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群英录
3365800000007

第7章 鲁子敬展露机谋

翌日,夏口水寨内已换上了江东大旗。孙策听取鲁肃之言,命凌操率领五百人马驻扎夏口内,看押昨夜所擒之战俘,同时于夏口寨内多设营帐,多竖旌旗,所有将士不得私出营帐,并多造声响。所有船只亦全部驶回对岸,隐其踪迹。孙策本人则领余下四千多兵马于夏口外空地处安营扎寨,且少设军帐,士兵大多曝露于外,清晰可见。

江东兵马总计四万余众,占据扬州各郡之地。起初,周瑜带走了八千人马沿江北上合淝;随后,程普又率领五千兵马赶往会稽郡镇压山越之乱;再除去各地镇守所需之兵马外,是故此次孙策欲进攻江夏城之兵,仅有五千余人可供调用。

江夏郡原有守军一万余人,八千兵马由黄祖亲自统领,坐镇江夏城;其余二千兵士由张硕指挥,防卫夏口。夏口守军虽于昨夜已被江东打残过半,仅余数百人逃回江夏城,然而江夏城此刻连同民兵与当地世族私兵在内,仍有过万兵马可堪战斗。

以五千之士,攻打足有上万兵马守备,且城高墙厚的城池,谓之以卵击石,天方夜谭亦不为过。但此回,江东军在孙策的带领下,却当真欲行这“自不量力”之事。

夏口外的营寨仅有几处军帐,江东人马除去站岗守卫与巡查兵士外,大部分将士都是分成数批,露天席地而坐,幸好此时乃入春季,天气凉爽,又无雷雨,因而也影响不大。营内其中一顶军帐之中,江东此行主要将领皆早已聚集于此。

孙策开口道:“诸位,吾知晓此次攻打江夏之举,不少人心中尚存疑惑,但吾今日要告知汝等,莫再忧心于此,只需依计行事,时机一到,诸位自会明白。”

“末将得令,愿为主公身先士卒,绝不退缩”。众将齐声答道。

孙策扫视众人,略微点头,随后朝鲁肃说道:“今晚便是约定之期,成亡败寇,在此一举,就请子敬告之众人如何行动。”

得孙策示意,鲁肃正色道:“肃初来乍到,不如诸位将军跟随主公日久,资深德高,但江夏之战关乎主公未来之霸业,吾在此恳请诸位将军暂容肃之介越,听肃之调遣。”

鲁肃起身朝众将恭敬地行了一书生之礼后,继续道:“吕蒙将军,劳你于一更时分,率一千长弓手打头阵,对江夏城墙守军进行抛射,三分真作七分假,每名弓手三箭为一轮,一轮即退,如此反复三轮,需在半个时辰内完成,又不宜过早,其中度量,吕蒙将军需自行斟酌。”

“未将领命,必不负先生之托”,吕蒙答道。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现年二十四岁。

“第二阵便由周泰将军率领二千步卒,于二更时分多带护盾,登城梯作攻城之状,无需死战,只要坚持半个时辰即可退去,不得有误。”鲁肃指派第二令。

“某定不辱命”,周泰沉声道。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昔日孙策平江东之时,与蒋钦一同加入孙策麾下。

“韩当将军,烦请汝统五百人马佈军阵后,于吕蒙与周泰二位将军攻城之时,锣鼓呐喊,声势越大越好。在第一、第二两拔军队行动过后,全军休整,四更天后,但闻江夏城西门异动,便全军奋力进攻江夏城北门,一举攻克江夏。肃所提几事,诸位将军可曾听明,是否存有异议。”鲁肃第三令又出。

韩当,字义公,辽西下令人,虽已年过四十,但仍不失勇武,乃孙坚之旧部。

鲁肃调配完毕,唯吕蒙开询问道:“若依先生之计,我军前两队人马在攻城之时,倘若江夏内派兵出城迎击,我军先锋之队岂不危已。”

鲁肃闻言,轻笑道:“吕蒙将军不必担忧,我军虚实安营之法让江夏之人不知我军兵力多寡,不敢妄动,黄祖白日尚且不敢派兵来袭,何况夜间不明乎,岂安敢出城相迎;即便夜间攻城之时,黄祖出兵来犯,其也不可能尽出全城之兵,届时我军有近五千人马,且严阵以待,失去城墙之利的江夏军,吾等又有何可惧。”鲁肃稍停片刻,双眼睿光闪过,继续道:“更何况我军底牌亦未尽现。”

“先生之智,吾等望尘莫及,子明深感佩服”,听完鲁肃解释,吕蒙由衷折服道。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江夏戮战,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