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南宋雄起
4113600000100

第100章 弘安之役

大宋祥兴四年,蒙元至元十八年,日本弘安四年,新年刚过,杜浒开始了他在日本新年后的又一轮外交。

对于天皇,这个名誉上的日本最高统治者,因京城太远,杜浒派专人提前就备了大量的礼品,在年前就送了过去。后宇多天皇收到礼品后非常高兴,这个孩子也真可怜,他大约是当今世界上最穷的皇帝了。这些礼品足以让他过个愉快的年,并且接下来的一年也还有一定的富余。于是,后宇多天皇专门写了一首唐诗送给杜浒。

而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北条时宗,接到的杜浒的礼物就更为丰富。做为回报,他在去圆觉寺拜访老师无学祖元大师时,专门领着杜浒一起去。

当然,祖元大师作为一个心念祖国的人士,还是很喜欢和杜浒交往的,两人经常见面,互相传递信息。祖元大师也时不时的在杜浒的耳朵吹宋日联盟的好处。

其实,对于蒙古人二次东征日本,日本国内并不是不清楚。而忽必烈去年派来的使者,也是在祖元大师的教唆下被杀死。因为第一次蒙古人入侵日本时,军队人数并不多,北条时宗并不认为蒙古人的战力有多强,虽说大家商议后,还是在博多湾沿岸筑起了坚固的石垒,采取一些加强防御的措施,但战争准备做的并不十分完善。

只不过,时不时的从西北传来的消息,都印证着蒙古人要第二次东征了,北条时宗才真正重视起来。

而祖元大师的任务,就是听从杜浒的计策,有机会就向北条时宗吹风,让他和大宋联盟,提早给大宋军队准备应有的粮草,到时,一起抗击侵略。

杜浒也利用自己大宋的身份,大量接触日本上层人士,游说宋日联盟的好处。

苏刘义四月份结束了与东海舰队的演练,开始北进琉球王国。此时南时起,正是前往日本的好时机。北海舰队一路向前,临近日本,开始转向,绕过对马海峡,向西时入日本海,不几日就到达了佐渡岛。

而佐渡经过这段时间的加紧建设,码头和相关设施早已建好。正个岛上,新建的水泥厂白天晚上的开始生产,用个佐渡岛的各处要点,修建起许多攻防兼备的寨堡。所以,苏刘义上岸后,安排张达派人守备各据点,一边休养生息,一边派出飞剪船沿日本岛西行,侦察沿途线路、地形,绘制地图和海图,准备按赵昺的计划,迎接蒙古人东征军的到来。

北海舰队这么大的动静,驻守高丽的蒙元东征军东路军统帅、征东行省右丞忻都不可能不知道。但等消息落实后,苏刘义早已东入日本海,追之晚矣。

正在这时,忽必烈命令下来,要求东征军开始渡海作战。忻都虽说前有北海舰队进入日本海的情报,但他并不在乎,据说那船队并不是很大,对自己影响可以说不大,况且,派出侦察的船只一点消息也没有,大约北海舰队去的远了。

五月,忻都、洪茶丘等率四万人先行,乘船九百艘,从高丽合浦港启程,一路向南,直取日本对马岛。另一路江南军由范文虎率领十万江南屯田部队,战船三千五百艘,计划六月初从从庆元(今浙江宁波市)出发。

本次东征,蒙元共出兵蒙古人4.5万,高丽人5万,汉人约10万。两军约定于6月会合,作战部队主管作战,屯田部队在被占领区屯田,生产米粮,以为长久之计。忻都统蒙古军,洪荼丘统志愿军3000人,高丽将军金方庆为征东都元帅,统高丽军10000人,水手15000人,战舰900,军粮100000石。

