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存—生活:实践现代教育的三个基点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一个哲学家,乘船要到彼岸去,在船上,他发现船夫的年龄已经很大了,非常的辛苦,在那儿使劲地划着船。
哲学家就说:“老先生,您学过哲学吗?”老先生没上过多少学,他说:“哎呀,抱歉先生,我没学过哲学。”听完,这个哲学家摊开两只手说:“那太遗憾了,你失去了50%的生命呀!”
过了一会儿,哲学家又看老先生如此辛苦,他又说:“老先生,那您学过数学吗?”那个老船夫就更自卑了,说:“对不起先生,我没学过数学。”哲学家又说:“那太遗憾了,那您将失去80%的生命呀!”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两个人同时掉进水里,都在作挣扎,就在这时候,船夫看着哲学家如此费劲地在那儿挣扎,就说:“先生,你学过游泳吗?”这个哲学家回答:“我没学过游泳。”那个老船夫说:“哎呀,那真抱歉,那你将失去100%的生命了。”
关于这个故事的寓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诠释,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也是多方面的,至少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常识告诉我们:人,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这个非常普通的道理,正是对这个故事的绝佳注解。当“以人为本”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时,它必将对教育的“价值取向”、“能力选择”和“制度保障”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
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来看,可将教育分为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在原始社会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人是如此的渺小、无力,因而,原始时代的教育具有“神化性”特点,表现出对自然的“崇拜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人类进入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时代”时,人本身也成为“物”的一种,因此,那个时代的教育具有“物化性”特点,表现为通过教育能成为“人上人”,实现对包括“人”在内的物的“占有性”。工业经济时代,蒸汽机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并斩断了束缚人们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让“人”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从那个时候开始,教育才具有了“人化性”特点,体现了人在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性”。
教育的逻辑第二章生命—生存—生活:实践现代教育的三个基点人们一般把开始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教育,称之为现代教育。现代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8世纪到19世纪后期约100年的时间,是与以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生和发展相适应的;第二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的这一段时间,是与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各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的发生和发展相适应的;第三阶段指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后期的这一段时间,是与以使用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新技术革命在世界各国发生并普遍发展相适应的;第四阶段则是20世纪后期到现在,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以及由此引发的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时代的到来相适应的。
在讨论现代教育时,我们应该充分肯定起自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教育改革的功绩。作为那一次教育改革的成果,“班级授课制”的出现和推行,起因固然是大机器生产对劳动者的刚性要求,但这种形式的出现,为文化、科技、知识的普及,为民心民智的启蒙和开发,提供了机会和保障。从此,人,特别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才有了实现自己作为“宇宙之精灵”的机会,人类社会才有了从未有过的飞速发展。
时过境迁,当人类社会经历了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了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特别是进入了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标志、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时候,现代教育又应该有哪些变化呢?
我们现在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大门口。从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1996年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我们得知,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表达了人力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知识经济理论追求的是知识社会的建设。所谓知识社会,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智力资本将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最核心的资源,受过教育的、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将成为社会的主流群体。一般认为,这样一种社会具有“六性”、“三化”的特点,即:人本性、竞争性、公平性、全球性、整合性、创新性,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活动是以人为主体,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的活动过程。转化的主体是受教育的人,转化的过程是人的活动过程,转化的结果是人的享受追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讲,就是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提高生产力水平、生活方式质量和社会管理能力。这三个转变都依赖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转化对于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教育发展到第四阶段——知识经济的时代,应该能起到促进现代经济发展,促进现代政治文明,促进现代文化繁荣,促进现代社会和谐,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上,教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赋予引领人类历史发展的使命。因为,知识经济、知识社会,只有拥有创造力的人,才能真正成为时代的主人,社会文化的发展,第一次实现了从“后喻型”为主向“前喻型”为主的转换。第一次做到了:没有人的发展,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人的文明,就没有政治的文明;没有人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教育就是使人真正成其为“人”,使人走向幸福的活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将引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
