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30344100000059

第59章 甲壳类病(6种)(1)

罗氏沼虾白尾病

罗氏沼虾白尾病是一种发生在罗氏沼虾苗种阶段的流行病,发病虾苗出现肌肉白浊、白斑或白尾症状,死亡率高达60%以上。

病因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是诺达病毒。病毒颗粒球形,直径24纳米,无囊膜,为单链核糖核酸病毒,对氯仿抵抗。

该病主要流行于4月份(即大棚暂养期)至7月份(即虾苗放养到大水体后1个月左右),主要危害个体的规格为0.5~5厘米左右。传播途径以垂直传播为主,但其水平传播也有极强的感染能力。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亲虾携带和传播。

池塘底质条件差,水质差,溶氧不足,温度偏高,苗种运输条件差,易导致该病发生,尤其是上述因子突变,更易发生此病。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虾体色发白,尤以尾扇部位为甚,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向前扩展至除头部以外的部位。所有发白之处,肌肉均坏死,甲壳均变软,死亡前头脑部与腹部分离。轻者影响生长,重者在1周左右的时间内全部沉水而死。

诊断与疫情报告

还没有商品性诊断试剂盒供应。主要根据经验及观察发现疾病,通常在苗种池里发生白尾病的虾苗与池底形成明显的对比而较易发现。但水质、药物及细菌感染也可引起虾苗出现类似的白尾症状,只有确认病毒才能作出诊断。

罗氏沼虾白尾病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目前还没有疫苗和有效的药物来预防或治疗该病。采用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综合防治措施。育苗池与育苗工具在使用前后要严格洗净消毒。每次捕虾操作后,用高浓度的高锰酸钾彻底消毒亲虾池。育苗用水在进水时可用200目的纱绢对水源进行过滤。定期对幼体(特别是淡化后的仔虾)进行病毒检测。

防治方法:

第一步,在维持水温差不超过±1℃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大量换水。

第二步,对水体进行消毒,以下药物可任选一种,或隔天交叉使用。

1.全池遍洒溴氯海因,使池水成0.3~0.35毫克/升浓度;

2.全池遍洒二氧化氯,使池水成0.3~0.35毫克/升浓度。

第三步,在遍洒外用药的同时,每1000公斤饲料添加1~2公斤维生素C或E投喂,1天1次,连喂5~7天或每1000公斤饲料添加1.5公斤新诺明和0.25公斤的增效剂投喂,1天1次,连喂5~7天。

对虾杆状病毒病

对虾杆状病毒病(国际通用名称为核多角体杆状病毒病)是由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及对虾杆状病毒引起的多种对虾的传染病,以虾体变色、肠发炎、肝胰腺肿大及细胞核内出现金字塔状包涵体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及对虾杆状病毒属杆状病毒科成员,为条件致病病毒。

病虾和带毒虾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为经口感染,通过消化道侵害肝胰腺和中肠上皮。本病主要危害斑节对虾,长毛对虾也感染本病。桃红虾、褐对虾、白对虾、万氏对虾、蓝对虾、长毛对虾、许氏对虾、缘沟对虾、加州对虾等十几种对虾均可感染,尤以对桃红对虾、褐对虾、万氏对虾和缘沟对虾危害最大。本病可危害对虾的幼体、仔虾和成虾,以幼体受害最严重,通常表现为急性死亡。随着日龄的增长,感染率和死亡率逐渐降低。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虾体色呈蓝灰色或蓝黑色,胃附近白浊化。病虾浮头,靠岸,厌食,昏睡。鳃上及体表易附着聚缩虫、丝状细菌、藻类及污物,容易并发褐斑病等细菌性疾病,病虾最终侧卧于池底死亡。解剖后可发现肝胰腺肿大、软化、发炎或萎缩硬化,肠道发炎等。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核内存在数量不等的金字塔状的包涵体。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1.取病虾鲜肝胰腺组织,加1滴0.1%孔雀绿水溶液,压成薄片,用光镜检查。包涵体被染成绿色,颜色比肝胰腺中其他球形物,如核仁、脂肪滴的颜色深。

2.按常规方法制备病虾肝胰腺组织切片,在光镜下检查,发现上皮细胞核肥大,核内有一个或多个球形嗜酸性包涵体,核及细胞结构被破坏,坏死的细胞周围有多层细胞围绕。

3.制备病虾中肠腺的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检查,在包涵体和核质中可看到许多杆状病毒颗粒。

对虾杆状病毒病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尚无疫苗。

加强检查,发现携带病毒的对虾,要及时销毁、池塘要彻底消毒。加强对幼体的监测,发现病毒感染,立即销毁、消毒。改善水质,合理养殖密度,预防本病发生。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对虾的传染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属单链DNA细小病毒科的病毒。病毒粒子呈20面体立体对称,为球形,无囊膜,直径22纳米,具有一个4.1Kb的单链DNA基因组和核内复制体。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感染世界各地(美洲、东亚、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养殖对虾。引起红额角对虾90%的死亡率;但对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则只引起生长缓慢和表皮畸形,不出现死亡。

症状症状及病理变化

患病幼体摄食减少,常浮于水面,甲壳出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濒死对虾体色明显变蓝,腹部肌肉混浊,病虾畸形,会在池中慢慢升起,静止一会后翻滚,接着腹面朝上沉入池底,几小时内重复此过程直到精疲力尽死亡或被其它健康虾吃掉。成虾被该病毒感染后一般呈无症状带毒状。

病毒主要感染表皮、前肠和后肠的上皮、性腺、淋巴器官和结缔组织的细胞,很少感染肝胰腺。病虾的皮下组织、造血组织、触角腺、神经组织、淋巴器官等为主要靶组织。细胞核肿胀,胞核内有嗜曙红的呈晶体状排列包涵体,染色质向边缘移动。

诊断与疫情报告

用组织学方法观察到上述组织的细胞核内明显有包涵体,带包涵体的细胞核肥大,染色质边缘分布,可以初步诊断对虾感染了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可以取血淋巴或取附肢(如腹肢)用PCR、DNA探针检测。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尚无商品化疫苗和有效治疗药物。主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加强对种苗的健康检测,以便阻止带病毒种苗进入养殖环境。

2.常年在饲料中添加含有大量参素、核甘素、氨基酸多肽类、酶类及配糖体的生物活性物质。刺激对虾免疫系统及激发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抵抗传染性疾病的能力。

3.在对虾饵料中加入5~8%“抗病毒元”产品,放苗后投喂20天。

4.在疾病流行季节,每半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或漂白粉,或每星期采用溴氯海因复合剂全池泼洒一次,调节水质。

5.在整个养殖周期里,经常采用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硝化细菌、放线菌、芽胞杆菌、CBS活菌制剂、西菲利活菌制剂等有效调节水质。

传染性肌肉坏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