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进榆林开发区
42937700000031

第31章 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奋斗目标

“十五”到2010年是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构建框架、发展成形的关键时期。按照基地规划,根据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结合榆林实际,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全力以赴抓好近期规划项目的实施,争取在煤炭、电力、化工、油气开采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一)指导思想

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实施“大规模、新机制、抓转化”战略,建设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大规模――大规模开发煤炭、天然气资源;发展大型煤化工、天然气化工项目;建设大型火电基地。新机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只求所在,不求所有,以资源引资金、换技术、聚人才,建立“你图利,我发展,共受益”的新型开发机制。抓转化――注重资源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资源输出与就地转化并举,延长产业链,形成具有特色、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二)总体思路

进一步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扩大生产规模,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抓好三个“转化”:一是煤炭向高耗能工业产品的转化,走煤、坑口电站、高耗能工业一体化的路子,建设大型坑口火电站、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等项目;二是煤炭、天然气、石油向原料化工产品的转化,发展煤制油、甲醇、醋酸等系列化工产品;三是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建材化工、生物化工产品的转化,注重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走资源综合利用,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高关联度、规模化的发展路子。在项目和产品的选择上,一是选择市场缺口大,瓶颈制约矛盾突出,发展前景广阔的产品;二是选择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三是选择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通过大规模开发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建设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大型骨干项目,培植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1.煤炭工业。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西移和陕西煤炭工业向陕北大规模战略转移的有利时机,本着“调整结构,以质增量,争创品牌”的原则,发挥“环保煤”品牌优势,大力拓展市场,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加快“西煤东送”步伐。继续支持神华集团在我市的开发建设,搞好神府矿区的扩能改造和完善提高;积极做好榆神矿区的开发准备工作。煤矿建设以大中型为主,限制小矿,扩建、新建并举。积极发展煤气化、液化和洁净煤技术,坚持煤、坑口电站、炼焦、高耗能工业、化工综合发展,形成规模生产、联合销售、集团化经营的机制,建设特大型现代化“环保煤”基地。重点新建大保当、杭来湾、西湾(露天矿)、柠条塔、孙家岔、大梁湾、金鸡滩等煤矿,扩建常乐堡、沙川沟、榆家梁、杨伙盘、沙沟岔、神树塔等矿井。配套建设凉水井、牛家梁、鱼河、马合庙等煤炭集运站。

2.油气开采业。榆林是国家油气资源开发实施“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家未来投资和发展的重点地区。在油气开采上应坚持国家为主、地方为辅的方针,继续支持长庆集团对榆林市石油天然资源的勘探开发,扩大开采规模,提高油气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率,增加后备资源探明储量,建设大型商品气基地。“十五”期间,积极配合长庆集团建设第二和第三天然气净化厂,进一步完善靖边至西安、北京、银川的输气管线和气田与化工企业之间的管网建设,全力支持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坚持油气上下游一体化开发和油气的综合利用。逐步完成榆林石油助剂厂扩能改造。

3.电力工业。坚持以煤促电、以电带煤,发、输、用并举,建设大型向省外输电的火电基地。积极开展西电东送工作。电源建设方面,着力做好大型火电群的规划、选点等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靖边天然气电厂1×30万千瓦机组、横山电厂二期1×30万千瓦机组、榆林电厂一期1×60万千瓦机组、神木电厂一期1×60万千瓦机组、府谷电厂一期1×100万千瓦机组、神华自备电厂三期1×30万千瓦机组。2010年,建设榆林电厂二期3×60万千瓦机组、府谷电厂3×100万千瓦机组,把榆林建成单机容量60万~100万千瓦为主的总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的特大型火电型基地。电网建设方面,全面完成城乡电网改造,在实现330千伏主网在全市南北和东西的连通、110千伏电网通达各县、35千伏和10千伏电网通达各乡镇的输电网络的基础上,扩大城乡10千伏覆盖面,完善城乡输、变、配电设施。同时,配套大型火电厂的建设,做好以330千伏、500千伏、750千伏电压等级向西北、华北、华东送电的前期论证工作,支持、配合“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为实现全国联网打好基础。同时,要加快电力就地转化利用,建设10万吨电解铝、焦炭、铁合金等高耗能工业项目。

4.化学工业。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大基地”战略。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坚持原料生产与深度加工并举,资源开发与节能降耗并举,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重点建设15万吨醋酸、60万吨甲醇、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5万吨二醋酸纤维素、8万吨真空制盐等项目,形成在国内外有一定规模的醋酸、甲醇生产基地。

产品发展的方向是:

天然气化工方面,以天然气(或煤)为原料的甲醇;甲醇――醋酸――醋酐――二醋酸纤维素、甲醇――甲醛――1.4丁二醇、甲醇――甲胺――甲酸――甲烷氯化物;醋酸――醋酸乙烯――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尿素――其他品种的高浓度化肥;以天然气为原料――乙烯――聚氯乙烯――氯化聚氯乙烯。

煤化工方面,以煤为原料,发展煤化工具有原料和价格上的比较优势,煤炭液化――汽油、柴油;煤炭――半焦、焦油;焦油――芳香类化工产品。

盐化工方面,配套乙炔化工产品,发展氯碱化工产品――烧碱、盐酸、液氯、氰化钠。

石油化工方面,扩大榆林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原油加工能力,发展丙烯、聚丙烯、MTBE等石化产品,走原油深加工的路子,发展高附加值的石化产品。

精细化工方面,在大醋酸、大甲醇项目建设的基础上,配合矿区开发、农牧业产业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有选择地发展精细化工,重点放在高效农用化学品、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保水化学品、环保型化学品、工程塑料、建材化学品等方面,积极引导民间投资进入这一领域。

5.榆林经济开发区建设。抓住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投资的大好机遇,多方筹集资金,科学规划,超前建设好水、电、路、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为能源重化工项目建好承接地。

(三)奋斗目标

“十五”期间,能源重化工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经济效益和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建一批大型骨干支撑项目,初步构筑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雏形。

预期发展目标:

煤炭:“十五”期间,生产能力达到6750万吨;“十一五”期间,生产能力达到10470万吨。

天然气:“十五”期间,产能达到100亿立方米,产量100亿立方米;“十一五”期间,产能达到150亿立方米,产量150亿立方米。

石油:“十五”期间,产量达到300万吨,加工能力100万吨;“十一五”期间,产量稳定在300万吨,加工能力150万吨。

电力:“十五”期间,装机容量360万千瓦;“十一五”期间,装机容量970万千瓦。

化工:“十五”期间,15万吨醋酸项目开工建设;60万吨甲醇、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项目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具备开工条件;8万吨真空制盐项目建成投产;5万吨二醋酸纤维素项目做好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