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虫体。患病初期取鳞片放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鳃丝之间有虫滋养体,呈黑色圆形或椭圆形团块,有的还在作旋转运动。患病后期取鱼体表黏液做水浸片,在显微镜下可看到许多旋转运动的虫体;或将有小白点的鳍条剪下放在盛有海水的白磁盘中用解剖针轻轻将白点的膜挑破,如看到有小虫体滚出、在水中游动即可确诊。
诊断上应注意刺激隐核虫病和黏孢子虫病的区别。患刺激隐核虫病的鱼体体表白点为球形,大小基本相等,比油菜籽略小,体表黏液较多,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隐核虫游动;相反,患黏孢子虫病的鱼体白点大小不等,有的呈块状,鱼体黏液很少或没有,观察不到虫体游动现象。
刺激隐核虫病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没有疫苗。
刺激隐核虫有胞囊保护,对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能力很强,生产中治疗该病比较困难,故平时养殖管理应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方针,加强预防措施,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鱼苗放养前,养殖池要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严格消毒,彻底杀灭池中残存刺激隐核虫的胞囊。
2.放养密度不宜太大,根据养殖鱼类生长情况,及时合理分池防止病害水平传播。
3.高温发病季节注意加大水交换量,定期泼洒消毒剂,保证水质清洁、溶氧充足。
4.养殖过程中定期洗刷养殖池、坚持认真清扫池底,保证池底整洁。养殖用具比如刷子和捞网等定期消菌,专池专用。
5.投喂高质量全价饲料、定期补加维生素E、维生素C,加强营养提高鱼体抗病力。
6.进水口安装过滤网,过滤掉杂鱼、虾和水草杂物,以防刺激隐核虫胞囊随之带进养殖池。
7.清池、分池等日常操作应避免鱼体受伤,操作后要用抗生素进行药浴,以防出现伤口被病原菌继发感染。
8.养殖过程中发现死鱼及时捞出,查明原因后及时采取对应措施。
9.高温发病季节来临之前,可进行药浴预防,经常进行镜检,发现此病要及时治疗。
治疗方法
①用0.25~1.0克/米3硫酸铜,浸泡4~8天。②用0.2~0.7克/米3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浸泡4~8天。③用100~200毫升/米3福尔马林溶液,浸泡2小时,每晚一次,连用4~6天。④用40~60毫升/米3福尔马林溶液结合抗菌素药,浸泡4~6天。⑤用药剂量和时间,要视不同鱼的忍受程度进行调整。通过对刺激隐核虫病的治疗,对其它纤毛虫类和细菌性疾病也起到一定的杀灭和抑制作用。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病又称出血病,是危害淡水鱼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鱼水域类别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主要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
本病是淡水养鱼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由于此病的流行范围很广,发病鱼种类较多,特别是多呈急性流行,发病后死亡率高等特点,最初称之为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本病在全国各地都有流行,主要危害鲢、鳙、鲤、鲫、团头鲂、白鲫、黄尾鲴、鲮等鱼。主要危害一月龄以上的鱼,但近年来已扩大到2月龄的鱼种。池塘混养中最早发病的是鲫、白鲫或鲢,随后为团头鲂和鳙,以28~32℃水温时为高峰。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早期,病鱼的口腔、颌部、鳃盖、眼眶、鳍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肠道内尚见少量食物。随着病情发展,充血现象加剧,肌肉呈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
腹腔内有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充气,无食物。有的鳃灰白色,有少量紫色,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结合剖解病理变化可作出进一步诊断。用点酶法检测嗜水气单胞菌毒素,该方法敏感性高(可检出的嗜水气单胞菌毒素的最低水平为95纳克/毫升,比溶血试验的敏感性高出40倍),重复性好,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可同时检测大量样本,在3~4小时内即可得出结果。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病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苗种用全菌苗,或毒素苗进行免疫,确保放养健康鱼苗。
1.冬季除去池底过多淤泥或进行晒、冻及翻动底泥,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精进行消毒。
2.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泼洒生石灰,及时加注新水,改善水质,尽量做到少投多餐,投喂一些天然饲料及优质饲料,不喂变质、有毒饲料。在食场周围定期泼洒漂白粉精进行消毒,提高鱼体的抗病力。
