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综合症
白斑综合症是由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引发对虾的一种综合性病症。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主要对虾体的造血组织、结缔组织、前后肠的上皮、血细胞、鳃等系统进行感染破坏。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主要有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日本对虾杆状病毒、系统性外胚层和中胚层杆状病毒及白斑杆状病毒等。病毒粒子为杆状,包含双链DNA。斑节对虾、日本对虾、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等都能因感染而患病,甚至病重造成死亡。
白斑病主要是水平传播,经口感染,即由于病虾把带毒的粪便排入水体中,污染了水体或饵料,那么健康的虾吞食后也被感染,或健康的虾吞食病虾、死虾后感染,或使用发病池塘排出的污水而感染等。白斑病病程急,一般虾池发病后2~3天,最多也不过7天可使全池虾死亡。病虾小者体长4厘米,大者7~8厘米以上。因此对对虾早期白斑病的确切诊断至关重要。
白斑病也常引发弧菌病,使病虾死亡更加迅速,死亡率也更大。发病前期水体理化因子变化较大,pH值在一天中的变化甚至超过0.5,水体的透明度较小,有机物的耗氧量较大。
临床病症及病理变化
患白斑综合杆状病毒的病虾一般表现为停止摄食,行动迟钝,体弱,弹跳无力,漫游于水面或伏在池边,或在池底不动,很快死亡。病虾体色往往轻度变红或暗红或红棕色,部分虾体的体色也不会改变。发病初期可在头胸甲上见到针尖样大小白色斑点,数量不是很多,需注意观察才能见到。并且可见对虾肠胃还充满食物,头胸甲不易剥离。病情严重的虾体较软,白色斑点扩大甚至连成片状。有严重者全身都有白斑,有部分虾伴肌肉发白,肠胃也没有食物,空空的,用手挤压甚至能挤出黄色液体,头胸甲很容易剥离。
病虾的肝胰脏肿大,颜色变淡且有糜烂现象,血凝时间长,甚至不会产生血凝。
诊断与疫情报告
白斑病的诊断从外观症状即可初步确诊,也可通过目前常用的基因核酸探针的方法进行诊断是否携带病毒。做到尽早预防或采取正确的防治处理方法。
白斑综合症列入我国一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无商品疫苗。马来西亚大学一位教授研发出了对下白班综合症病毒疫苗,正在做商业化前的最后鉴定。国内目前有关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大多围绕诱导产生高效免疫应答能力的囊膜蛋白进行免疫接种方式来展开。
由于白斑病毒的来势较快,感染率较高,死亡率较大,因此,对白斑病的预防工作尤为重要。首先要做好养殖池塘的清淤、消毒及培水工作。其次要选择健康无病毒的虾池进行放养。第三,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水质及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保持水体的相对稳定。第四,投喂营养全面的颗粒饲料。第五,坚持巡塘,定期检查,正确诊断,积极治疗。养殖过程中一般采用益水宝、高能氧、亚硝酸盐降解灵等。保持水体的相对稳定,采用二溴海因、强克101等进行池塘消毒,杀灭抑制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饲料中添加维C、免疫多糖、生物酶添加剂等提高虾体的免疫力,改善肠胃的微循环;同时添加对虾病毒净、中鱼尼考等抗菌药物控制虾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发病虾池的控制方法。采用高能氧全池泼洒,其用量为百万分之0.1~0.2,2小时后采用强克101进行全池泼洒,共用量为百万分之0.2,第二天再次泼洒强克101,用量同前,第三天泼洒二溴海因,其用量为百万分之0.2(注意:每次泼洒消毒剂需开动增氧机,尤其是泼洒强克101后更须如此)。第六天起全池泼洒益水宝,用量为百万分之0.5,在外用药物的同时,须在饲料中添加部分药品及添加剂,通常每公斤饲料添加中鱼尼考1.5克、维生素C2克、免疫多糖4克、水产用利巴韦林0.5克及生物酶2克,须连续投喂5~7天。
草鱼出血病
草鱼出血病是由呼肠弧病毒引起当年草鱼鱼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这是一种流行广,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极高的一种疾病。对草鱼鱼种的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毒的个体极小,呈颗粒状,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病毒为20面体的球形颗粒,直径为65-72纳米,具双层衣壳,无囊膜,为双链RNA类型病毒。这种病毒寄生在鱼体组织细胞中,具有很强的抗药性,所以难以用药物治疗。
人工感染健康的草鱼,从感染到发病死亡,约需4~15天,一般是7~10天。
从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大草鱼也患病。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可达70%~80%以上,往往造成大批或整体草鱼鱼种死亡。青鱼也可感染。鲢、鳙、鲤鱼种,无论在鱼池内与草鱼鱼种混养,或在人工感染条件下,都未发现患出血病的情况。
一般在6月下旬到9月底10月上旬仍有流行,长的可持续于整个鱼种培育阶段,8月份为流行高峰季节。
