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发展是巩固世界和平、反对强权政治的关键。一方面,和平与发展正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条件,发展是和平的根本出路,越发展和平力量越大。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热爱和平的国家,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政治角度来说,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对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都是有利的——等到中国发展起来了,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将会大大增强。”另一方面,当今世界又是一个充满竞争和对抗的时代,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总是企图通过这种途径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强加于人,对别国的内部事务横加指责甚至干涉,社会主义的中国面临着世界强权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压力。国际对抗是势力的较量,中国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要在国际事务中有自己的发言权,没有实力是不行的。“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邓小平认为,当前中国正处于发展的良好时机,一定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只争朝夕。
三、坚持“三个有利于”根本判断标准
1992年,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姓“社”姓“资”问题,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将生产力标准延伸和扩展成“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指标,使其成为一个综合的指标体系。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整体。一方面,发展生产力是最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发展生产力是提高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和前提,综合国力,从总体上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内容,最终要受生产力的制约,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生产力标准的内容又受到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以提高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然结果,同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一种既成的物质实力和精神鼓舞力又会成为推动生产力向更高水平发展的综合动力。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统一。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引申出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尺度,要求人们遵循历史规律从事实践活动,反映人对规律的自觉和运用;历史发展的合目的性引申出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说明实践活动是为了实现人类目的的选择性活动。合规律性的自然历史过程与合目的性自觉选择过程统一于人类实践活动中,相应地,社会发展的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也内在统一于实践活动之中。社会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评价标准体现了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在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社会是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关系的统一,其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生产力本身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广度和深度;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多种目标的根本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在确认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的同时,对它要有一个全面、发展的理解:生产力标准从根本上决定各个具体标准,但不能代替具体标准;生产力标准是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不断发展的统一,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物质的丰富,而且更表现为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以发展生产力为前提和手段,逐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生产力标准是生产力现实水平与发展趋势的统一。
强调生产力标准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准并非否认价值标准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价值尺度更强调社会发展对人本身的意义,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作为人的发展的阶梯,把人作为目的而对社会发展做出评价。社会主义思想最初就体现为一种价值理想,但是,由于它未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仅仅从价值理性的角度展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畅想,所以只能是空想。马克思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指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了生产资料社会占有,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消灭了分工,实现了人们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那里,社会主义的规律和价值是统一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力求把社会主义的科学尺度和价值尺度、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统一起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也有过严重的失误。对于价值意义的过多偏重,使毛泽东把价值尺度凌驾于科学尺度之上,成为评价一切的最高尺度。以政治标准、意识形态标准衡量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甚至一切行为的是与非,使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受到了阻碍。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双重评价尺度出发,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既定目标,建立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对马克思双重尺度的发展和具体化,体现了社会主义规律和价值的高度统一,是对以往偏于空泛的价值标准的矫正,使人们从“左”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扫清了障碍,对社会主义建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科学发展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认真研究和解决中国发展的许多重大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二,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三,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协调发展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间的协调发展,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协调发展等,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的发展。第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第五,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关注和解决诸如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障可持续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能动实践活动提到首位,创立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即群众史观。毛泽东、邓小平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提出和贯彻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把发展看作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发展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一个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力量。同时,他们也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明确指出:
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根据共产主义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的各方面的才能,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他们还揭示了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一致性,指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列为新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本质要求。
科学的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党中央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是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发展是中国的核心。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高度重视发展,明确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大致形成了两种发展思路:一是平衡发展观。建国初期,我们实行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全国一盘棋,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不到发挥,平均主义一度盛行,造成劳动生产率较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较慢。二是倾斜发展观。改革开放后,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策上朝一定地区和一定产业倾斜,发展上强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使我们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是,造成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区域经济不协调、就业矛盾突出、贫富差距拉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正是在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发展的理论:第一次将全面、协调、可持续联系起来作为发展的一个完整的整体加以表述和运用,并赋予了它普遍的意义;第一次在党的重要文件中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是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邓小平的发展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其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发展观以更明确、更准确、更通俗的表达形式,深化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要求。“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首先,在“三个代表”中居首位的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向前发展的历史过程,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只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的生产力,人类不断发展的需要才能够源源不断地得到满足,社会才能不断前进。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是先进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先进生产力要求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先进生产力要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其次,发展先进文化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先进文化要求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先进文化要求“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再次,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总之,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到了整个发展的指导思想层面,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大创新,是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牢固树立并全面贯彻这样的科学发展观,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