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走出心灵误区——战士心理问题
32157800000066

第66章 复复退的忧虑

战士小甘来自河南商丘,入伍离家时,父母叮嘱他到部队要好好干,争取立个功、入个党,回来也能有个好安排。转眼两年就要过去,退伍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可小甘的心情却越来越复杂。听朋友说,现在企事业单位都在搞精简,很多单位都倒闭了,下岗职工很多,工作很难找。而且,地方政府大都把入党、立功作为考虑条件,而自己啥优势都没有,回去可怎么找工作啊?每每想到这儿,小甘就心烦意乱,干什么都没有了劲头,训练成绩、工作标准滑坡很大。

解析

战士小甘出现的训练成绩、工作标准滑坡主要的原因是面临退伍,但自己入党、立功的愿望都没有实现,并且面临今后的就业压力产生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变化在临退伍的老兵中并不少见,如果这些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疏导和调适,往往容易激发官兵矛盾,甚至有可能导致出现一些案件、事故。

面临退伍军人出现的心理变化主要由以下的原因:①未实现个人愿望的失落心理。临近退伍,每个战士都会对自己几年来的军旅生活作一番回顾和总结,如果个人的理想没有达到,少数老兵的主观愿望与客观要求相矛盾,达不到自己的主观目的时,就会出现心理失衡,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②对前途的忧虑心理。临退役老兵想的最多的还是对未来生活的担心,在部队摸爬滚打若干年,退役后能适应地方工作吗?能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岗位吗?能适应地方的人际关系吗?许多问号总是在脑子里打转,种种忧虑油然而生。若不及时调适,可能发展为自信心的丧失,自我评价降低,严重的甚至会失去今后生活的信心。③对工作的松懈心理。部分老兵临退役前认为个人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则认为自己就这样了,再干也是白搭。④对军营的留恋心理。绝大多数老兵在结束军旅生活时都会对军营依依不舍,充满了感情。军营里虽苦犹乐的生活、充满刺激的训练,在大脑皮层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老兵间互帮互学、互谅互让的同志爱、战友情,在心田里留下了缕缕温馨。这种留恋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但总是沉湎于过去,也容易使人裹足不前,延缓对新环境的适应。

对临退伍老兵的心理调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采取积极的态度帮助退伍老兵“释压”,合理进行心理调适:①从改善老兵心境入手。要积极帮助临退伍老兵改善心境,调释临退役老兵自身的认知差距,使他们保持心态平衡,跳出个人小圈子,从大局和长远出发,冷静、客观、全面地总结自己服役期间的得与失,消除烦恼情绪。②强化珍惜军旅教育。引导面临退伍的老兵树立“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观念,在自己最后短暂的军旅生涯给战友们留下个好印象,为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③引导正确面对择业。有些临退伍老兵对未来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要求过高,而对将要出现的困难和面临的问题估计不足,这种一厢情愿的结果常常会使人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和失落感。因此要帮助临退伍老兵合理选择工作目标,树立是金子无论在哪里总会闪光的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岗位越来越多样化,就业机会大大增加,我们要积极帮助临退伍老兵改变非国有企业不去,非铁饭碗不端的传统就业观念,并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优势,树立有过硬素质不愁找不到工作的坚定信念,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今后的二次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