五月二十一日,东路军开始进攻对马岛,守岛日军虽顽强抵抗,但因重寡悬殊,全部战死。元军占领对马岛后,不顾忽必烈的指示,大肆杀掠。

五月二十六日,东路军又攻占了壹岐岛。

但是,随后外围侦察的哨船传回来一个消息,东边发现一只船队。

忻都才开始打得顺风顺水,突然得到这个消息,不由担心起来,怀疑是大宋前段时间东入日本海的舰队,马上派人打探。不想,这只船队却主动冲了过来进攻东路军。

忻都连忙做好迎接准备,不想,双方只是用船上的投石机发射了一轮石弹,对方就开始撤离。

忻都看到所谓大宋的船队不到百艘,而且其中有许多是大型运输型船,上面根本就没有传言的大宋火炮,连个投石机都看不到。顿时起了轻视之心,派洪茶丘指挥一队战船紧追不舍。那洪茶丘三十八岁,本就是一只勇将,年轻时曾受忽必烈大为赞尝,眼看着敌人落荒而逃,哪有不追之理。只是前面的船队说快不快,说慢不慢,总是保持一定距离,就是眼巴巴地看着在视野而追不上。

两队船一前一后,不知不觉就到了日本本州岛北面的石见国。前面的船队开始靠岸,大队的人马离船登岸后,却占领了海边高地。

这时船也不再往前逃了,纷纷找有利地形准备战斗。喜得洪茶丘急忙成扇形队列,包围上来。

先前上岸的正是张达率领的海军陆战队第三旅的两个团,他们占据了前几天才偷偷建立起来的炮台上,开始用火炮轰击洪茶丘的船队。元军水师现在有部分战船已经装备了火炮,而洪茶丘领出来的又不是主力船队,总共才有几只船上有装了炮。只是那火炮初成,射程有限,炮手也没加训练,哪里能打得到岸上?连宋军停靠在简易港口里的船都打不到,白白挨了一顿炮击,被打坏了两只船。

洪茶丘大怒,命令战船三面冲击大宋船队,想着靠近了先把这些个运输船击沉,让上岛的大宋军队无法逃离。

但他刚刚冲到自己炮火的射程之内,那运输船的船舷防护墙外,突然冒出了几个黑乎乎的炮口来,而且船上飞快立起几个架子,接着炮声轰鸣,大佛朗机火炮开火了,只不过发射的是实心弹。那些个架子也投射过来一些黑乎乎的铁疙瘩,直落到船上和船四周的海水里,发出震耳的爆炸声。一时,碎列的弹片四处飞舞,站在船边准备逃帮的军士一片撕裂的叫喊。烟火中也不知飞起多少胳膊与腿。

而些实心弹更是毫无玄念地击穿元军薄薄的船板,顿时,舱内又是一片鬼哭狼嚎的声音。而岸上的炮台海军陆战队的岸炮更是不要命地把炮弹送过来,一时船队四周海水沸腾,水柱四溅,偶尔有那倒霉的船,更是被打得碎木屑乱飞,刺伤一片人。这离得近了,岸炮的威力就更大了。

元军也开始开炮还击,才发现自己的炮声音是洪亮,只是那炮弹眼看着飞不了几百步,就掉海水里了,连宋军的船边都碰不到。而自己船上的投石机也学着投送“震天雷”,但那东西比宋军的“震天雷”大了不是一倍两倍的,发射慢不说,准头还不行,好容易有几颗投中的,烟雾过后,对方的船什么事也没有。

其实,这“震天雷”元军真还有这东西,第一次东征日本时,就凭这个,把个日本人炸得马惊人呆的,打了几次胜仗。只不过,元军的火药可不是赵昺来自后世的最佳火药配方,过年放几个还能增加点喜庆气氛,打起仗来也就是唬人的,杀伤心小得多了。

苏刘义刚开始看着船上挨了几发,着实给吓了一大跳,等看到船员只是伤了几人后,才放下心来,指挥着船上的投石机描准了猛投,并且还用弩弓带着手雷专往敌船上射。试想一下,自己的儿子就是专心研究如何最佳使用这手雷和震天雷的人,老子能不跟着沾点光?

洪茶丘本还想着冲上去搞个靠帮搏杀呢,结果连对方的船边都靠不近,就被炸得没有脾气了。再往前冲,那佛朗机换霰弹了,一时飞沙走石一船的扫过来,船上几乎就看到不站立的人,船帆也被打得千疮百孔,更有几根帆索被打断,硬帆哗哗地就落了下来。这下船也跑不动了,停在那里干挨打还还不了手。

这个时候,洪茶丘才知道,人家这是猫戏老鼠,扮猪吃虎。赶紧撤开来,把三面包围着,再也不敢冲上来讨苦吃了。

这边洪茶丘一面围着宋军,一面派人赶回去报给忻都,让他想办法。忻都听了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好再派几艘装备了火炮的战船过来帮忙,自己率领大部队继续前进。

