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我国境内发现的、世界上最早会飞的鸟的化石,在美国权威学术刊物《SCIENCE》上突出详细介绍后,引起国际地质学界、古生物学界以及其他各界的轰动。这个嘴里有牙、翅上有爪、尾综骨清晰的鸟化石,令专家们惊叹不已。
这个鸟化石是1988年在辽宁省朝阳市胜利乡的山沟中发现的。化石保存在较细的沉积岩中,骨骼印痕十分清晰。鸟化石有麻雀大小,爪子弯曲、尖细,状似镰刀。专业人员分析,这种形状的爪子,显然为了适应鸟在树上的栖息。令人惊异的是,化石上虽然有仅鸟类才有的尾综骨,但嘴里有牙、翅膀有爪,与当今所见鸟类迥然不同。专家根据所埋地质地层分析,此鸟生活年代距今在1亿年以上,地质上属中生代晚侏罗世或早白垩世。由于出土地点朝阳别称三塔,所以专业人员将这只新发现的鸟命名为“三塔中国鸟”。
比这种鸟年代较早的始祖鸟是生活在地上的,会爬树却不会飞,身上没有多少与现代鸟相似的特征。而这只“三塔中国鸟”虽具有许多原始特征,样子像恐龙,与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始祖鸟有相似之处,但它体内的飞翔结构却很发达,有宽阔的胸骨,翅膀关节活动范围较大,比会在地上生活、振翅跑而不会飞的始祖鸟已有了很大进化。国内外专家以极大的兴趣研究了这枚化石。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学家饶成刚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鲍尔·赛雷诺认为,这是一个处于恐龙和鸟类之间的过渡类型的化石。由于过渡类型极少发现而它对研究生物进化过程又有特殊意义,所以任何一种过渡类型化石的发现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有些科学家研究后认为:恐龙并没有像人们以往认为的那样已经绝灭,与恐龙有很多相似特征的鸟类就是它的现存代表。这枚鸟化石的发现表明:鸟类飞翔能力的起源要比人们的想像早得多。
由于鸟类的特殊生活习性,鸟的化石形成较难,所以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鸟化石很少,而年代早的则更少,这次发现的是最早会飞的鸟的化石,所以就更加珍贵。专家们认为这一发现“令人振奋”,称这一枚化石为“稀世珍宝”。这枚鸟化石现为北京自然博物馆所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