鮰类肠道败血症
由鮰爱德华氏细菌引起的肠败血症(又称爱德华氏病)是影响斑点叉尾鮰养殖最大的疾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鮰爱德华氏菌是肠杆菌科的一员,棒状,兼性厌氧,氧化酶反应阴性,能分解葡萄糖,亚硝酸反应为阴性,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
鮰爱德华氏菌只在鱼体内生长、繁殖,在水中只能存活很短一段时间。但在池底淤泥中生活的时间很长,其致病温度比较苛刻,当水温超出其最适范围时,尤其在寒冷的冬季,病原潜伏于鱼体内,当水温适宜时,细菌开始生长、繁殖,并感染池鱼。
主要危害叉尾鮰,在水温为18℃~28℃时流行,主要发生在水温20℃以上的4~9月份,以水温25℃以上的6~7月份最严重。该病发生在高温季节时,多为急症,发病快、来势猛、死亡率高。病情持续23天即成为暴发性病害,大批死亡。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鱼游动缓慢,有时头朝上,尾朝下呈垂直状漂浮,腹部肿胀,有浅色小血斑,突眼,大部分成鱼和亲鱼头顶部出现一隆起瘤状物,溃破后,露出头骨,甚至形成“头洞”,急性时体表出血,颌、眼周围、腹部、体侧或鳍基出血。鳃丝严重贫血。
剖腹后,腹腔内有腹水,内脏脂肪组织、肝、肠、体壁有紫斑样出血,全肠充血,肝脏肿大并呈暗红色(或有血斑),有白色坏死病灶,严重时肝脏溃疡出现蜂窝状空洞,脾脏深红色,肾脏肿大并呈暗红色(或有血斑),鰾外壁布有血丝。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可初步诊断,确诊主要是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两类方法。
鮰类肠道败血症列入我国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尚无商品疫苗,防治采取:
1.彻底清塘消毒,鱼种下池前用1%~3%的食盐水溶液洗澡。至鱼出现浮头时为止。
2.用2~3毫克/升高锰酸钾全池泼洒。
3.用每100千克饲料含180克土霉素的药饵喂10~14天。
4.患病亲鱼可按每千克体重注射土霉素55毫克,或红霉素8毫克,但食用鱼不宜采用。
迟缓爱德华氏菌病
爱德华氏菌病又称肝肾病,是由爱德华氏菌感染鳗鲡、罗非鱼、斑点叉尾鮰、加州鲈、红鳍东方鲀、鲻鱼等多种鱼类,引起肾脏、肝脏脓疡病灶的疾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迟缓爱德华氏菌。革兰氏阴性,周毛性小杆菌,运动活泼,兼性厌氧,没有荚膜,不形成芽孢,不抗酸。
爱德华氏菌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流行于高水温期,自晚春至秋季均有发生,夏季为流行盛期。加温饲养,水温在20℃以上,则全年都可流行。通过体表伤口及经口感染。易感鱼类有鳗鲡、罗非鱼、斑点叉尾鮰、加州鲈、红鳍东方鲀等,对鲤、银鲫人工感染也具致病性。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外表症状有病鱼体色发黑,游泳缓慢,躯干腹侧皮肤及臀鳍因充血、出血而发红;严重时鳃贫血。
肾脏型:肾肿大,形成很多脓疡病灶;肛门严重充血、发红,以肛门为中心,躯干部胀成丘形,如肾脏前面部分发生病变,则外表往往看不出异常。
肝脏型:肝脏肿大,形成很多脓疡病灶;前腹部显著肿胀,严重时前腹部腹壁可有大穿孔,甚至腹部各处皮肤出血,出现软化变色区。斑点叉尾鮰及鲻鱼患病时,皮下形成大肿块。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实验室进行直接荧光抗体技术检测、间接荧光抗体技术检测和点酶法检测致病性迟缓爱德华氏菌。
在诊断时必须与赤鳍病等区别,因体表症状很相似,所以必须剖开鱼腹,检查肾脏、肝脏是否形成脓疡病灶,因至今只发现患该病引起病鱼的肾脏、肝脏形成很多脓疡病灶。
迟缓爱德华氏菌病列入我国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注射灭活菌苗。腹腔注射抗迟缓爱德华氏菌单克隆抗体,可以显著提高成活率。经免疫注射过的鱼,以109菌/毫升攻毒,保护率达80%。
预防措施
1.鱼池及工具等进行消毒。
2.鱼种下池前,每立方米水体中加15~20克高锰酸钾或水产保护神2~4毫升,药浴15~30分钟。
3.加强饲养管理,泼洒益生菌,保持水质优良及稳定,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增强鱼体抵抗力。
4.丝蚯蚓洗净后,要增加暂养时间,在投喂前用每立方米水体中加2~4毫升水产保护神药浴15~30分钟。
治疗方法
(1)外泼水产保护神,每立方米水体放水产保护神0.2毫升,或二氧化氯(需先进行活化)1克,共泼2~3次,每次间隔1~2天。
(2)疾病早期,每千克鱼每天用0.2克舒鳗1号拌饲投喂,连喂5~7天。
小瓜虫病
小瓜虫病是由小瓜虫寄生引起的鱼病。主要危害草鱼、鲤鱼、罗非鱼等。其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
病原流行病学特点
为凹口科、小瓜虫属、多子小瓜虫。属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成虫卵圆形或球形,肉眼可见。虫体很柔软,可任意变形,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成虫体内有呈马蹄形或香肠形大核,在腹面的近前端有1个“6”字形的胞口。
生活史小瓜虫的幼虫侵袭鱼的皮肤和鳃,尤以皮肤为普遍。当幼虫感染了寄主后,就钻进皮肤或鳃的上皮组织,把身体包在由寄主分泌的小囊胞内,在胞内生长发育,变为成虫。成虫冲破囊胞落入水中,自由游动一段时间后落在水体底部,静止下来,分泌一层胶质的胞囊。胞囊里的虫体分裂法繁殖,产生几百甚至成千的纤毛幼虫。
小瓜虫寄生在淡水鱼,繁殖适宜水温为15~25℃。危害各种淡水鱼的各年龄段,其中尤以鱼苗、鱼种、观赏性鱼类及越冬后期的鱼种受害严重。在全国养鱼地区都有发生,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容易流行。当水温降至10度以下或升至28℃以上时,小瓜虫就会开始死亡。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小瓜虫寄生处形成小白点,故又称白点病。当病情严重时,病鱼的躯干、头、鳍、鳃、口腔等处都布满小白点,有时眼角膜上也有小白点,并同时伴有大量黏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异常,将鱼体与固体物摩擦,表皮损伤就更严重,最后因呼吸困难而死。
严重感染时,病鱼病灶部位组织增生,分泌大量黏液,形成一层白色基膜覆盖于病灶表面。鳞片易脱落,鳍条裂开、腐烂。小瓜虫大量寄生在鳃上时,黏液增多,鳃小片被破坏;虫体寄生于眼角膜时,则使眼变瞎。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以显微镜检查虫体的存在,如没有显微镜,则可将有小白点的鳍剪下,放在盛有清水的白磁盘中,在光线好的地方,用2枚针轻轻将小白点的膜挑破,连续多挑几个,如看到有小球状的虫滚出在水中游动,也可作出诊断。
小瓜虫病列入我国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尚无疫苗和理想的治疗方法。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水环境,投喂优质饲料,增强鱼体抵抗力,是预防小瓜虫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其次是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水泥池壁要进行洗刷,然后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黏孢子虫病
黏孢子虫病是由黏孢子虫侵袭鱼体引起鱼类最常见的寄生虫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