3.加强巡塘工作,发现病鱼及时捞出深埋。在该病流行季节前,用显微镜检查一次鱼体,杀灭体外寄生虫,做到发现病情及时防治。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
①使用生石灰,干水清塘,水深5~7厘米,每亩用生石灰60~70千克;或用带水清塘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25~150千克,15天后放鱼入池。
②漂白粉:水深1米,每亩用13.5~15千克。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每立方米水用5~10克,间隔1天后放鱼入池。注意:放苗前先试水。
(2)水体消毒:全池泼洒。
①生石灰,每亩水深1米的水面用15~20千克。
②漂白粉(有效氯30%)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
③二氯异氰脲酸钠(有效氯84%)每立方米水体用0.3克。全池泼洒“鱼菌清”。
④漂白粉精(有效氯65%)每立方米水体用0.4~0.8克。
(3)内服
①氟哌酸。每千克鱼体重,每天用本品10~20毫克,拌料投喂。
②土霉素。每千克鱼每天用50毫克拌料投喂,连用3~5天。
③商品药如“强克”系列药物,拌料投喂2~4天。疗效显著。
④氨苄西林钠2克/千克鱼体重+黄芪多糖3毫升/千克鱼体重,拌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5天;聚维酮碘(PVP-I)20毫克/千克鱼体重+中药粉剂(板蓝根、贯众五倍子等)1.5克/千克鱼体重,连用7天。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是由诺达病毒感染而致海水鱼类的一种神经性传染病。患病鱼常表现出游泳异常,身体失去平衡等典型神经性疾病症状。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诺达病毒科β诺达病毒属。诺达病毒科是一类细小RNA病毒,病毒粒子呈20面体结构,大小为25微米~30微米,病毒大小常因感染的种类不同而不同,是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病毒由衣壳和核心两部分组成,无囊膜。
此病毒耐受性极强。对氯仿有相当的耐受性。在50℃下热处理30分钟仍有活性,60℃失去活性。在自然干燥条件下至少可维持40天的活性。在直射阳光下曝晒8小时仍有活性。在海水中至少可维持活性60天以上。
仔鱼和稚鱼易受感染,病死率达90%以上,甚至100%,成鱼也可受害。病毒可通过垂直和水平两种途径传播。受感染的鱼类大都是海水鱼类,包括鳗鲡目、鳕形目、鲈形目、鲽形目和纯形目5个目17科的40多种鱼类。
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海水鱼类发现了此病毒,到目前为止,除非洲之外,其他各大洲均有相关报道。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患病鱼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游泳不协调,螺旋状游泳或急促游泳等典型神经性疾病症状,还伴有眼和体色异常,食欲下降,生长缓慢等现象。条石鲷和斑石鲷常表现为活力差,漂浮于水面或横转,不摄食,空胃,鳔膨胀。病鱼体弱,顺水漂浮,外观鱼眼发青,数日全部死亡。
脑组织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中枢神经系统空泡和坏死,通常前脑损伤程度比后脑和脊髓要严重。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和脊髓神经节的神经元出现空泡。患病鱼最典型的组织坏死特征是脑灰质细胞胞浆内出现空泡。脑细胞胞质中有嗜碱性的包涵体,其大小因不同鱼类有所不同,而点带石斑鱼的包涵体大小不一。
诊断与疫情报告
通过观察鱼的摄食情况、活动状态、游泳情况、生长速率及体色变化等进行初步判断。
可依据病理组织检查,取可疑鱼的脑网膜组织细胞或视网膜做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有无神经组织坏死、大型空泡。或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有无病毒包涵体。也用荧光抗体测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检测等方法进行快速诊断。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该病无疫苗和有效治疗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
1.选择健康无病毒的亲鱼进行苗种培育,可用PCR法检测亲鱼的生殖腺,并检测产卵前亲鱼血浆中的抗体水平。
2.消毒受精卵可有效地灭活卵表面的病毒,以20毫克/升的有效碘处理15分钟,或用50毫克/升的有效碘处理5分钟,也可用臭氧处理过的海水洗卵3~5分钟。
3.对育苗室、育苗池和器具进行消毒处理。由于病毒对干燥和直射光有很强的耐受力,所以推荐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对该病毒有效的消毒剂主要有卤素类、乙醇类、碳酸及pH值12的强碱溶液,如用次氯酸钠50毫克/升处理10分钟。
4.及时捞出死鱼深埋,并进行池水消毒。
斑点叉尾鮰病毒病
斑点叉尾鮰疱疹病毒病是由疱疹病毒I型感染引起斑点叉尾鮰的鱼苗、鱼种大批死亡,腹部膨大,眼球突出,鳍基、腹部和尾柄处出血的一种鱼病。流行于北美地区,是口岸检疫对象之一。
病原及流行情况特点
