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末雇佣军
3367200000055

第55章 隆武殉国

隆武二年,八月二十八日,当远在琼州的朱一凡带着自己的一众雇员,正努力经营的时候,同样励精图治的隆武帝却已经到了生命最后的终点。

汀州赵家塘的破庙内,隆武帝呆坐着看着庙门,大雨模糊了一切,看在眼中只有一片迷茫。随行护驾的五百军士已经逃的一干二净,官员只剩下忠诚伯周之藩和给事中熊伟两个人。

“爱妃,陪着朕一路辛苦了!”把曾皇后揽在怀中,隆武帝柔声的说,看着曾皇后隆起的肚子,隆武帝的眼中充满了慈爱。

“这些年中风风雨雨,早已经习惯了!只是可惜这孩子的命太不好……唉!”叹过一声,曾皇后靠着隆武帝的肩头,再没说一句话。

破庙房顶的雨水漏下,庙中的四个人静静的等待着。落雨的哗哗声,闪电过后的雷声,当沉闷的马蹄声传来时,给事中熊伟起身向着隆武帝、曾皇后二人,重重的磕了三个头。

“陛下,臣先去了!”说罢,熊伟拔出佩戴的宝剑,在颈上一横,喷出一股血剑后,踉跄了两步,才仰天倒地。

向着东南看过一眼后,隆武帝重新闭上了眼睛,“朱一凡,朕是等不到你的强军复明了!朱一凡啊!朱一凡,你可别让朕失望啊!”

冲过雨幕的满清骑兵纷纷下马,手持弓刀慢慢向着庙门逼过来。

“大明隆武帝在此!”忠诚伯周之藩突然大吼了一声,握着两把钢刀就冲出庙门,迎头向着一名满洲兵劈过去,那闪躲不及的满洲兵立刻被劈中了脑袋。

“啊!”嘶吼着,周之藩把两把钢刀舞成车轮,毫不畏惧砍在自己身上的钢刀,以命相博下已经砍翻了三个满洲兵。

“噔”一声弦响,还在拼命厮杀的周之藩腿上突然多出一支箭来,失了平衡,脱力的周之藩立刻扑倒在地。

“大明!”用力喊过一声后,周之藩身上飞掠着数把钢刀,除了头颅、下肢,躯干只剩下一片肉泥。

“李大人好箭法!”一众满汉骑兵赞着刚刚放箭的军官。

看着忠诚伯周之藩也殉国后,隆武帝扶起曾皇后,“爱妃,来世再见!”

拔出自己的宝剑,向着曾皇后当胸刺过,接着一把横到自己的颈上,“朱家的列祖列宗,朱聿键不孝,不能救我大明于狂澜!我宁做大明剑下人,也不做那满虏刀下鬼!”

当满清骑兵小心的进到庙门后,才发现地上躺着的三具尸体,见一众骑兵都站在那里,李姓的那个军官再次发话,“还愣什么,每具尸体上都射几箭!那才是咱们的功劳!”

隆武二年,八月二十八日,南明数帝中最有作为的隆武帝以身殉国。

带着方以智父子在儋州参观铁厂的朱一凡突然心头一紧,茫然的看向北方后,朱一凡有种想哭的冲动。

“朱大人你……”方以智见朱一凡似乎是不舒服,连忙问起来,同时把着朱一凡的手切脉。

“无妨,只是突然有些不舒服!”这不详的预感压着朱一凡,“还是看看这水轮吧!鼓风、锤锻都是由这些水轮来传动,依靠连杆上的齿轮带动建筑内的机械,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琼州这里水系发达,在工业、农业上都可以借用水力!”

看着工人推着几个泥柱后,朱一凡继续介绍到,“那是炮模,里边包裹的是蜡和牛油做成火炮的模型!现在一炉出的铁水可以一次浇筑两门西洋火炮。”

朱一凡知道,对于大明的士子来说,见惯了自给自足的家庭式生产,那些小工艺上的改进,对于他们来说不过就是奇淫技巧,只有这种大工业,能够把众多的奇淫技巧汇总起来,能成规模的来进行生产,这样才会触动他们。

带着方以智父子来到军火厂中,工人们正在切割扎制的铁板,这些铁板再卷起,加热后锻打焊接成枪管。在这里方以智的触动更深,这里所有人都在借助机械,方以智曾经任职工部,对于鸟枪的制作也不陌生,但是两者相较后,虽然工艺所差不多,但是效率却天差地别。

“此西洋之技以超我大明矣!”方以智赞叹了声。

“呵呵,其实这些技艺我大明也有,不过就是独门独院的,不像西人这么普遍。我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可是风靡西洋,这三类无一不是我大明成了规模的产业!”

