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为什么睡不着
33161800000042

第42章 中医对失眠病因的认识

中医对失眠的论述较多。古代医学中称失眠为“不眠”、“不寐”、“不瞑”,或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中医认为,导致失眠的病因较多,各医家对病因的认识各不相同。有一种占主流的认识是把失眠的病因归结为阳盛阴虚。最古老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卫气不得人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骄盛,不得人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伤寒六书》说:“阳盛阴虚,则昼夜不得眠,盖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卧安,若阴为阳所胜,故终夜烦恼而不得眠也。”中医认为老年人失眠是由于气血不足,《灵枢·营卫生会篇》说:“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逆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卫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汉代以后医家多认为体能失调和疾病会导致失眠。至明、清医家对失眠的认识进一步深化,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独立的辨证体系。《证治要诀》说:“不寐有二种,有病后虚弱及年高人阳衰不寐,有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会不寐。”《医宗必读》将不寐归因于气虚、阳虚、水停、胃不和等方面,并提出各种治疗方法。总之,中医认为不寐是由于人体阴阳、气血、脏腑不调造成心神不安,心失所养,心血不足等而引起的。在具体病因方面,凡思虑过多、劳逸失调、素质不足、病后体虚、精神紧张或饮食不节等等,均可造成心神不安而导致失眠。

1.思虑太过,伤及心脾

思虑、过度疲劳,损伤心脾气血。心主血而藏神,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心虚则神不藏;脾主运化,濡养心神,脾虚则运化失司。心伤则阴血暗耗,脾劳则滞涩气血。心脾不足,化源不充,心神失养,则导致失眠。《景岳全书》说:“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眠。”脾虚气血乏源,心失所养;或生痰化热,上扰心神,以致失眠。此症多见于久病失调、思虑太过、慢性出血、产后崩漏及老年人气虚血少等,均可出现心脾两虚。

2.心虚胆怯,魂神不宁

中医认为,心者君主之官,胆者中正之官。心气安逸,胆神不怯,便决断思虑得其所。若胆气虚,决断无主,便心神不安而不寐。形成胆气虚的病因有平素体弱、心胆素虚,或因暴受惊骇,情绪紧张,善惊易怒,终日惶惶,如《类证治裁》所说:“惊恐伤神,心虚不安”,遂至胆怯心虚,心无所主,遇事惊疑,心神不定,以致失眠。或肝胆郁热,日久瘀痰,痰热内扰,也可导致不寐。

3.情志所伤,肝郁不舒

中医认为,肝藏魂、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神魂安于宅而安卧。若失血过多,体虚神散,或久病营血亏损,导致肝阴不足,血虚则魂失所藏,心烦难寐。若为情志所伤,肝郁不舒,郁而化火,火性上炎,或阴虚阳亢,心阴不足则心火亢盛,火热上扰心神,以致心神不安,夜不成眠。

4.心肾不交,烦怒不安

病在心肾。因心藏神,如心虚不能藏神,或心神被邪所扰,以致心神不安而不寐。心主火,肾主水,若房劳过度,或久病伤情,肾阴耗伤,导致肾水不足,不能上承于心,水火不济。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交,肾阴虚则志伤,心火盛则神动,都可出现心肾水火不能互济,心肾不交,致心烦意乱而失眠。

5.素体不强,病后体虚

平素体虚多病,久病羸弱,脏腑功能失调而亏虚,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或肝肾阴虚,阴不上承;或阴虚日久,累及肾阳,阴阳两虚;或外感热病,心火独亢,心神失宁,以致失眠。

6.饮食不节,胃气失和

不善调理饮食,嗜食辛辣、肥甘或生冷而伤胃;或饮食不节,宿食停滞;痰热内扰,致胃气失和,难以安眠。此即《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所说:“胃不和则卧不安。”

7.阴阳失调,阳不交阴

正常人入睡,为阳与阴交,阴阳协调的结果。如气虚血少,导致营血不足,阴虚不受阳纳;或因邪气扰乱,阳盛不得入阴,均可使阴阳失调,阳不交阴,心阳、心火偏亢,以致失眠。

8.气滞血瘀,心烦难寐

情绪紧张,突受惊恐,或七情内伤,久病不愈,均可引起气血不和,气滞血瘀。人之气血,贵乎中和,血瘀心失所养,故烦扰不安,夜不成寐。往往淤血内阻或阻窍,致神情紧张、头痛如刺、心慌心跳,夜晚长时间不能入睡,痛苦不堪,形成顽固性失眠。凡长期失眠、久治无效而头部刺痛者,均可从气滞血瘀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