鮰疱疹病毒I型,属疱疹病毒科,通称斑点叉尾鮰病毒。20面体,162个壳微粒,双股脱氧核糖核酸,有囊膜的病毒颗粒,直径为175~200纳米,负染的衣壳直径95~105纳米,病毒仅能在云斑叉尾鮰上皮样细胞株(BB)、CCO、KIK细胞株上复制生长,具宿主细胞特异性。易感细胞产生合胞体,随后核固缩、溶解。病毒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5~30℃。病毒对乙醚、氯仿、酸、热敏感,在甘油中失去感染力。-20℃冷冻后解冻3次,每次将失去1/4~l/2侵染力。病毒在含有10%血清,pH为7.6~8.0培养液中,-75℃以下保存时间最长。25℃时,病毒在池水中能生长2天,在曝过气的自来水中生活11天。4℃时,病毒在池水中能存活近1个月,在曝过气的自来水中生活近2个月。病毒在池底淤泥中迅速失活。病毒只有1种血清型。
斑点叉尾鮰疱疹病毒病旱在20纪60年代就在美国流行,该病现已在北美地区流行。自然暴发病仅仅是斑点叉尾鮰的鱼苗和鱼种。人工注射病毒可以使白叉尾鮰、长鳍叉尾鮰、斑点叉尾鮰与长鳍叉尾鮰杂交种患病,口喂及浸浴则不患病,病毒对宿主有很强的选择性。流行适温为28~30℃,在28℃时l4天内死亡达94%,19℃时死亡率仅14%。人工感染后,肾脏在24小时分离到病毒,肝脏及肠则需在70小时分离到病毒,脑在96小时才分离到病毒。人工感染鱼苗,水温25~30℃,在l周内出现症状。水温低,则症状出现较慢。斑点叉尾鮰成鱼带有病毒是传播源,带毒鱼可能通过尿排毒,易感鱼可能由鳃感染。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斑点叉尾鮰疱疹病毒病主要危害当年鱼,水温在25℃以上会突然发生较高的死亡率,7~10天内大多数鱼暴发流行,属急性型。病鱼中通常有20%~30%的鱼尾向下、头浮在水面。有些鱼尤其在惊动时常出现痉挛式旋转游动。临死前病鱼反应迟钝,侧卧。病鱼的鳍基部(尤其是腹鳍基部)、腹部和尾柄处出血,腹部膨大,眼球突出,有时肛门突出。鳃苍白,有些病鱼的鳃出血,腹腔内有黄色或淡红色液体,内脏通常贫血,消化道内通常无食物,肠道内有淡黄色黏液样物,脾脏通常肿大变黑,肾脏、肝脏、胃肠道、脾脏、骨骼肌出血,或有淤斑。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确诊需采用血清中和试验、荧光抗体技术、脱氧核糖核酸探针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聚合酶联反应和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等。
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目前尚无商品化疫苗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预防。
1.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严禁在加水时带入野杂鱼。
2.发病地区,养殖对斑点叉尾鮰疱疹病毒病有抵抗力的长鳍叉尾鮰和斑点叉尾鮰杂交种、白叉尾鮰、长鳍及尾鮰等。
3.将水温降低到20℃以下,可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
4.人工免疫。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要求水源、引入饲养的鱼卵和鱼体不带病毒。一经发现患病,必须销毁所有受感染及疑似受感染的鱼,对养鱼设施进行彻底消毒。鱼池用含氯制剂消毒,每立方米水体用20-50克有效氯。对网具、运输工具等用高浓度消毒液浸泡消毒,防止病毒扩散。
流行性溃疡综合征
流行性溃疡综合征是流行于野生及养殖的淡水与半咸水鱼的季节性疾病,往往在低水温时和大降雨之后发生,流行于日本、澳大利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是丝囊霉菌,但病毒和细菌在继发感染中给病鱼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为野生及养殖的淡水与半咸水鱼类的季节性流行病。1971年发现于日本养殖的香鱼。疾病已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南亚、南亚、东亚等地流行。美国的鲱鱼溃疡病与本病非常相似。已确诊有50多种鱼可感染此病。但罗非鱼、庶目鱼、鲤鱼对此病有抗性。此病大多在低水温期和大降雨后发生。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患病鱼的早期症状是不吃食,鱼体发黑。在体表、头、鳃盖和尾部可见红斑。在后期会出现浅部溃疡,并常伴有棕色的坏死。大多数鱼在这个阶段就会死亡。对于特别敏感的鱼如乌鳢,损伤会逐步扩展加深,以至到达身体较深的部位,使活鱼的脑部或内脏暴露出来。
诊断与疫情报告
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并通过组织学方法确诊。取有损伤的活鱼或濒死的鱼,把病灶四周感染部位的肌肉压片,可以看到无孢子囊的丝囊霉菌的菌丝。用一般的霉菌染色,可以看到典型的肉芽肿和入侵的菌丝。
流行性溃疡综合征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此病无疫苗进行预防。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清除病鱼,消毒池塘水,改善水质。
2.鱼塘经常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等含氯类消毒剂进行消毒,调节水质。
3.定期投喂免疫增强剂,不携带病原,尽可能消毒并适量添加复合维生素等。
发病时,采取外消与内服氟苯尼考、氟哌酸、强力霉素等药物同时进行,可收到较好效果。每千克鱼体重用20~40毫克,拌料投喂。鉴于此病并发症较多,建议使用“博火”等表面活性剂,结合投喂“强克”系列药物,疗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