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进榆林开发区
42937700000028

第28章 “地球村”经济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榆林应不失时机地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21世纪,贸易堡垒将被彻底消除,各国的产品必须同所有的国际品牌一起竞争,“开放市场”、“鼓励竞争”,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这种趋势,对我国的贸易、投资、就业和收入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我们榆林这样一个落后地区来讲,却面临重重压力。虽有天然气,但价格比中亚五国的高;虽有煤炭,但运输成本又比山西、内蒙古高;虽有电厂,但发电成本比相邻地区电厂成本高,等等。这些问题是榆林在市场化进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想绕是绕不过的。因为,一个地区的经济不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经济。所以,面对新形势,应抓住新机遇,确立新思路,迎接新挑战。

(一)关于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榆林是国家确定的能源重化工建设基地。目前,基地建设以开发资源为切入点,以生产初级产品为核心,出口的也是初级产品(如原煤、焦粉等)。但近100年来,国际上初级产品的价格和制成品的价格相比下降得相当大,发展中国家必须出口愈来愈多的产品才能换回既定数量的进口品。榆林现实情况还仍未摆脱农业社会的束缚,甚至把工业当农业来管理,从自然界获取初级产品,其产品特性在许多方面与农业产品没有多大差别,导致市场竞争力弱,效益差。这与我国实施工业化战略不相适应,与世界进入信息化社会形成明显的反差。若如此下去,将会永久地停留在农业社会不变,经济则难以上去,贫穷的“帽子”将戴进21世纪。这一则愧对资源,二则愧对自己,三则愧对子孙。因此,各级政府要确立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工业,摈弃办工业就是背包袱的错误观点,树立无工不富的观念。在制定“十五”规划时,要突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牢固确立加快发展工业意识,明确发展工业是强国富民之策,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是使榆林走上富裕繁荣的一条金光大道。这个认识问题解决了,方方面面形成合力,大抓工业,榆林经济的腾飞就为期不远了。

(二)关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战略

榆林资本稀缺,劳动力却众多且价格低廉,工资在单位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小。按照生产要素赋予理论,应集中上一批劳动密集型项目,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用劳动力相对充裕的优势,弥补资本相对稀缺的劣势,实现一些商品在榆林生产比其他地区生产更便宜的预期目标,为榆林积累建设资金,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奠定基础。

(三)关于发展特色经济战略

发展特色经济是西部开发的主要内容之一。榆林煤、气、油、盐集于一地,在有计划地进行资源开发的同时,倾全市之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抓好三个“转化”。第一,煤炭向电力工业、高耗能工业产品的转化,走煤――坑口电站――高耗能工业一体化建设的路子,建设大型坑口火电站、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等项目;第二,煤、气、油向原料化学工业产品转化,建设500万吨煤基油、15万吨醋酸、60万吨甲醇等项目;第三,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建材化工和生物化工产品的转化,注重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走资源综合利用,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益的发展路子。

(四)关于技术选择战略

高新技术具有发明成本高、专利费高和节省劳动力等特点。因此,榆林在技术选择上,应以引进成熟技术、适用技术为重点,装备已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型产业。如15万吨醋酸,需引进英国PP公司或乌克兰甲醇低压羰基合成技术,60万吨甲醇则可利用我们自己拥有的技术。在具体项目建设上,要积极利用能使榆林盈利的技术。落后地区不要盲目地一味追求高精尖技术,高效率不等于高效益。

(五)关于本土化选择战略

在某种程度上讲,神府经济的发展,是神华带动的结果,定靖后来居上,长庆油田公司功不可没。人家发财,我们发展。这是本土化战略最典型的事例。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利用中央企业在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合作建设一批能源和化工项目。目前,神华和地方合作建设10万吨电解铝,长庆和国电公司榆林分公司在化工、电力项目上也有良好的合作愿望。要转变观念,创造条件,争取中央大型骨干企业在榆林上大项目,把榆林穷的“优势”、“土”的“优势”,转化为后发优势,实现榆林后来居上的发展目标。

(六)关于集中一点战略

集中一点,各个击破,这是工作中善于抓主要矛盾的成功方法。榆林经济开发区是产业聚集、资本聚集、技术聚集的一个特殊区域,也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载体。对该区域要进行重点建设,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管理上给予放权。只要启动方法得当,3~5年内,将会形成榆林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拟确立集中一点发展战略,把开发区建成榆林一流的工业区、一流的生态区,成为榆林经济发展的“大个子”,带动周边区县经济发展。

(2000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