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看来,让孩子晚一天吃到他想要的蛋糕、想喝的果汁;迟一个星期得到他渴望的玩具熊或电动小火车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却和孩子性格养成的大事直接挂钩。
习惯了在期待中获得满足的孩子,能学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为自己的要求被拒绝或暂时被拒绝而“大动干戈”,将来也能抵挡得住眼前小利的诱惑,权衡怎样做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
家长应该设法让孩子懂得:诱惑无处不在,欲望随时会产生,但是,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因此,必须学会等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有些父母只让孩子等自己,不能让自己等孩子,这往往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得不到尊重,从而不愿接受父母的要求,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家长应该学习一下下面丽丽妈妈的做法。
有一天,丽丽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到公园去玩。”
妈妈当时正在写一篇论文,就对女儿说:“等妈妈把文章写完后再去。”
“不,现在就去。”
“丽丽,这篇文章很重要,妈妈必须写完它。你先玩一会儿玩具,等会儿我一定带你去,好吗?”
过了大约一刻钟,女儿又来催促:“妈妈,还要等多久?”
当妈妈告诉她还要再等一会儿时,丽丽便一声不吭地走了出去。
妈妈写完论文之后去叫丽丽:“我完成工作了,走吧,妈妈带你出去玩。”
“不,等一等,这个故事我正看了一半。”女儿捧着一本书,模仿着妈妈的口气说道。
因为终于完成了论文,妈妈也很想马上出去走走放松一下。但此时,这位妈妈却很有耐心,她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起了女儿。
最后,等到丽丽读完那个故事,母女俩才一起出门。
“延迟满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情商中的“自我调节”能力息息相关。所以,家长应该用“延迟满足”的方法培养孩子。
延迟从一分钟开始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要遵循小步递进的原则。也就是说,不要期望孩子一开始就能等待20分钟。只要孩子能等上一小段时间,而且在等待的时间里不哭也不闹,这样就是在自我控制了。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等待,时间由短到长,逐步增加。
等待时不要过分关注
延迟满足是一种自律行为,可是孩子还小,往往需要通过他律才能做到延迟满足。这时,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其他工具,比如让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他喜欢的东西上。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不要总是亲历亲为,对孩子进行监督,也可以让孩子尝试自我监督,这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要鼓励孩子
让孩子习惯并平静地接受延迟满足,离不开表扬和奖励,因为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时非常痛苦。当年幼的孩子努力按照成人的要求“刷新”了自己以往的纪录时,父母应当肯定孩子,并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小奖励,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是值得的,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支撑。
总之,延迟满足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先经历痛苦、战胜痛苦,从而增进享乐的感受、提高满足的意义。不过,这种能力的获得,并非一朝一夕、只言片语所能奏效,甚至延迟与否,延迟多长时间,都不是关键所在,最关键的是父母要帮助孩子形成一种认识并最终成为习惯:任何愿望都必须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实现。
让孩子远离粗心,培养细心品质
马尔登引述一位着名作家的话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心尽力,一丝不苟,这是因为,究竟什么才事关真正的大局,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其实我们也不是很清楚。也许在我们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实际上却可能生死攸关。”
我们的生活是由一点一滴、一丝一毫的微小凝聚起来的,我们不能忽略任何一个方面,因为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一艘飞船的失事,给科学家们以警示,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致再发生同样的失误;一场考试的失利,给学生们以告诫,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认真仔细,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由于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发生了误差而造成的悲剧,恐怕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弥补的。
一个质量不过关的螺钉会毁了整架飞机的人,一个点错的标点会带来极大的财产损失,一个设计上的小错误会使一座大桥塌陷……这样的教训太多了,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做事细心、严谨、有责任心、追求完美精确;做人坚持正道,不随波逐流,不为蝇头小利所惑,“言必行,行必果”,都是认真。在生活中重秩序,讲文明,遵纪守法,甚至起居有节、衣着整洁、举止得体,也是认真的体现。
认真就是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严格按“真善美”的标准做事做人,就是在别人苟且、随便时自己仍然坚持操守,就是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就是一丝不苟的做人态度。认真的人受人尊敬和信任,认真的人办事效率高。从效益上讲,由于认真而减少了浪费、重复劳动、返工等,日积月累无疑是给社会和自己增加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如果孩子把该做的工作做得和想做的工作一样认真,那么,孩子不管做什么都一定会成功。