水温在20~30℃时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在浅水塘,高密度草鱼,单养池发病常为急性型,来势猛快,发病后2-3天内即出现大批死亡,10天左右出现死亡高峰,2~3周后,池中草鱼有部分死亡。在稀养的大规格鱼种池或混养的池发病常为慢性型,病情发展缓和,每天死亡数量并不明显,但病程较长,常可持续到10月份。此病如遇到恶劣天气,大多为急性型。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患病初期,病鱼食欲减退,体色发黑,其头部先发黑,有时可见尾鳍边缘褪色,好似镶了白边,有时背部两侧会出现一条线白色带,随后病鱼即表现出不同部位的出血症状。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有时眼球突出。病鱼体色发暗,微带红色。病症主要有三种类型:“红肌肉”型,撕开病鱼的皮肤或对准阳光或灯光透视鱼体,可见皮下肌肉充血现象,有全身充血和点状充血;“红鳍红鳃盖”型,病鱼鳍基、鳃盖充血,常伴有口腔充血;“肠炎”型,病鱼肠道充血,常伴随松鳞、肌肉充血。
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斑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会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这是鳃带贫血,发白而呈“白鳃”;肠壁充血和出血而呈鲜红色,肠内无食物;肠系膜及共周围脂肪、鳔、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或“白丝”;个别情况下,鳔及胆囊呈紫红色,当肌肉出血严重时,肝、脾、肾的颜色常变淡。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临诊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但要注意以肠出血为主,草鱼出血病和细菌性肠炎病的区别。活检时出血病的肠壁弹性较好,肠壁内黏液较少,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细菌细胞及成片脱落的上皮细胞;而肠炎的肠壁弹性较差,肠腔内黏液较多,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黏液和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红细胞较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灵敏、准确、特异,可用于早期诊断。
草鱼出血病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已有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对草鱼进行腹腔注射免疫。当年鱼种注射时间是6月中下旬,当鱼种规格在6~6.6厘米时即可注射。每尾注射疫苗0.2毫升,一冬龄鱼种每尾注射1毫升左右。经注射免疫后的鱼种,其免疫保护力可达14个月以上。同时还可用浸泡疫苗进行浸泡免疫。
草鱼出血病的病毒可以通过水来传播,患病的鱼和死鱼不断释放出病毒,加上该病毒的抗药性强,就造成药物治疗的困难。目前比较有效的药物预防方法:
1.每100千克鱼用克列奥-鱼复康50克拌饲料投喂,1天1次,连喂3~5天。在发病季节(7~9月)还可每月用该药2个疗程,每个疗程连用3天,对预防出血病有效。
2.在发病季节,每667平方米水面,水深1米,每次用15千克生石灰溶水全池泼洒,每隔15~20天泼洒1次,也有一定预防效果。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是由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引起养殖鳜鱼大量死亡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
病原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它属于虹彩病毒科的病毒。病毒颗粒直径约125微米~145微米,有包膜,切面为六角形、二十面体。成熟病毒核壳体约85微米~95微米,包膜厚度约15微米~21微米,核壳体与包膜间的非电子致密区约25微米~29微米。病毒基因组为双链DNA。
该病主要危害鳜鱼,流行季节是5~10月,7~9月为发病高峰期。气候突变和气温升高、水环境恶化是诱发该病大规模流行的主要因素,该病在水温25~34℃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温度为28~30℃,20℃以下呈隐性感染。危害各种大小的鳜,不仅可以水平传播,而且可垂直传播,鳜在10天内死亡率高达90%左右。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嘴张大,呼吸加快加深,失去平衡;部分病鱼体变黑,有时有抽筋样颤动。病鳜体表、口、鳃盖等部位充血;大部分鱼鳃贫血,鳃呈苍白色。
常伴有腹水,肝脏肿大出血,胆囊肿胀,脾脏、肾脏坏死;肠内充满黄色黏稠物;心脏淡红色。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症状结合流行情况可初步诊断,确诊须将病变组织进行超薄切片,电镜检查到有大量六角形的病毒颗粒。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尚无商品疫苗。广东中山大学公开了一种鱼类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及其制备方法,该疫苗是一种重组蛋白疫苗,可以抑制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对鱼体的感染,使水产鱼类可以健康生长,减少水产业在疾病方面的损失,增加水产产量和效益,同时避免DNA疫苗所存在的弊端。
