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进榆林开发区
42937700000035

第35章 调整结构的重点是集中上项目,以项目促调整,加快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要服务于陕西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按照国家计委批复的《基地建设规划》,根据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结合榆林实际,全力以赴认真实施好近期项目,争取在煤炭、电力、化工等方面取得突破。

(一)煤炭

重点开发建设榆神矿区。榆神矿区是继神府矿区之后开发的又一大型矿区,是陕北侏罗纪煤田的精华地段,矿区面积2625平方公里,探明普查地质储量301.7亿吨,可建设生产能力5000~10000万吨/年的大型矿区。矿区建设按30年进行规划,10年一个周期,分初期、近期和后期三期建设。初期2000-2005年,建设规模1040万吨/年,总投资49.2亿元;近期2006-2015年,建设规模2500万吨/年,总投资104.7亿元;后期2016-2025年,建设规模5460万吨/年。矿区一期规划区含煤面积约925平方公里,探明详查地质储量160.8亿吨,总规模暂定为5500万吨/年,规划建设23个煤矿,其中,特大型煤矿6个,大型煤矿5个,小型煤矿5个,备用井田7个。“十五”期间,新建大保当矿井500万吨/年、西湾露天矿300万吨/年、杭来湾矿井120万吨/年,改扩建常乐堡矿30万吨/年、常兴矿30万吨/年、常家梁矿60万吨/年。矿区初期建成后,企业财务内部收益率达14.09%,投资利润率达13.39%,投资回收期小于12年,平均每年可缴纳税金37890.5万元,平均每年可获利润38713.11万元,经济效益良好。目前,榆神矿区总体规划已经国家计委批准,矿区内大保当、杭来湾煤矿的精查和划界等工作已经完成。

建设煤基液体燃料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煤合成油技术和催化剂,利用榆天化排放气中的氢气和榆林氮肥厂造气系统所生产的合成气及两厂现有的水、电、汽等富裕的公用工程和土地,在榆林建设万吨级开发性煤气化合成油工业示范装置,条件成熟,投资小,既有工业化示范作用,又有经济效益。该项目投资需1.8亿元资金。通过国家科技开发转化专项投资和地方自筹及银行科技风险投资贷款解决。示范成功后,将为榆林建设大型煤制油项目创造条件。

积极争取煤液化项目。煤基油是国家扶持的重大高科技产业化项目。该项目产品方案包括253万吨各类油(其中:23万吨汽油、85万吨柴油、99万吨轻质石脑油、12万吨重质石脑油、34万吨LPG)。项目总投资161亿元,利税55.3亿元。神华集团从1997年开始启动该项目,并将我省的柠条塔与内蒙古的上湾作为两个比选厂址,完成了煤的小试和预可行性研究。综合比较,在榆林建设该项目比内蒙古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煤质指标、煤的储量不逊于内蒙古;水源远比内蒙古丰富;以天然气制取氢气更经济,可节省大量投资。

(二)电力

电网建设方面,加快改造步伐,在已建成延――榆――神330千伏输变电线路的基础上,2001年完成神木――府谷330千伏输变电线路改造,形成全市电网主网架;电源建设,陕西省电力公司委托西北电力设计院专家来榆进行了考察,初步确定在府谷建设装机容量4×100万千瓦火电厂(一期建设2×100万千瓦),在榆林建设4×60万千瓦火电厂,在神木建设4×60万千瓦火电厂,在靖边建设1×3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组。近期要进一步深入开展规划、调研、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到2010年全市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的特大型火电基地,实现“西电东送”战略目标。

(三)化工

按照《基地规划》的总体布置和思路,选择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成熟先进、经济效益显著、示范带动效明显的重点启动建设项目,集中力量开展前期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