“细心”的反面是粗心、马虎,这个毛病在孩子中是较普遍的。所以,家长要从小帮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持之以恒的结果。当然,要想让孩子养成细心的好习惯,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这是克服粗心的一剂良药。
根特先生是德国着名的哲学家,根特在读书时经常使用一种精神集中法。其做法是,当他在读书或者在书房里深思冥想问题时,他必定是透过窗户凝视着远方屋顶上的一个随风摆动的风向标箭头,他一边眼盯着风向的转动,一边下意识地沉浸于深深的思考之中。
这种做法所以会产生如此好的效果,也是有其道理的。当人的双眼长时间地凝视在一点时,视野就会变得狭窄,那些容易吸引你并导致注意力分散的事物也就会进入眼帘,因此,人的意识范围也随着变窄,从而使人达到注意力集中的心理境界。
其实,孩子在不同的敏感期里,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对感兴趣的事情执着而专注。但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发展的规律,剥夺孩子本应去做的事情的权利,或者经常打扰孩子,那么,不仅孩子没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他的注意行为也会受到干扰和破坏。所以,决定注意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具备不受外界干扰的专注能力,其实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应该加以保护。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小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保护出来的。
总之,让孩子从小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家长,一定要保护孩子,让孩子克服粗心的习惯。
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行为道歉
着名的军事家孙子说过这么一句话:“过也,人皆见之;更之,人皆仰之。”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做错一些事情。做错了事情并不可怕,只要能够改正错误,及时向他人道歉,还是会得到别人的谅解的。
诚心的道歉和由衷的谅解,将会使人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并更加增进和密切彼此间的关系。
与人交往,难免不说错话,不做错事,也就难免得罪人,有时甚至会对方带来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对此,若是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诚恳地道歉,并主动承担责任,一般情况下,是能得到别人原谅的。倘若我们发现自己错了,却不及时向别人道歉,甚至千方百计找借口为自己辩解,不仅得不到别人的谅解,还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和人格、形象上的损害。因此,任何人都不要小看道歉的作用。
所以,真诚地向别人道歉,是一个明智之人的明智之举。这就意味着,他要改正自己的错误。但是,道歉也要注意方式,道歉一定要诚恳,语气一定要真诚,否则就起不到道歉的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明知道自己错怪了孩子,却不愿意向孩子道歉,他们担心道歉会使他们显得软弱,以后孩子就不尊重他们了。其实不然。据报载,南京一市民在当地登报向儿子道歉,坦陈自己家教方式的粗暴与失当,结果他重新获得了儿子的信赖,找回了失落的亲情。因此,道歉是正确的,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教会孩子如何承担自己的错误,如何向别人道歉。
美国公关专家苏珊亚曾说:“学会道歉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技能,真诚的道歉将会使人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所以,我们要学会真诚地向别人道歉。道歉不仅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真诚的道歉,会更能体现一个人良好的人品与修养。如果每个人都能错了就及时承认,不必要的矛盾、纠纷就会大为减少,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也会和谐得多。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用恰当的方法对待不肯道歉的孩子。
明明是个名副其实的“小霸王”,到外面玩时,不是推倒邻家妹妹,就是一脚踢哭比他大的小哥哥。妈妈总是不停地应付明明闯的祸,可明明自己连个“对不起”都不说。
一次,爸爸带明明到叔叔家做客,明明和妹妹一起玩“过家家”,玩着玩着,俩人就为谁扮演警察而吵起来。明明一把将妹妹推倒,妹妹哭着向明明的爸爸告状:“他欺负我!”
爸爸拉过明明要他向妹妹道歉,明明不说话。
眼看爸爸伸出手就要打自己了,明明不服气地拉着长声说:“我错了,哼!”
看着明明一副不知错的模样,爸爸真是又急又气。
每个家长都要引以为戒,应及时地给予教育并纠正,让孩子知道错误不是不可挽救的,只要改好了,就可以得到别人的原谅。除了家长要注意自身行为外,家长还要告诉孩子在道歉的过程中也要讲究技巧:
真心表示自己的醒悟
我们要告诉孩子,在错误面前,当鼓起勇气面对现实,不再倔强,真心承认自己的过错时,我们会发现,其实认错对消除宿怨、恢复感情有很好的效果。
承担责任,检讨自己
在一般情况下,没有沟通不好的事情。只要态度诚恳,真心悔过,都会得到对方的原谅。
当然,勇于道歉、敢于检讨自己是好事,但不必因此就羞羞答答、躲躲闪闪,也不必夸大其词,一味地自责,甚至往自己脸上抹黑,否则别人不仅不会接受你的道歉,还会觉得你太虚伪,缺乏诚意。这一点,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
不要仿佛是被迫道歉
道歉一定要拿出诚意,不要一副敷衍的样子,似乎是为了搞好关系被别人强迫道歉一样。那样事情会更糟,还不如不道歉。
总之,道歉是现代文明人的一种基本素养,人人都应该学会道歉,因为衷心道歉不但可以弥补破裂了的关系,还可以增进感情。
学会道歉,可以改善紧张的人际关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绚丽,使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所以,家长有必要让孩子学会这一门社会技能,让孩子有个和谐健康的关系网。
如何面对爱抱怨的孩子
在一条河边,住着一对父女,两人以捕鱼为生,日子过得很艰辛。
女儿二十出头,高考落榜了,整天唉声叹气,满心的抱怨。抱怨自己命运不济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抱怨父亲当初怎么不到城市或郊区安家?抱怨家里怎么这么穷?她的父亲对她每天的抱怨厌烦透了。
一天夜里风雨交加,屋子几处都漏雨。第二天早上父亲喊她起来吃早饭,她懒懒地从床上爬起来,惺忪着眼就抱怨起来,抱怨老天也和自己作对,搅得自己一夜没有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