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畜类养殖·如何科学饲养牦牛(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
32036900000042

第42章 怎样合理分配牦牛放牧、采食和游走的时间?

牦牛群放牧、采食和游走时间的多少及其比率,关系着牛群的健康及草原的生产力。采食及卧息时间较长,而游走时间较短时,牛只营养状况或生产性能较好,草原利用充分。反之,游走时间较多,由于运动量的加大,牛体用于维持的能量增加,营养状况或生产性能降低。如牛在平地上行走时能量消耗为站立时的1.2~2倍;牛上坡所消耗的能量随坡度的提高而增大,在倾斜角10度的情况下,需要比平地多消耗5倍的能量;下坡时消耗的能量与平地无差别。此外,游走增多,草原遭践踏,采食不匀,好草易被淘汰,利于劣草孽生等,都影响草原生产力。

牦牛群在放牧过程中,一般用于卧息和采食的时间合占2/3,用于游走的时间占1/3。同普通牛相比,牦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快而灵活,轻微的干扰就会受惊,牛群的活动性相对较大。放牧时放牧员靠近牛群4~10米处,牦牛就会停止采食甚至逃跑。因此,不能对牦牛采取同普通牛——特别是培育品种的普通牛,相同的紧跟牛群的放牧方法。放牧员要距牦牛群稍远,尽量让牦牛群安静,并相对分散采食,防止惊群或驱赶奔跑。

一般来说,在牦牛群中体大、争斗力强和胆大强悍的个体,居较高的地位。这种牛往往是牛群的带头牛,在放牧中带领牛群涉水、过桥、越冰滩,以及在雪封时开道,给放牧管理带来一定的方便。但放牧中放牧员不注意控制牛群时,由于带头牛采食和游走较快,提前带领牛群转移牧地或四处奔跑,影响放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