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31309900000017

第17章 现代化的价值尺度和指标体系(6)

以上两种意见互有长短。前一种意见,从三类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别提出发展战略的不同重点是好的,但是,两次现代化的理论还有可以商榷之处。我认为,在信息化时代,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主要是为了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前者以后者为基础、为载体,后者是以前者为工具,所以,把现代化的发展理解为现代化的密切联系、相互交错的两个阶段,可能比把它看作两次现代化更好些。同时,设置两次(两种)现代化的标准,如何与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口号相衔接,是一个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这个战略口号在国内外已经深入人心,如果现在提出两次现代化,会使人们对原定的战略目标产生种种疑问。例如“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指哪次现代化?是否达到第一次现代化就是基本现代化?等等。后一种二元叠加现代化的意见,按照中央第三步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当前新情况,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这个原则是好的。当然,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和标准方案的具体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三)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社会指标研究”课题,由社会学所研究员李培林、朱庆芳等人负责。在成立后的十多年中,课题组除了继续进行国际评价外,主要是对国内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包括对全国各省市区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对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评价。

1990年起,国家计委(现国家发改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等单位就开始了中国小康问题的“细化工作”。1990~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小康社会研究”课题组出版了《2000年中国的小康社会》一书;1991年,国家统计局综合12个部委各方面研究成果,提出了“中国小康标准”、“中国农村小康标准”和“中国城市小康标准”,并于1993年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试行小康标准统计的报告,确定了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

“随后,国家计委和国家统计局于1994年10月联合向国务院呈交了《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这个标准由国务院组织征求了12个部委的意见。”一直对“小康标准”进行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李培林对《中国经济周刊》回忆说:“到了1996年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又联合制定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至此,衡量小康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尺度。”

2003年9月,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托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出台了一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报告,设定了6个方面的18项指标。而此份报告在2004年又成为国家统计局与中央政策研究室联合课题组制定的《全国农村小康标准》的依据,并以文件的形式,由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在全国下发。

《小康》杂志社在2004年也从民间的立场,侧重感性的角度设定了一套包括10项内容的小康指数,自2006年开始陆续推出,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除了小康的综合指标,也有不少部门和研究机构就与他们相关的某一领域制定了标准。另一方面,除了从官方到民间的全国性小康指标外,全国许多省市地区也纷纷出台了自己地方的标准体系。

2004年11月22日,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颁布了我国居民住房的小康标准。

上海市统计部门也专门立项研究;哈尔滨市按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进步、生态环境等4个方面16项指标,规划了2015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长春市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经济水平、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环境建设、民主法制和社会保障等6大类,共20项指标。而江苏省通报的“2004年有19个指标已经达标或已达时序进度,有6个指标未达时序进度”所依据的,是他们自己确立的一整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该指标共分4大类,18项和25个单项指标。苏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就“苏州市2005年将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小康社会的城市”的承诺向媒体解释说,这个依据是江苏省给苏州定下的小康指标。其实到目前为止,全国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小康社会考核标准。

2005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说,国家统计局全面小康课题组已于6月提交了一份《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系统研究报告》,作为全国统计科研工作会议文件之一,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当中,审议通过后不久将公布。据悉,该标准包括了6个方面的25项指标。

以上情况说明我国对小康指标制定的积极性,但由于小康指标制定机构众多和制定标准不一,出现了不乏自说自话的混乱。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培林认为,小康是综合的小康,是全面的小康,也正因为此,需要多个部门协作配合,但也必须确定一个主导机构来统一协调这件事情,这样才能体现权威性,才有可比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组建了由李培林、朱庆芳等研究员负责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研究”课题组,课题组在“中国小康社会”研究的基础上,于2003年7月完成并出版的《中国小康社会》一书,提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受到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地方省市的高度重视。

该指标体系是综合性的专题指标体系,它确定的原则就是根据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内涵,参考了英格尔斯提出的10个现代化指标,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选取了5个方面28个指标,对全国30多个省市区和57个主要城市进行了发展程度评价和预测。由于我国存在城乡差距较大的二元结构,除了要建立全国或某一地区的综合指标体系外,还必须分城市和农村建立指标体系。

构建这五个子系统的基本思路是:

1.社会结构。它的优化是小康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也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由五个指标组成,反映了产业结构社会化、城市化、非农化、对外依存度和政府对智力的投入。

2.经济与科技发展。由七个指标组成,前三个是反映经济效益和投入产出水平,是实现小康的物质基础,城镇失业率是反映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后三个指标是反映科技教育和创新能力的。

3.人口素质。它的高低对实现小康起着决定作用,由六个指标组成,反映了知识化和科技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是逆指标,越低越反映人口控制得好,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的综合指标。

4.生活质量和环保。这是实现小康的重要目标和条件,由消费结构、家电普及和信息现代化、环保等六个指标组成,实际上第三个子系统中人均医生数和平均预期寿命也是生活质量指标。

5.法制与治安。它是为保证实现小康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四个指标是反映治安的,都是逆指标,新增了每万人口拥用律师数,是反映法制化的。

以上五个子系统是互相促进和互相制约的关系,通过各类指标指数的比较,就能反映是否协调。这套指标体系既可作历年比较,也可作地区比较。

三套指标体系能全面反映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突出反映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为加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广泛征求了三十多位专家的意见,确定了指标体系和权重。2001年的统计数据主要是根据《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向各部委收集的。2010年的发展目标是参考了近五年的发展速度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测算出来的。

除上述指标外,在《中国小康社会》一书中还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所订目标对于发达地区可能偏低,而对中西部地区可能偏高,各地区应根据各自特点建立本地区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但只有用同一目标来衡量,才能有可比性,才能从比较中看到本地区的进步和差距,了解本地区处于哪个发展阶段,在综合评价中居于前列的地区已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就可以向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居后的地区应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迎头赶上,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而努力。

除以上指标体系外,包括国家统计局在内的一些机构和学者,把“幸福指数”、“社会和谐指数”“绿色GDP”等纳入衡量社会发展的系统中。这些指标体系尽管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充分说明,中国人已经由过去凭经验、领导意志办事的思维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用科学的价值观念和指标体系衡量中国的社会发展,终将成为领导机构决策和广大人民群众评价社会发展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