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进榆林开发区
42937700000112

第112章 各开发区的基本情况

为了学习和借鉴省内外经济开发区起步、运作、管理和发展的经验,行署办公室和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办公室一行三人,从1999年3月22日开始,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先后考察了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经济开发区、渭南经济开发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深圳高新技术开发区、深圳蛇口工业区、深圳泰然工业园等七个经济开发区。这些经济开发区在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政策措施、资金筹措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对我们启动榆林经济开发区建设,确定发展战略,理顺发展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5月,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9.15平方公里,实行“一区五园”(一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五园:电子工业园、彩虹工业园、软件园、西安清华科技园、东区工业园)管理模式。区内有大专院校22所,大型研究所49家,专业技术人员6万多人。管委会是西安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行政管理权限。管委会下设三室、六部和五中心(三室:办公室、发展研究室、房地产管理办公室;六部:规划建设部、项目涉外部、企业经营管理部、财务部、劳动人事部、社会事业部;五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服务中心、创业中心、房地产管理中心),建立了“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了“小政府、大社会”的职能设置,除市政府委派管委会主任、副主任以外,开发区全部实行职务聘任制、劳动合同制和岗位工资制。各大专业银行、保险公司在开发区设立了办事机构,为企业提供服务。区内工商、税务、公安、国有资产管理等机构以开发区为主,实行双重领导。经过几年的发展,西安高新区现有科技开发企业2500家,高新技术企业426家,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1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63亿元,建设成就十分突出,成为我国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1997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区,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区内人口5.3万人,由农业科学园区、农业综合园区、农业中试园区、农业观光园区、农业综试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和生活服务区七个功能区组成。示范区管委会是陕西省政府派出机构,具有地市级行政管理权和省级经济管理权。管委会和党工委下设10个工作部门,辖一个县级区。管委会定编58人,人员全部实行招聘制。示范区建设采用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模式,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1997-2002年为全面建设和功能开发阶段;第二阶段,2002-2007年为实现规划建设目标和功能完善成熟阶段。目前,杨凌示范区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很快,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已投入建设资金4.5亿元。日本、以色列等国外知名企业来这里合作开发。

渭南经济开发区是陕西省政府1988年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在原有的基础上设立渭南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一期开发面积5.8平方公里,目前基本实现“六通一平”。入区工商企业310多家,总投资70亿元。开发区管委会是渭南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以经济管理为主,兼有行政管理职能。开发区管委会下设14个工作部门和物业、房产、工贸三个公司,对开发区的经济与行政事务进行管理,依法管理开发区财政、国有资产、税收、劳动人事、土地、规划、工商行政等。开发区享有地市一级计划管理权,除固定资产投资、土地使用审批等计划对省单列外,其他计划和统计管理一律对市政府单列。西渭高速公路开通以后,使开发区进入了二次创业的新阶段,招商引资及社会各项事业都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于1993年,规划面积9.88平方公里,首期开发3.42平方公里。开发区按照“巢凤相承、滚动发展、高大名洋、求实创新”的十六字建设方针,走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开发和招商引资三者协调发展的路子。目前已有5平方公里达到“七通一平”。开发区以兴办“三资”企业、出口创汇企业和工业企业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其他产业,实行我国特区的优惠政策。管委会和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模式,下设八部一室,有员工52人,除管委会主任、副主任由政府任命外,其他员工全部实行聘任制。目前,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到开发区投资,其中有可口可乐、西门子、三菱等世界知名公司,进区项目现已达到168个,总投资88.41亿元,吸引外资4.7亿元。1998年开发区完成科工贸总收入3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1亿元,实现税收1亿元。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在景山民间科技工业村、深圳市高新技术工业村、中国科技开发院等科技工业园区的基础上,于1996年9月经国家科委批准设立的,目的是改变开发区由于行政隶属不同,各自为政,造成资源浪费和管理混乱的现象,进而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管理和“一园多区”的管理体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西部,总面积11.5平方公里,已开发土地面积7平方公里,竣工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深圳高新区的发展模式是依靠园区优良的投资环境和资金优势,引进技术和人才,扩大自主知识产权比例,带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化。高新区实行开放式管理,即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之下,不改变政府部门的现有职权管辖范围,不中断各种审批链条,仅在高新企业能否入区方面赋予高新区权限,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的积极性、协调性。高新区目前实行决策层(高新区领导小组)、管理层(高新办)、经营服务层(服务中心)三级管理体制。高新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四大产业,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31%。199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多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0亿元,上缴税金6.3亿元,出口创汇8.5亿美元,成为深圳特区经济增长的中心区域。

这五个开发区在管理体制、政策措施、规划建设等方面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区别。深圳、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和市场经济的驱动作用,立足于科技资源开发,组织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品。而西安经济开发区和渭南经济开发区则是利用市场经济的新机制,通过优化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实行工、商、贸一体化发展。从管理模式上看,除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开放式管理以外,其他四个开发区都实行封闭式管理。这两种管理体制各有利弊,开放式管理适用于投资环境比较好的经济特区;而封闭式管理则是内陆各省、市开发区普遍采用的方式,目的是为了减少干扰和扯皮现象,给开发区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总体上看这些经济开发区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相当的规模,带动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西安、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显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