朱一凡的话让方以智思考了下后,深以为然,同利玛窦相交的时候,虽然也听这洋和尚谈论过一些西洋知识,但是在朱一凡这里才是第一次见到。

“在大人这里可是开了眼界,只是这里全是军械?”方以智提的这个问题很中肯。

“其实这也是现在琼州发展的问题啊!现在琼州满打满算不过四十万人口,这里生产的农具等等早就分发至各县府库!我缺人啊!缺开发琼州的民,缺能引领民众的官!琼州这化外之地只能由我这个化外之民带着一群手下来经营!”

朱一凡这话虽然没说希望方以智能来帮自己,但是已经表达出招揽的意思,对于方以智能不能为自己所用,朱一凡并没有底。方以智和李凤不同,李凤这个人的经历颇多,所以做事目的明确,行事必有目的、结果,而方以智官宦人家出身,少年俊杰恃才傲物,眼界颇高,朱一凡虽然现在地位已经不低,但是在琼州这样一个偏鄙的地方发展,不知道能不能打动方以智。

听到朱一凡这样说,方以智心中也有些触动,这个威胜伯朱一凡虽然现在貌似割据一方,但是确实是在经营一番基业,只是那个民间谣传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这个朱一凡是建文帝的后代,经营琼州不过是为了逐鹿夺鼎,那自己算不算是为虎作伥呢?

朱一凡虽然也知道那个谣传,但是并没在意,自己虽然姓朱,但是和大明宗族八竿子也打不着,却不知道自己想和别人想,完全就是两件事。不知道方以智在担心、犹豫什么,朱一凡只是诚恳的看着方以智。

“威胜伯大人精忠为国,方某人佩服至极!当年求学于南京,同好士子众多,如果大人不弃,还请大人能让我发些书信,如果能为大人招揽一二,必定能为大人解忧!”方以智这话说的很得当,但是拒绝的意思也很明显,我可以帮你找人来,但是我不直接帮你!

听了方以智的话后,朱一凡也是笑过,这大明士人拒绝起来都是一样,当年李凤拒绝自己的时候也是这样,都不直接说拒绝,还说明要在另外一个方面帮你。

“那就有劳方先生了!只要能来我琼州,我是多多益善!士子、还是百姓,我都欢迎!”现在朱一凡虽然求贤若渴,但是对于方以智的拒绝还是看的很开。

琼州府衙内,李凤正接待着几位土舍和乡老,这些分别来自崖州、临高、澄迈和琼山,琼州府人最多的几个县城中,有影响的人都来了。

“李大人,我等前来还是有事相求!”琼山县经营粮店的陈掌柜被大家公推做代表,主动同李凤说起来。

“既然众位乡亲有事相求,本官哪有拒绝的道理?尽管直说吧!”李凤拉过一把椅子,很随意的在众人面前一坐,衙役们也搬来长椅,让一众乡老、土舍坐下,在衙门里众人开始坐好开会。

“大人新官上任励精图治,虽然不过数月,但是已经初见成效,是民是商钱袋子都是鼓了起来,但是富怕遇强贼,现今的卫所军早就成了摆设,土舍黎兵被大人集中统领,本地的机兵不事军训久矣,又不堪用,故而想请大人想个办法,一是增加机兵的数量,保境安民,二是土舍们打算增加土舍黎兵的数额,以维持治安,器械、粮饷由本地乡绅出资购买!”

看来这些住民们是被海寇打怕了,能主动想到增加兵力确保安全了。李凤像是在思考一样,没急着回答,清澜港现在成了军港,朱一凡的战舰有一半停靠在这里,所以文昌便没了海寇袭扰的担忧,其他这几地,确实是要担心许多。而这增加土舍黎兵才是众人来找自己的目的吧!土舍们多份收入,而住民们多份平安。

“好,那我就同意了!除了儋州,临高、澄迈两地各派土舍黎兵一个连队,粮饷由你们本地解决。军中所缺的人员,由各土舍新征补足!另外儋州的要塞要加紧施工,卫所军不堪用,那就组织本地的机兵防守,不是派了一个连队在那里吗?你们多向他们学习。”李凤思量了一下后,说出了自己的安排,众人听过后,都纷纷点头。

一天后,朱一凡从儋州返回,李凤把自己的安排同朱一凡说了下,这让朱一凡又起了征兵的打算,“如果征用机兵,会不会影响到地方的生产?”

“如果让驻防的土舍黎兵来训练他们的话,应该没有问题!不能集中训练,现在还成不了军!”李凤的话让朱一凡点点头,现在还是发展经济的时候,兵暂时还兴不得。

十天后,巡海的鲁伊特尔送来了好消息,崖州抱罗港遇海寇劫掠过往商船,围而击之,击沉海船十二艘,匪首张一楠毙命,降男女一千二百余人,大小船只百艘,除留三十海船外,其余尽焚。

“这海寇还是常打的好!降一批便多一批水手,这些人做海寇也不过是为了生计,除了匪首外,这些海寇也是一笔资源啊!能组成一支水师,我们能做的买卖就更多了。”朱一凡看过鲁伊特尔送来的消息后,笑着对李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