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论纲
44878300000028

第28章 改革与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

党的十六大强调: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稳定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改革和发展,改革和发展是造成稳定的社会环境的物质基础。稳定不是死水一潭,不是停滞不前,不是缺乏生机、缺乏活力、死气沉沉那样一种社会政治局面。真正稳定的社会局面,应该是毛泽东所说的: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而要造成这样一种政治局面,就必须通过改革,使各种社会关系相互协调,做到各种关系、各种要素、各种成分的最佳结合。同时,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在生产力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础上实现的。在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基础上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要造成并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就必须改革和发展。只有通过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的稳定。正如邓小平所说:“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要善于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内在关系,做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要把加快改革和发展的紧迫感同科学求实的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三节 改革的实质是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改革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与创新

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文化体制等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无论从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看,还是从其引起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变革的深度和广度看,都可以说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早在1978年9月,邓小平就指出:“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后,一定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经营方法、先进的定额来管理,也就是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一句话,就是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补补。”1985年,邓小平明确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这就是说,当代中国的改革不是枝节的、修修补补式的,而是“全方位”的革命性意义的变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体制,以及和其相联系的政治、文化体制等各个方面,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所以“实质上是一场革命”,是各方面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与创新。

1.以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与创新为基础的全面性改革

当代中国改革的重点指向是经济体制的深层结构和根本问题,是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体制,它既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形态,即所谓的产品经济转向商品经济,又关系到中国经济的运行体制,即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种转换又必然引起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生产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管理方式、分配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同时,改革又是“全方位”的,即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并引起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改革已辐射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促使社会生活发生整体转型。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根本性变革带来了社会生活的深刻的根本性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相关决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国经受住了国际经济金融动荡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严峻考验,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

2002年,我国GDP上了10万亿元的新台阶,比1989年增长两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均GDP超越1000美元。2005年我国GDP已经达到两万多亿美元,跃居世界第四位。人们公认,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着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我们党和我国人民作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决定》在总结成就和经验之后也指出,我国“同时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其重要原因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2.政治体制改革与创新是全面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

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提出改革时,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还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政治上发展民主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全面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他说:“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邓小平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革命性意义的任务提到了全党面前,他说:“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是对体制的革命”。“这场革命不搞……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到亡党亡国的问题,可能要亡党亡国”。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更加深入、更为广阔的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原有政治体制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存在着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权力高度集中,机构林立庞大,法制不健全等现象。这必然滋生官僚主义,助长不正之风,造成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财政负担沉重等弊端。所有这些都严重妨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妨碍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所以,“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扫清道路,才能巩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改革原有的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它的具体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方式又存在重大缺陷。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列举了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等各种弊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必然要求改革原有的政治体制,逐步健全人民群众参加管理的形式和制度,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3.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是全面改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动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出路。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

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要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国家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文化产业既有一般行业的特点,又有意识形态属性,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文化体制改革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充分考虑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特点,充分考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要借鉴经济领域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国外的有益做法,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探索建立传播健康精神文化产品、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步骤、有选择地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探索建立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和先进技术、抵制腐朽文化,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格局。

十六届三中全会还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深化科技、教育、体育、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民整体素质联系在一起,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