苏刘义一看,元军战船包围了自己,也不急着走了,反而开始从一些大型运输船上往下搬东西。可惜洪茶丘没有望远镜,要不,他会发现那些一包一包的东西,就是大宋制造的水泥。而且那船上还下来许多的民工,开始急匆匆建立起岸上防护墙来,并把简易码头加固的更坚实。反正这山上有的是石头,混合着水泥,几天的功夫,一堵石墙就立起老大一段,把个港口周边围了起来。

苏刘义这边建设着防御体系,张达那边却派着人,快马加鞭,翻山越岭往镰仓赶去报信。杜浒接到消息,大吃一惊,当听了来报信人的口信,才知道还有赵昺的口信,要求他利用这一事件,跟北条时宗商量着先借用一下石见沿岸的一小块地方,做为陆军支援日本的跳板。反正现在陆军也被围在了那里,总不能走赶“友军”跳海吧?

北条时宗听得杜浒这么一说,也大吃一惊,而且,随后石见国的守护大内氏也派人来报,元军和大宋军队在石见北部海边激战的情况。

北条时宗听闻,更是惊得一身冷汗。因为石见是日本中国山阴八国中最西的一国,在得知蒙元攻打对马岛时,这八国就开始调兵前往九州,石见国现在已是兵力空虚,如果被元军从这里登陆,那与自己的防守计划完全不符,元军会直接登陆南下,如入无人之地,截断本州,东向直取京都。

但石见国派来的人讲述了大宋水陆两军激战元军的情况后,北条时宗才放下心来,心中希望大宋军队千万顶着元军的进攻,防止元军从北边入侵。

杜浒也借着这一消息,要求宋军在防御时,日方允许宋军修筑纵深防线,建议先宋军点据的地方方圆二十里划作军事区。一旦海岸防线被突破,宋军也可以深入内地,与元军做纵深迂回,更好打击元军。

北条时宗一听,这个理由也合乎逻辑呀,人家来帮你,总不能把人家逼上死路吧?况且人家是借用,那就先用着吧。

这边还在谈判,石见那边张达已经领着民工南撤七八里,开始依山修筑第二道防线了,只不过这个防线也太那个啥了吧。

洪茶丘围困宋军几天后,宋军船队却在一个夜晚,突然突围而去,向东满风快跑。等天亮时,那里还能追得上?早就跑没影了。还好,陆上不是还有宋军吗?那就登陆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不想上了岸,岸上的宋略一抵抗就往南撤。南边是高津川流域形成了吉田平原,狭小而不利防守,宋军继续南撤,进入第二道防线。那岸上炮台的几门岸炮也没有了动静,早被张达找个没人的地方埋藏起来,引得元军一路追击下去。

其实,这时,张达早就派着民工又开始在翻过银山后撤到山上修第三道防线。只不过,这次修的防线可是坚固得很,洪茶丘领兵攻打,无论如何,张达也不再后撤一步。而且宋军一改惧战的情况,远了弩箭攒射,近了手雷猛炸,把个洪茶丘打的一点脾气也没有。而且这里山势虽不险要,可是森林密布,平时就是荒无人烟的地方。元军远来没有准备,几天下来,食物箭矢馈乏,附近的野兽早就被手雷的爆炸声吓得跑出几十里路了,想打个猎都摸不着个毛。没有办法,洪茶丘只好下令停止进攻。

而第三道防线修建的那个巧,正好是杜浒要求的方圆二十里的防御范围。当然,如果当时他要是知道赵昺为什么非要这方圆二十里,了无人烟的这么一块地方,大约在谈判时,他的表情就会出卖他了。

反正那里现在宋军是抵挡住了元军的猛攻,那就让他们先在那里打着吧,那个鬼地方,一片的原始森林,平时就极少有人走动,连当地人打猎都不愿意去的地方,看在宋军替自己抵挡元军的进攻,别说借,送你都行。不对,应该是租借给你都行。北条时宗听了后续的战况情报,长长出了一口气。为了以后还有可能宋日两国联合抵抗蒙元东侵,那就先借给你做驻军防守之地吧。

原来这就是赵昺的计划,利用这次支援日本抗击元军东征,借机占领石见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