸痛,同时出现咀嚼、吞咽和呼吸困难。猪在临床上表现有呕吐。腹泻和肠炎症状,后期有疼痛、麻痹、运动障碍、声音嘶哑及消瘦水肿等症状。

旋毛虫寄生部位的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或浅表溃疡。心肌呈充血、水肿改变,有淋巴细胞、嗜酸细胞浸润,并可见心肌纤维断裂和灶性坏死。骨骼肌以舌肌、咽肌、胸大肌、腹肌、肋间肌、腓肠肌受累最明显表现为间质性肌炎、纤维变形及炎性细胞浸润等。长久则可发生肌纤维萎缩。此外在肝、肾可见脂肪变形或浊肿胀改变。如侵及其他脏器则可造成相应的损害。

诊断与疫情报告

旋毛虫所产幼虫不随粪便排出。生前诊断用皮内反应或沉淀反应检查。动物旋毛虫的诊断主要靠死后肌肉组织作压片检查或用胰蛋白酶消化法检查虫体。压片法是将动物的隔脚肌肉割取一小块肉样,去除肌膜和脂肪,用弯剪剪取24个麦粒大小的肉粒,用旋毛虫检查法玻璃压片镜检,或放在旋毛虫投影仪下检查,发现有旋毛虫包囊及虫体,即诊为阳性。

旋毛虫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尚无可适用的疫苗。

国内外对旋毛虫病免疫的机制等均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旋毛虫成虫和幼虫均具有抗原性。动物感染旋毛虫后,可产生显著的对抗再感染的免疫力,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血清免疫球蛋白内存在抗旋毛虫成虫和幼虫的抗体,其中抗成虫抗体于感染后15天出现,对肠道感染有部分免疫力;抗幼虫抗体则出现较晚,于感染后30天出现,对肠道期感染无保护性,但可在幼虫天然孔形成沉淀,从而减弱虫体的活动,它可使60%的幼虫降低感染性。攻虫感染后,肌肉内的幼虫数可降低96%。

旋毛虫最有效的抗原存在于感染性幼虫成虫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感染动物的血液和尿液亦有旋毛虫的代谢抗原存在。以这种抗原接种于动物,对以后再感染具有保护力,接种经X线辐射处理的幼虫,可使动物免疫。幼虫制成的抗原,经肠外途径给予也可使动物免疫。

加强肉品卫生检验,杜绝含旋毛虫的病肉上市,防止人感染旋毛虫病。屠宰检疫发现本病时,应将肉尸及其内脏一律销毁或无害化处理,严格消毒屠宰场地和一切工具、用具等。大力扑灭饲养场、屠宰场内的鼠类。提倡熟食,改变食生肉的习惯,避免食未熟肉。

猪旋毛虫病可用丙硫苯咪唑进行治疗,按100千克体重200毫克计算总剂量,以橄榄油或流动石蜡按6:1配制,分两次深部肌肉注射,间隔2天,效果良好。

人体旋毛虫病的治疗,目前多采用噻苯咪唑,效果良好。剂量按25~40毫克/千克体重,分2~3次口服,5~7天为一疗程,可驱杀成虫及肌肉内幼虫。

土拉杆菌病(野兔热)

土拉杆菌病又称野兔热,是一种主要感染野生啮齿动物并可传染给家畜和人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体温升高,淋巴结肿大,脾脏和其它脏器点状坏死变化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