据此,我们这样界定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教育,它应该是以人为根本,以价值塑造为前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公平为基础,根植现代社会,引领时代不断进步的教育;是对现时代各种教育思想、观念、体制、内容、方法等的总称;是以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为内容,以人的现代化为目的的教育。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这一阶段的现代教育的本质表述为:构建人的主体素质,发展人的主体性,完善人的本质,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教真育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人类世界。
可见,与知识经济社会的特点相适应的现代教育具有人本化、全民化、国际化和开放性、合作性、创造性等特点。在推进教育改革、实现现代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民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人民的教育利益;必须坚持推进全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人人享有教育的基本权利,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必须坚持国际化思维,本土化行动,现代化目标,跨国、跨地区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教育合作;必须坚持发展创造性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提高全民族的创造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必须坚持教育效益至上原则,加强现代教育管理,努力提高教育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总之,应该以“人”为中心,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现代教育的推进,也具有阶段性。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确立教育价值取向,提出相应的教育发展目标,并据此选好教育的内容,形成适合时代需要的教育制度,才有可能扎扎实实地把教育推向前进。毋庸讳言,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社会现阶段的发展面临着“工业化补课”和“信息化发展”并行的双重任务。当东部发达地区大踏步迈向信息化时代时,西部一些地方还在继续进行着“实现工业化”的努力。但是,可以预料的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实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是全********发展的方向。中国的教育,注定要为实现这个跨越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类历史的发展,从本质上讲是“人”逐渐从自然、经济、政治等各种束缚中逐渐解放出来的过程,是人的生命意义逐渐彰显的过程。从16世纪文艺复兴“人”的解放开始,到当代“以人为本”理念确立并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过程,就是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
人,首先是一种生命的存在。《辞海》是这样界定“生命”的:“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和繁殖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辞海》(世纪珍藏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75页。在哲学上,一般将“生命”理解为,生物所具有的生存发展的性质和能力,是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应激、进化、运动、行为表现出来的生存发展意识,是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的统一、共性规定和个性特色的统一。不同的生物个体都具有共同的自主生存性质和生存意识,但是不同的生物个体由于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又表现出所具有的生命活力的特殊性。时间、空间、价值是一切事物具有的一般规定和内容,也是生命具有的一般规定和内容。作为地球上迄今为止生命存在的最高、最完善的形式——人,他们的“生命”的存在,是人类一切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人的生命具有完整性,它不仅是“物的存在”,更是“精神存在”,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人的生命具有自主性,个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有差别的,一个人只要努力奋斗、顽强拼搏就能充分发挥和展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的生命具有生成性,和其他生物相比,人的生命活动,同样要和环境进行互动交流,但人在这个交流互动中,改变着世界,创造着越来越美好的未来。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生物,更不要说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人的生命,只有在一定环境中才能茁壮成长,这就是“生存”的含义。所谓“生存”,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活着,活下去”。它是自然界一切存在的事物保持其存在及发展变化的总称,特别是指生命系统的存在和生长。生命系统包括生物系统与生态系统,如微生物、植物、动物等就是生命系统,多种生物体与自然环境共生的形态就是生态系统。在我们人类刚刚产生时,面对野兽的侵袭,大自然的灾害,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会用工具保护自己。遇到灾害有求生的欲望,这就是生存渴望或生存意识,在这种强烈意识的指引下,人们学会了生存。人类的社会系统,也像生命系统一样,都生存在环境中。社会系统是由社会人与他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构成的系统,比如一个家庭、一个公司、一个社团、一个政党都是一个个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也像生命系统一样,具有生长、适应和进化的功能,一个组织机构由组建到发展、壮大、扩张、危机、衰亡、倒闭、重建的过程,就是一个生长和进化的过程。另外,社会系统存在于、依赖于和作用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成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支撑,社会系统也对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学会生存》的报告之后,“生存”不仅引起人们的关注,更是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重点。
人的生命,只有在一定环境中,通过人们生生不息的活动才有意义和价值。人们习惯于把“人的各种活动”称之为“生活”《辞海》(世纪珍藏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74页。狭义的生活,是指人在生存期间为了维生和繁衍所必须从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它的基本内容即为衣食住行;广义的生活,则是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对于人类而言,生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不可能在生活进程之外同时进行另一个过程。生活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归宿。教育过程内含于生活进程之中。教育过程作为“特殊的生活过程”,乃是受教育引导的个人生活展开的过程。教育指向个人当下的生活并使教育过程成为充实、饱满的生活过程。
由此可见,在“以人为本”成为人们思考问题、实施教育的出发点和价值尺度的今天,以“生命”、“生存”、“生活”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为了便于讨论,下面分别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命名之(以下简称“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的提出,是时代的必然。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是顺应时代要求提出的教育理念和行动要求。但素质教育提出多年,实施依然困难重重,未能落实到位。分析其原因,除了人们常说的理念滞后、认识不到位等以外,我们认为最为关键的是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支撑点,这样才有可能把素质教育从天上落到地上,从口号变为实践。这个切入点不仅要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生心智健康的规律相统一,而且要与解决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相结合。“三生教育”正好符合这个条件,因而必然成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首选路径之一。
