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进榆林开发区
42937700000070

第70章 加快体制创新

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先导区和示范区。从1978年国家设立蛇口工业区以来,全国设立省级以上开发区2680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54家。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享受国家级开发区政策的5个工业园实现GDP6601.4亿元,工业增加值4855.62亿元(占GDP的73.55%),工业总产值(现价)17949.11亿元,税收收入933.04亿元;出口803.04亿美元,进口859.04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220.64亿美元,其中外商实际投资136.07亿美元,各项指标增幅依次分别高于全国增幅22.93、23.30、28.89、29.24和18.42个百分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我国开发区大都采取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模式由于实行统一集中领导,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在开发区早期发展阶段具有很大的优势。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这种体制已经逐步陷入政企不分、政社不分的困境,突出表现为经济管理权、财税统筹权由相对集中转为“软性分解”;职能由相对集成、单一变为综合、多元;行政运作由相对自主、主动变为随从、被动等。其根源是作为政府管理机构实体的管委会,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性行政主体,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规范的政府管理架构。

设立于1999年的榆林经济开发区是典型的“后开发区”时代的产物,是在政策优势明显淡化、体制优势不断弱化、市场竞争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设立的。截至2005年底,开发区已引进项目111个,总投资规模达95亿多元。11个项目建成投产,56个项目正在建设,累计完成项目建设投资21亿元。特别是六大产业项目建设进度较快,400万吨特种玻璃项目主体完工;2×5万千瓦热电厂完成了60%工程量;15万吨PVC、20万吨煤制甲醇、10万吨青岛啤酒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水、电、路、信、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粗具规模,10万吨水厂和23公里引水渠建成投运,2×5万千伏安110变电站交付使用,建成市政道路24公里,天然气和电信管网设施全部配套入区,形成了总面积2800多亩的景观绿化带,构筑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榆林经济开发区已全面进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

设区6年来,开发区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绩,但制约开发区发展的因素也不少,主要是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土地、煤炭、岩盐等生产要素的配置缺位;区内本土企业少,本土化的高科技企业更少,没有形成自主的知名品牌。因此,实施战略创新,消除瓶颈制约,已经成为开发区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体制问题是关乎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同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理论上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和部分行政管理权。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一些宏观职能部门实行了垂直管理,地方政府职能减弱,开发区职能相应弱化,难以在独立区域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优势。为此,一是建议市委、市政府赋予开发区全部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权限,环保、水利、消防、人防、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广电等职能和社会事务全部由开发区自主行使、自主创办、自主管理、自我发展。二是目前开发区财政已独立,建议将开发区计划单列,以县(区)一级政府对待,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已全部派驻入区,管理上拟以开发区为主,业务上接受上级派出部门的指导。三是建议将与开发区毗邻的行政村成建制并入开发区,从根本上解决村区矛盾及城中村的问题,实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目标。四是拟将土地、公安两个分支机构,改为县(区)一级独立的职能部门,对开发区土地实行“四统一管理”,对社会治安实行严格的辖区管理,以提高开发区的行政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