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论纲
44878300000027

第27章 改革与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

第二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改革是中国一场新的革命

1.改革的理论依据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学说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之所以向前发展,主要是由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这个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并贯穿于每一社会形态的始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就是要改变不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恩格斯说过:“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列宁认为“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一步和每提高一步都必定要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而现在我们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水平还很低。我们有待于改造的东西很多。”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变革,不变革就不能前进和发展。我们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早在1978年3月,邓小平就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1985年3月,邓小平明确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任何革命都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说改革是我们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第一次革命而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邓小平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2.改革是一场最广泛、最深刻的革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起点,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须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最广泛、最深刻的革命。我国的改革就是从这里起步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又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我们从事的事业,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革命的原意是指一个阶级用暴力手段推翻另一个阶级的全面的历史性变革,这种革命的基本特征是整个社会制度的变革,是一个更先进的阶级从另一个阶级手中夺取政权,是一种政治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这种性质的革命。然而我们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则是对原来意义上革命这个概念的进一步深化和延伸。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改革开放的今天,“革命”一词是指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所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根本性的重大变革。

因为改革不只是枝节的、细微的、日常的一般性变革,而是带有某种程度的根本性变革。这里所说的“从根本上改变”,就是指我国的改革是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相对于过去夺取全国政权的政治革命,则是一场新的革命。说改革是革命,主要是指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时说到,“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早在经济体制改革决定通过前,他就说过,农村改革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从而把改革、革命、解放生产力这三者联系起来。后来又讲到中国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改革虽然是在不改变社会根本性质、根本制度下进行的,但是改革是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和方面,特别是克服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着的阻碍和束缚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僵化模式和由此而产生的种种弊端,以解放生产力,进而发展生产力。这种改革将会使整个社会一切领域都发生深刻变化,它是“一场最广泛、最深刻的革命”。

二、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革命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只有经过革命的阶级斗争,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改变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才能解放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是什么?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斯大林和毛泽东虽然做过有益的探讨,但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道义上和政治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毫无疑问,斯大林抓住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的事实,突出了同一性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难能可贵的探索。但是,由于斯大林否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把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建立在无矛盾的思想基础上,从而又有形而上学的色彩。毛泽东对斯大林的思想提出了批评,认为斯大林没有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同斯大林相比,毛泽东关于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无疑抓住了问题的根本。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对这些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和基本国情的判断出现失误等原因,曾经企图“以阶级斗争为纲”和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试图通过不断地变革生产关系、一味追求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结果遭到了严重挫折。相当一段时期内,毛泽东把阶级斗争当作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因而没有真正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总结了历史经验,真正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他一方面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提法,另一方面又认为,“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在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做了深入具体的研究后,邓小平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在当前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发展生产力与僵化的经济体制以及其他方面体制的矛盾,只有改革,才能解决这一矛盾,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邓小平还指出“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他在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还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

中国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从不健全到逐步健全,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改革作为这个过程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革命,实质上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力。江泽民指出,改革“是发扬优势、革除弊端、大胆创新的过程”,“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完全可以这样说,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只有通过改革这一场新的革命,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才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真正得到体现。

三、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江泽民形象地指出:“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三者中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处理的重大问题。邓小平极为重视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实践表明,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和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1.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目标

这是在处理三者相互关系问题时首先要树立的观念。按照邓小平的观点: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自身内部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持续不断地发展,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才能保证“一国两制”的贯彻执行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最终实现,才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物质条件。中国在世界舞台和国际事务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也要看我们自己的发展情况。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是世界上古老的文明大国,理应对世界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然而在1949年以前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仅没有发挥一个大国应有的作用和享受应有的尊严,反而尝尽了“落后挨打”的滋味。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挺直了腰杆站起来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得到了一个大国应有的尊重。但由于西方国家刻意封锁我们,也由于“左”的思想长期干扰,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把我们与世界隔离开来,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我们与发达国家本来缩小的距离后来反而越拉越大,影响和限制了我们在世界舞台上应有作用的发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从而使我们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充分显示出发展起来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

2.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也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在改革与发展之间,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只有改革,只有广泛而深入的改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空间。改革是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反过来,也只有发展,只有持续不断的发展,只有通过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利益远远大于人们在改革中可能失去的利益,改革才能持续下去、深入下去,才不会半途而废。所以,一方面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3.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改革和发展是稳定的基础

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稳定是前提。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所谓稳定的社会环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政局要稳定;二是现行政策不变。政局稳定和现行政策不变相结合,就是稳定和良好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就是政局稳定。邓小平多次指出:中国发展的条件,关键是要政局稳定;一个是政局稳定,一个是政策稳定,两个稳定。“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离开国家的稳定就谈不上改革和开放。”稳定的政治环境是改革和发展健康进行的前提和保证,改革和发展都需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国家整天处在动荡之中,不能从时间和空间上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不能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那么再好的愿望也要落空,再好的计划、方案也无法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