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论纲
44878300000026

第26章 改革与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这些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改革使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蓬勃发展的道路。

开放也是改革,是对我国对外关系方面的改革。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把改革开放确立为两个基本点之一,作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个重要支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外开放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我国必须坚持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学说,是我国改革的理论依据,改革开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创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创新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1.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任何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都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首先,这两对矛盾涉及的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具体展开,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机体的基本结构,它们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始终起作用的三个基本因素。把握了这两对矛盾,也就基本把握了社会的全局;其次,由这三个方面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存在于一切社会之中。正是由于这两对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决定了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再次,这两对矛盾的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既两个“一定要适合”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化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但是这两对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等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制约,它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以至整个社会发展中,要看到生产方式或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但是不能忽视上层建筑即政治和社会意识因素的巨大的能动作用。

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变革的最终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以及相应的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它决定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发展,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制约,这是因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总是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如果不首先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就不能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就不能解放生产力。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是一个客观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阐述的整个人类社会共同的发展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革命时,是遵循了这个规律;在改革这个社会主义的“第二次革命”中,也正是按照这个规律的客观要求行事。我们所要注意的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表现形式尽管仍然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般常规方式表现出来,但是在本质上已经完全区别于旧的阶级社会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基本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样也区别于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在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时期,由于那个时候“谁战胜谁”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所以那时的社会基本矛盾比较清楚和容易为人们认识和理解。然而在基本上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以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有相适应的方面,又有不完善、不适应甚至相矛盾的方面。这时候社会基本矛盾就往往不大容易为人们所觉察和认识。斯大林就曾经认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应,没有矛盾了,后来认识上有了前进,也看到矛盾无疑是有的,但始终没有承认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有相适应的方面(这是主要的),又有不完善、不适应甚至相互矛盾的方面。这种矛盾的存在,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毛泽东说:“将来全世界的帝国主义都打倒了,阶级消灭了,你们讲,那个时候还有没有革命?我看还是要革命的。社会制度还要改革,还会用‘革命’这个词。

当然,那时候革命的性质不同于阶级斗争时代的革命。那个时候还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生产关系搞得不对头,就要推翻它。

上层建筑(其中包括思想、舆论)要是保护人民不喜欢的那种生产关系,人民就要改革它。”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以及由此引出改革的必要性的见解,是正确和高明的。但是,他没有把自己这些正确的理论贯彻始终。

基本矛盾是贯穿社会主义全过程的,而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又有不同的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是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基本矛盾在一定时期突出的集中的表现。只有抓住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那么,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是什么呢?这本来在党的“八大”决议中已经正确地回答了:主要矛盾是社会需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即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但是,后来“以阶级斗争为纲”冲掉了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把重视发展生产批为“唯生产力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断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心任务联系着主要矛盾,由邓小平主持制定,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二、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出生证”。《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公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明确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提出了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论述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策略原则,科学地预测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总体特征。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括一系列重要原理。其中最主要的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原理;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原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原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原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原则;等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为工人阶级的解放树立了一面旗帜,使他们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列宁领导的苏联“十月革命”不仅从理论上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而且在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实践了社会主义。从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2.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选择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一百多年来受尽了苦难和屈辱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具有世界意义的胜利,它为中国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包括像“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错误。1976年以后,由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究竟怎么走下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着作中没有也不可能有现成的答案,我们不能苛求前人回答一百几十年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同样,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历程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照抄、照搬。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创新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让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道路。这是中国在20世纪经历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

邓小平开创的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现代化运动走出了历史沼泽地,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基础上实现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则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再造辉煌,社会主义的振兴和中华民族的振兴就这样历史地联结在一起了,而这正是邓小平理论所担负的崇高使命。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些重要论断昭示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并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如果说有一种理论本身就是历史的话,那么,用之来比喻邓小平理论是再恰当不过了。邓小平理论本身就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的再现,从中我们可以透视到中国人民努力奋起的波澜壮阔场面,领悟到中华民族何以会复兴于当代的全部秘密,并能学到一种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和高超的思维艺术。

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就在于:它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我们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邓小平所阐发的关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走自己的路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观点、基本原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把邓小平开创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