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认为,党的建设过程,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着的,是同党对于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之正确处理或不正确处理密切联系着的。当党的政治路线正确地处理统一战线问题和武装斗争问题时,党就得到发展和巩固;反之,党就得不到发展,甚至会遭受挫败。反过来说,党的建设搞好了,党就能处理好统一战线问题和武装斗争问题,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有了保障。“所以,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担负着使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同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又担负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使命。由于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无产阶级人数量少、力量弱小,要实现历史赋予它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必须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和凝聚力。
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阵地在农村,并长期处于战争的环境中,党和党领导下的军队中的多数成员必然是出身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广泛吸纳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工人以外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使党的组织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最重要的保障。确定一个党是不是真正工人的政党,不仅要看它是不是由工人组成的,而且要看它是由什么人领导以及它的行动和政治策略的内容如何。
只有根据后者,才能确定这个党是不是真正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通过党的建设,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将出身于农民及其他非无产阶级的党员变成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合格成员。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赋予中国无产阶级双重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正是将无产阶级利益与其他阶级、阶层广大人民的利益很好地结合和统一起来,使中国共产党具有了更加广阔的社会基础,获得了不尽的力量源泉,赢得了革命的胜利,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同中国国情、中国革命的实际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从思想上建党,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武装党员,是工人阶级政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重要原则。在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中共党员的绝大多数是出身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情况下,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某些习性不可避免地被带进了党内;资产阶级和封建思想也不可能不影响到共产党内部。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包围、干扰着中国共产党,影响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其中主要是无产阶级思想与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内的一个极其严重的矛盾,最本质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改造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党的思想建设,克服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以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首先,全党学习马列主义的理论,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直存在一个极大的弱点,就是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不够。因此,加强全党对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提高党员的理论修养尤为重要。学习马列主义不但要学其中的一般规律,更要学他们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我们在复杂斗争中判断方向的能力,提高党的战斗力。
其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列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列主义理论的伟大力量在于和各国具体革命实际的结合。中国共产党人要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从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和中国人民的客观需要出发,贯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只有这样,才能把党建设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
第三,进行党内思想教育,解决思想上入党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还必须在思想上入党。解决党员在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就是通过思想斗争和思想教育的方法,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党员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人生观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使党员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强组织观念,遵守党的纪律,从而形成全党在马列主义基础上的思想上的一致。进行党内思想教育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各级党组织通过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组织生活,学习理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另一种是针对党内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整风的形式,集中、系统地学习理论、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延安整风运动就是后一种形式,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提出了开展党内思想斗争必须遵循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整风运动使全党受到了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基础上达到了高度的团结和统一。
三、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无产阶级政党不仅需要思想建设,而且需要组织建设,只有组织上的统一和巩固,才能使党有力量,才能推动思想上的巩固和一致。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的根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制定的章程就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思想。列宁首次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概念,并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在诞生时就是依据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建立的。如果说共产党是由党的首脑、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依照一定的规律结合起来的统一体,那么,这种规律就是党内的民主集中制。“反映党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反映党的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的关系,反映党员个人与党的整体的关系,反映党的中央、党的各级组织与党员群众的关系。”它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应用,是党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制度保证,是党的战斗力的来源和组织保证,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民主和集中是辩证统一关系,即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就是指“党的领导机关是在民主基础上由党员群众所选举出来并给予信任的,党的指导方针与决议是在民主基础上由群众集中起来的,并且是由党员群众或者是党员的代表们所决定、然后又由领导机关协同党员群众坚持下去与执行的。党的领导机关的权力是由党员群众所授予的,它能代表党员群众行使它的集中领导的权力,处理党的一切事物,并为党的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所服从”。就是要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四个服从”原则。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是指:“党的一切会议是由领导机关召集的,一切会议的进行是有领导的,一切决议和法规的制定是经过充分准备和仔细考虑的,一切选举是有审慎考虑过的候选名单的,全党是有一切党员都要履行的统一的党章和统一的纪律的,并有一切党员都要服从的统一的领导机关的。”坚持民主集中制,既要发扬民主,又要坚持集中的领导。一方面,民主集中的方法是群众路线的方法,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调动党员和干部的积极性,才能集中正确的意见,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充分实行党内民主不是削弱党的集中制,而是加强和巩固了党的集中制。另一方面,党内民主离不开集中制,没有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就不能形成统一的意志、行动。总之,民主与集中不可分割、不可对立,应坚持民主和集中的统一。首先,要防止、克服个人专制的倾向,对于处于一个小生产的家长制占优势的国家的共产党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为此,一要在党内进行有关民主生活的教育,使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认识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内的民主生活,抵制个人专制。二要使党内的民主生活制度化,实行集体领导的制度,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人同领导集体的关系,把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结合起来,反对个人专断主义。其次,反对极端民主化倾向,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
四、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风,是指共产党组织及其党员在思想、政治、组织、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作风,是党的组织及其党员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对人民群众以及对党组织本身的态度和行为,是党在领导共产主义运动和党自身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在作风上的表现,是党的各方面工作的综合性反映。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把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待人民群众和对待自己及周围同志的正确态度。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列主义,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只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的思想武器;同时,只有不断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在实践中学习、运用马列主义并不断创新和发展,共产党才能到达政治上的真正成熟。
密切联系群众,就是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作风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和党的宗旨在党的革命实践中的体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既是党的优良作风,又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所有政策和实践,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这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和力量的源泉所在。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党内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它要求党的组织和党员敢于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对自己和他人的错误敢于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克服党内错误思想,解决党内矛盾,增强党的团结,提高党的战斗力的锐利武器。毛泽东用“经常洗脸”、“经常扫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比喻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意义。为了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提出了“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遵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党要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而联系实际最重要的就是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斗争的实际。联系实际的目的是要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奋斗,为实现人民的解放而奋斗。实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目的在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三大优良作风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原则,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特有的风范、气派,特殊的品质、风格,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和政治任务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