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开店赚钱
32108000000121

第121章 商品损失管理方法

(一)进货时的商品损失管理

(1)查看进货传票与商品的实际数量是否有出入。如电话订货,容易出现进货传票记载的商品种类、数量与送来的货品不符的现象。尤其是向批发商订货时,由于品牌、大小、包装、容量或重量的错误,导致价款与实际进货不符。

(2)检验是否有未验收或验收不够准确的情况存在。如在生意繁忙的时候,无法分身对订货数量和规格进行详细验收核对,商品就直接被搬入仓库,也是造成损失的原因。因为当商品未经检验就进入库存,到要出货或商场(商店)的货源需要替补时,直接从库中取出来卖,可能发生商品短缺、污损等。而商品污损的原因,有可能是在对方送货之前,商品就已在卖方的仓库中堆放太久。

(3)查看进货记账上是否有商品损失。虽然进货传票记载无误,商品的验收也正确,但是把它转记入账簿时,由于记载的失误,也会造成商品的损失。

(4)查看是否存在仓储管理不良的情况。仓库等保管场所不良、温度管理不良也会引起商品损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光线的照射、水的侵蚀、虫害、变质、防火不当、包装破裂与堆积方式的欠妥等而造成商品损失。

为及时发现和防止进货时的商品损失,店长应注意核对清楚进货的商品和传票,特别是数量、单价、订货的单位等。尤其是与进货传票有关的记账,应同时做好检验工作。

(二)销售阶段的商品损失管理

销售阶段造成商品损失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卖错价钱造成的,如成本40元售价70元的商品,误把它当60元卖掉,则原来有30元的利润,现在变成只有20元的利润了;另一方面是计量错误造成的,这种情况较多,如15公斤装卖20元的商品,误把17公斤装进去但贩卖时仍照20元卖,当然损失了2公斤的商品。此外,因为包装纸使用的错误,计量器的失灵、量法的错误,也易导致商品的损失。还有付账或收账的错误,也会造成商品损失。

为了发现并防止销售阶段商品损失,店长应提醒店员在结算过程中,不可使用不准确的计量器,而是最好把重量,尤其是秤上的刻度念出来,并把价钱口述一遍,以免顾客弄错价钱。在进行商品管理时,要标清商品价格、规格、重量,并核对清楚。

(三)陈列时的商品损失管理

(1)查看是否有诈骗或偷窃。这种情况,很多商场(商店)或厂商都遭遇过。据统计,商场(商店)遭窃的比率约占销售额的0.6%,而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2)查看是否存在不合格的温度管理。尤其是开放型的冷冻库,因为风的强弱变化,引起温度上升,冷冻库的冷冻机能失灵。

(3)查看是否有儿童的恶作剧。如水果被儿童拿去玩而摔坏,杂货店的瓶罐被踢破,衣料商品被小孩沾上墨水,包装好的商品被偷偷地打开,或被顺手牵羊等。

(4)查看是否存在陈列场所不当的情况。这种情况很多,如个别商场(商店)被太阳照晒,易导致副食商品变质、变色,医药商品变质、变色、成分改变等情况。

为了尽早发现并防止陈列时的商品损失,一般应把商品陈列在小孩接触不到的地方。为了防止盗窃、诈骗、顺手牵羊等行为,可在店内设置电跟、防盗器、闭路电视或在商品上做暗号等。在仓储方面,要多加注意冷冻库或冷藏库的温度,若是开放型冷冻库或冷藏库,上面最好不要有风通过,因为这样会使冷冻库或冷藏库的温度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