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智慧吉祥书
43672000000045

第45章 做事拖延太久,轻则生变重则有灾——三岁不得,凶

“原典”

上六,系用徽纆,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易经·坎》

“释义”

《坎》卦上六爻说:拘系罪人用拧成的绳索,投入牢狱,很多年仍不得免,凶。“三”在此是虚指,“三岁不得,凶”指多年都不能实现一个愿望,这其中定有缘由,弄得不好有损失。

《象传》说:上六爻失去出险之道,孤立无援,凶险将会持续很多年。

上六爻的要义有两点:一是抓住当前,做事不可拖延太久,不然轻则生变,重则有灾;二是要让事情为人服务,不要人为事所累。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不要把今天能做的事推到明天做。”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个预设的大概“限定完成期限”,绝不能无限期地拖延,否则根本耗不起。要知道任何事情拖久了都会变,甚至会失败。

人生处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准备着,决不可拖延任何时机。这样你才能在人生中获得更大的主动权。做事要有当断则断、从不拖延的风度,又要有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的策略,两者结合就是成大事者最完美的选择。

“事典”

故事一:班超当机立断

公元73年,东汉班超出使西域到了鄯善,鄯善王十分礼遇班超,但不久态度就变了。班超告诉属下的官员说:“觉不觉得鄯善招待我们的态度,变得不够周到了呢?这一定是匈奴有使者来的缘故,所以鄯善王犹豫不决。明眼人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看得很清楚,何况事态已很明显了呢?如果让鄯善俘虏我们,送给匈奴,我们可能就会葬身在豺狼的口腹之中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唯一的办法,就是借着夜色,火攻匈奴的使者,让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一定会很惊慌,那就可以将他们歼灭。匈奴一旦被灭,鄯善自然吓破胆,大功也就告成了。”

班超于是率领属下,奔向匈奴的营地,当天恰好是刮大风的天气,班超下令十个人带鼓,藏身在匈奴房舍的后头。约定看到火然后击鼓、叫喊。匈奴大乱,班超杀了三人,属下则杀了匈奴使及其手下三十余人,其他大约一百人,都被火烧死。

第二天,班超面见鄯善王,拿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鄯善全国上下都惊恐非常,就交出王子作为人质。

这是古代军事斗争中当机立断、大功告成的例子。在现代,在变化纷杂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活动中,也会有情势危急之际,此刻也应果敢决断。优柔寡断,决心难下,只能痛失良机,遗憾终生。

故事二:项羽的优柔寡断

秦朝末年,刘邦攻打关中,占领了咸阳。但是刘邦没想到项羽很快就出现在关中,当他听说项羽准备攻来时,十分惊讶,心想,目前的状态怎么也打不赢项羽。于是就请项羽的叔父项伯居中调解,约好亲自去向项羽道歉。

鸿门宴上,范增屡次使眼色示意项羽杀沛公,又举所佩带的玉做杀状以示意项羽,连做三次,但项羽始终默然,毫无反应。范增看情形不对,便起身来到外面对项庄说:“项羽为人心肠太软,不忍亲自下手。你进帐去,上前向沛公敬酒,敬完酒便请求在座前舞剑,然后就趁舞剑之便,在沛公的座上杀他。如果失败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会被他杀尽九族。”

项庄于是入帐向刘邦敬酒。敬完酒便向项羽说:“君主和沛公饮酒,军中没有什么可供娱乐,请准用将表演剑舞,用以娱乐嘉宾。”

项羽说:“好!”项庄于是拔剑起舞,项伯看出项庄的用意,也拔剑起舞,在二人同时舞剑的时候,项伯不断用身体掩护沛公,项庄才没有机会刺杀沛公。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有勇无谋,鸿门宴上坐失良机,让刘邦逃脱。结果,刘邦有机会壮大自己的力量,逼得项羽乌江自刎,从而顺利地建立了西汉政权。

古人常说的两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和“快刀斩乱麻”都是讲决策的命题。重大局势面前,决策须慎重。时间允许之时当三思而后行,时间紧迫之际应有当机立断的魄力。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故事三:袁绍迟钝多疑失去良机

曹操东征刘备时,人们议论纷纷,担心出师后袁绍从后方袭来,使得曹军进不能战,退又失去了依据的地盘。曹操说:“袁绍生性迟钝而又多疑,不会迅速来袭击我们。刘备是新起来的,人心还未完全归附于他,我们抓紧时间快速攻打他,他必败无疑。这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可丢失时机。”于是,决心出师东征刘备。