预防在于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健康养殖,保持水质优良,提高鱼体抗病力。还可注射多联灭活细胞苗。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防治主要是加强平时的消毒工作,流行季节注意控制放养密度,适当稀养,投喂适口饵料鱼,增强鱼体抗病能力。
锦鲤疱疹病毒病
锦鲤疱疹病毒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由于该病毒造成病鱼的死亡率极高,疫情难以控制,已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为需要向OIE申报的病毒之一。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由疱疹病毒(KHV)引起。属于疱疹病毒科,是双链DNA病毒,有囊膜,与其同科的CHV、CCV之间有免疫交叉反应。
仅感染鲤和锦鲤,并导致80%~100%的死亡率。金鱼、草鱼等混养的鱼不感染。发病高峰水温为22~28℃。病鱼感染后发病快,在1~2天内死亡。该病毒的最适培养温度是21℃,只对锦鲤细胞系敏感,能够产生细胞病变。
临床症状
病鱼停止游泳,皮肤上出现苍白的块斑与水泡,鳃出血并产生大量黏液或组织坏死,鳞片有血丝,鱼眼凹陷。患病鱼在1~2天内就会死亡。临床症状同许多普通细菌与寄生虫感染的症状相似,所以要特别注意。
诊断与疫情报告
由于该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疾病,目前尚无标准的检测方法。可以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结合临床症状加以初步诊断。
锦鲤疱疹病毒病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目前还没有疫苗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禁止养殖走私苗种,加强锦鲤进口的检验检疫,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向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进行样品送检,在送检的过程中做好各项消毒工作,防止病原扩散。杜绝发病池塘和其他水体进行水交换,可以适量进水,禁止排水,防止病原扩散。对于人员、车辆及器具出入场进行严格管制,做好养殖区域人员和工具的消毒工作,用“金维碘”进行消毒。
在鱼类发病期,投喂适当药物,用“金维碘”进行全池消毒。用“净水宝”进行水质改良,降低环境对鱼体的刺激。
对已发病的池塘或地区首先进行封锁,在上级渔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全部进行扑杀。对发病死亡的鱼进行及时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控制和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
对池内的养殖动物不向其它池塘和地区转移,不排放池水,工具未经消毒不在其它池使用。禁止排水,做好养殖区域人员和工具的消毒,防止病原扩散。
刺激隐核虫病
刺激隐核虫病是海水鱼类养殖中的常发病害,特别是在养殖密度大、养殖品种单一、水质环境差、鱼的免疫功能下降的情况下,容易暴发刺激隐核虫病。该病一旦暴发,就极难控制,常常造成大规模的死亡和损失,对海水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刺激隐核虫又叫海水小瓜虫,是一种隶属隐核虫属、纤毛虫种的刺激隐核虫,寄生于海水硬骨鱼类的皮肤、鳃的上皮下,可引起鱼类的传染性疾病。刺激隐核虫生活史经过四个虫体变态阶段:滋养体、胞囊前期虫体、胞囊、幼虫。在低倍显微镜下清晰可见的是胞囊。
刺激隐核虫病是工厂化海水鱼类养殖中的常发病害。每年7~10月份,当水温在20℃以上时是该病的发病高峰期。工厂集约化海水经济鱼类养殖具有养殖密度大、品种单一、水体有机质含量高等特点,易造成养殖鱼类免疫功能下降,受到寄生虫感染,特别是大菱鲆等底栖群集鱼类,鱼体易被粗糙不平的池底划破受伤,增高其受寄生虫感染的机率。该病对海水鱼类养殖危害性较大,大菱鲆、牙鲆、石斑鱼、鰤鱼、尖吻鱼、红笛鲷、黑鲷、胡椒鲷、斑石鲷等常见经济鱼类均易感染发病,患病初期较难发现,故对该病的防治往往被养殖者忽视,而一旦得病后,病情发展迅速,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因此,平日应定期观察和镜检,一旦发现问题应马上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初期发病苗种的背部、各鳍上先出现少量白色小点,鱼体因受刺激发痒面擦池底、池壁、网衣或在水面上跳跃,中期鱼体体表、鳃、鳍等感染部位出现许多0.5毫米~1毫米的小白点、黏液增多,感染处表皮状充血、鳃组织因贫血而呈粉红色,随后迅速传染,严重时鱼体表皮覆盖一层白色薄膜。体表的这些小白点是虫体在鱼体表皮上钻孔,鱼受刺激分泌大量黏液和伴随表皮细胞增生产生白色的小囊包,由于虫体的破坏导致细菌的继发性感染;体表发炎溃疡,鳍条缺损、开叉,眼白浊变瞎,鳃上皮增生、鳃静脉性充血或部分鳃组织贫血。病鱼离群环游,反应迟钝,食欲降下,最后因身体消瘦,运动失调衰弱而死。
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鳃小片变形,毛细血管充血,呼吸上皮细胞肿胀、坏死;黏液细胞增生,分泌亢进。解剖可见肠道充血并充满白色黏性分泌物。
诊断与疫情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