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群英录
3365800000012

第12章 拨开云雾现谜局

四面围城,正是周瑜月前为孙策制定的夺取江夏之计,攻敌之心,以少胜多。但具体实施,也离不开鲁肃的推波助澜,层层佈局。一切从散布孙策病危、山越人作乱之消息开始,目的皆是为了麻痹江夏,乃至整个荆州,使其放松警惕,疏于防范。

孙策主力军队成功拿下夏口后,大军集结于江夏城东门,鲁肃再巧施攻城之策,将江夏城大部分兵力引诱至东门,为江东其它三路伏兵创造机会。

第一路伏兵;周瑜率八千兵卒北上,在合肥城外与魏军对峙,太史慈趁机领八百轻骑,穿过淮南,埋伏于麦城附近。淮南境内,除汝南郡之外,多山林,少人烟,太史慈一队人马只需稍加留意,便可神不知,知不觉的潜行到麦城。麦城是江夏郡通往襄阳的必径之地,太史慈必须在此切断江夏城与襄阳城之间的联系,不管江夏是否有派兵往襄阳请援,太史慈都将在约定时间到来之刻,假扮成襄阳军队,诈开江夏城北门。不过因鲁肃之计,迫使陈就赶往襄阳搬救兵,途中其正好被太史慈所俘,以性命逼之就范,将计就计骗开城门。而夏口寨内那比城墙还高的烽火台,正是攻城作战之讯号。

第二路伏兵;程普、黄盖由庐江郡领兵前往会稽郡镇压山越作乱,原本目的地是与江夏郡背道而驰,不易让人起疑。但行至中途,程晋与黄盖领三百精锐脱离大队,乔装成商队,绕道豫章郡,经江陵,渡沔水,由陆口进入江夏郡境内,藏匿于西门之外。江夏本就放松了戒心,此时更不会去怀疑一支由江陵而来的商队竟会是江东军伪装而成。

第三路伏兵;夏口寨内未现身的五百人马,在孙策举兵攻城,吸引江夏守军注意力之时,便由凌操指挥,乘事先隐藏好的小船,偷偷转至南门外待命。

太史慈成功侵入江夏城之后,并不是立刻赶往东城支援孙策,而是直接横穿江夏城,以雷霆之势,在南门守军未及反应之前,一举夺取南门,接应城外凌操所部兵马入城。随后两军合流,凭借人数优势,快速攻下兵力守备不足的西门,引程普、黄盖之兵入城。三门皆被江东军所突破,江夏守军又不知敌方人马究竟有多少,故而对其士气打击之重可想而知。三方聚首,兵力过千,最后联军杀至东门,与孙策之兵马,前后夹击士气低落的江夏守军。

周瑜此计,以少数兵马,发挥奇袭之最大效用。重在欺敌,扰敌视线;击其软肋,攻心为上;破其不备,出奇制胜。

江夏城太守府内,孙策高坐首位,太史慈、周泰、吕蒙等大小将领十数人更是早早便到,其中更出现了一道意料之外的身影。

“公绩伤势如何,若感不适,汝可先去休息,”孙策言辞关切道。

凌统面色虽然还有些惨白,不过行动已无大碍。“多谢主公关心,末将已无大碍,此等小伤,何须在意,过两天便可痊愈,”凌统虚弱以答。

原来当日夏口之战,甘宁有感凌统小小年纪,不仅武艺非凡,更怀不惧生死的胆魄与气概,想其日后定有番作为,最后心念一动,不忍就此斩杀凌统,于是只以刀背将其击昏。

“诸位,此次能顺利攻克江夏,多亏全军将士上下齐心,待鲁肃处理完善后之事,吾再一一封赏。当下,众军应尽快休整,不日之内,荆州必有所行动。”孙策言道。

“禀主公,末将临行前,周都护曾嘱咐,在我军攻克江夏之后,便命某将此锦囊交于主公之手,”太史慈上前,取出一锦囊递予孙策。

“哦,原来公瑾已有安排,”孙策大喜,打开锦囊,取出其中字条,细细观之。

片刻后,孙策出声道:“公瑾锦囊中告之,目前非是取荆州良机,吾等只须严守江夏郡即可;另外,公谨言道,要吾派人前往许昌奏禀天子,请以扬州牧一职”。

如今汉室虽已名存实亡,曹操把持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天下诸候仍是汉臣,若无正名,贯以反贼之称,则民心有失,不可久治;天下才子皆重名声,若主失德无望,不利贤臣良将相投。

不多时,有卫兵来报:“启禀主公,府外有人求见,自称为主公带来一份大礼。”

“哦,速带其来此一见,”孙策饶有兴趣,自己刚定江夏,这便有人前来送礼,不知何故,于是又问道:“来者可曾自报名号,知其何人否。”

卫兵答道:“来人自称锦帆甘兴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