谋士田丰果然劝袁绍说:“老虎正在捕鹿,熊进入了虎窝而扑虎子。老虎进不得鹿,退得不到虎子。现在曹操征伐刘备,国内空了。将军有长戟百万,骑兵千群,率军直指许昌,捣毁曹操的老窝,百万雄师从天而降,好像举烈火去烧茅草,又如倾沧海之水浇漂浮的炭火,能消灭不了他吗?兵机的变化在须臾之间,战鼓一响,胜利在望,曹操听到我们攻下许昌,必然会丢掉刘备而返回许昌。我们占据了城内,刘备在外面攻打,反贼曹操的脑袋,一定会悬挂在将军的战旗杆上。如果失去了这个机会,曹操归国之后,休养生息,积存粮食,招揽人才,就会是另一种情况。现在大汉国运衰败,纲纪松弛,曹操以他凶狠的本性,用他飞扬跋扈的势力,放纵他虎狼的欲望,酿成篡逆的阴谋,那时,即使有百万大兵攻打他,也不会成功。”

袁绍听后,以儿子有病,推辞此事,不肯发兵。田丰用拐杖敲着地叹道:“遇到这样好的机会,却因为婴儿的缘故而失去了,可惜呀可惜!”

曹操的预见力和判断力远胜于袁绍,这是二人在战争中成败得失不同的根本原因。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一原则都永远不会改变。

故事四:鲁迅的座右铭:要赶快做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时,第一次采用了鲁迅这个笔名。当好友问及鲁迅有什么讲究时,鲁迅回答说,用这个名字的原因之一,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他认为自己比较笨拙,无论对学问或者干事情,效率赶不上天分较好的人。这种情况下,只有更加勤勉,做事迅速,才能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和别人一样的效果。

凡事拖不得。鲁迅的写作经验就是“马上”。鲁迅在《马上日记》中写道:“……然而既然答应了,总得想点法;想来想去,觉得感想倒偶尔也有一点的,干时接着一懒,便搁下了,忘掉了。如果马上写出,恐怕倒也是杂感一类的东西,于是乎我就决计:一想到,就马上写下来,马上寄出去,算作我的划到簿。”

他还在逝世的前一个月,写过一篇叫《死》的文章,说由于生命产生了“为先前所没有的”、对一切事情“要赶快做”的想法,“因为在不知不觉中,记得了自己的年龄”。鲁迅经验的可贵,就贵在“马上”和“要赶快做”上。

做事拖延是一种很坏的工作习惯,对一位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拖延具有破坏性,也是最危险的恶习,它使人们丧失进取心。一旦开始遇事拖延,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所以,我们要积极地行动,摆脱懒惰与拖延的恶习。

“吉言”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些人说出类似这样的话:“我要是等等看,情况会好转的。”这种话表明,他已经陷入了惰性之中。对于有些人来讲,这似乎已经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一种工作方式。他们总是明日复明日,因而总是碌碌无为。

如果你做事习惯拖延,那你就绝对不是一位优秀的人。如果一个人存心拖延逃避,就能找出成千上万种理由来辩解为什么事情无法完成。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为了没做某些事而制造借口,或是想出千百个理由来为没能如期实现计划而辩解,那么现在正是该面对现实动手做事的时候了。

要时刻把握住当前,做到今日事今日毕。现在做意味着成功;将来某一天做意味着失败。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不要把今天能做的事推到明天做。”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个明确的时间计划,要珍惜分分秒秒的光阴,心中要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态度。如果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注定是要失败的。

做事拖延不决,不能当机立断付诸行动,那是因为有所顾虑,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犹疑不定。顾虑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梦想扼杀者,是某事为何不该或者不能做成的辩白或解释。我们必须抛掉顾虑,因为它捆住了我们的手脚,让我们永远平庸。顾虑就像一条拴在精力充沛的狗脖子上的皮带,它会阻止你向前,不是有时,而是每次。

克服顾虑的方法之一就是马上去做!行动可以影响你各方面的生活,它能帮助你去做你所不想做而又必须做的事,同时也能帮助你去做那些你想做的事。它能帮助你抓住宝贵的时机,这些时机一旦失去,就决不会再回来。

在每个人的生命长河里,都泛着分分秒秒光阴的波浪,它们稍纵即逝,却又“法力无边”,能把你推向成功的彼岸,也会引你触礁覆没在险滩。时间中惟有“现在”最宝贵,抓住了“现在”,就抓住了时间,做事才有可能成功。事情拖久了,可能会发生变故,甚至会有灾难。所以,我们需要想尽一切办法不去拖延,对付惰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本不让惰性出现。要在积极的想法一出现时就马上行动,让惰性没有乘虚而入的可能。

行动不一定能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但不采取行动就绝无满意的结果可言。因此,如果你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先从行动开始。当你养成“现在就动手做”的工作习惯时,你就掌握了个人进取的精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