当前学校教育中,教育精神的缺失、教育品格的缺失、教育价值的扭曲、教育方法的僵化,固然是以“应试为唯一目标”的教育价值取向带来的弊端,但同时也与教育实施过程中缺少有效的路径和方法有关。仅以我们比较熟悉的“理想教育”为例,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应该体现是人生学习的一个个台阶,既不能颠倒也不能“躐等”“躐等”,出自《学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意为“循序渐进,不随意超越等级”。参见傅任敢:《学记译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可是,我们的现实是:幼儿园在“塑造”“远大理想”,而大学却在“训练”“行为习惯”,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其效果可想而知。在中小学,“应试唯一”的价值取向,提升“能力”变为提升“应试技巧”,我们的制度,似乎正为“应试唯一教育”提供保护伞,所有这一切,离我们所期盼的现代教育价值目标越来越远。在媒体上,学生不珍爱生命,轻生、自杀、残杀、伤害别人,伤害自然界其他物种生命的报道时有耳闻,其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我们的教育,不仅没有教给他们对生命意义的认识,而且还使他们过早地陷入“恶性竞争”的泥坑,无法体会童年生活的幸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至于不少在“应试”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却依然面对生存问题束手无策,这更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感到汗颜。有人对近30年来全国144名高考状元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几乎没有一个“状元”在自己从事的领域有大成就的。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试想,走上社会后,这些“佼佼者”连适应社会、实现自身发展都如此困难,又怎能指望他们有多高的“创造能力”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对生活没有追求、对生活信心不足,缺乏信念,幸福观狭隘的“无头苍蝇”式的学生。为了应对教育价值危机,构建现代教育价值体系,云南省从2008年起在幼儿园到大学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受到了国内国际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2009年5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中国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论坛”,2010年7月14日在香港举办的具有国际意义的“中国生命·生存·生活教育高峰论坛”,标志着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和教育模式的诞生。
第一,实施“三生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教育事业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体现在人的素质提高上。“三生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是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教育;是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的教育。实施“三生教育”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关注人的素质提升和内在发展、和谐成长,具有基础性、主动性、发展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征。“三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实施“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现代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坚守教育公平,适应当代、引领未来的事业。现代教育具有人本化、大众化、社会化、国际化、现代化和公平性、民主性、科学性、法制性、创新性等特点。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本质是促进人的现代化,核心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发展现代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发展现代教育,事业发展是根本,制度创新是关键,价值体系建设是核心。这三者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现代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支点,形成了支撑现代教育发展的“铁三角”。“三生教育”从帮助个体成长出发,着力于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努力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是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切入点。
第三,实施“三生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三生教育”站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高度,从人文关怀的高度出发,关注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关注学生主体、健康、全面发展的问题,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开展教育,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构建个体成长的基础,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第四,实施“三生教育”是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家庭幸福是以家庭成员的幸福追求为前提的。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小确立高尚的幸福观,去追求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是实现家庭幸福的基础。家庭幸福以每个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为标志。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和谐,是生命的和谐、生存的和谐、生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展“三生教育”,对帮助学生增强爱心、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从小树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培养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激情、理智和意志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五,实施“三生教育”是推进教育国际化、发展普世教育的重要基础。国与国之间的教育对话和交流合作,全球教育治理和教育发展都需要有坚实的基础。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教育都应该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三生教育”追求的不光是培养国家私民,而应该是培养合格的国家公民和世界公民。“三生教育”作为对人类贡献的教育智慧,对促进中国与各国的教育发展,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教育对话和教育合作交流,促进普世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现阶段,“三生教育”体现的是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价值取向,它必然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育制度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