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1.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在弄清了改革的必然性、理论依据和改革的目的以后,我们还必须弄清楚改革的性质这个根本问题。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说过:“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种评论。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后一种看法比较有眼光。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改革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仅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而且政治体制改革也一样。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这就从不同的侧面明确说明了我国改革的性质。
改革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讲,是一场革命,但这种革命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和创新,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由执政党发动和领导,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且由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的一种自觉的行动。改革的指向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而是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各种体制和观念;中心问题不是政权问题,而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基本功能不是改变社会形态,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最大特点不是改革主体和客体两极对立,而是主体与客体的共同发展。因此,改革不仅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而且更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基本特征。
2.改革的对象、目的、原则和方法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改革的对象作了十分明确的论述。
他指出: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中,在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以及科技、教育等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弊端。从经济体制看,存在着政企职责不分,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从党和国家一些具体制度方面来说,存在着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等等。这些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改革具体体制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应当把社会主义制度同表现这种制度的具体体制区分开来,这就为改革什么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邓小平多次强调,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农村改革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必须坚持两个重要的原则:“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中国要搞现代化,绝不能搞自由化,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关于改革方法,邓小平认为:改革要有秩序、有步骤、有领导地进行。所谓秩序,就是既大胆又慎重,要及时总结经验,稳步前进。他特别强调要保持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认为改革不能像过去那样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否则就会造成国家的动乱,改革也搞不成;改革要在各方面的相互协调中进行,“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其他方面的改革要配套进行。他还强调理论应当走在实践的前面,先有一个蓝图,然后再着手改革。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时,邓小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牵涉到很多问题。要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先有一个蓝图,要用一些时间搞调查研究,把问题理一理,拿一个好主意,然后再下手。
第四节 开放是对外关系的改革
一、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1.开放是我国对外关系的改革
改革和开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把改革开放确立为“两个基本点”其中之一点,作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个重要支点。我们通常出于强调和说明问题的需要,把国内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变革称为“改革”,而将对外关系方面的变革称为“开放”。邓小平也曾经将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称为“两个开放”。他说:“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是两个开放政策的继续和发展。改革需要继续开放。”所以,对外开放实质上是强调我国对外关系方面的改革,开放也是改革。
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明确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我们建国以来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这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国际上反对中国的势力,反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势力,迫使我们处于隔绝、孤立状态。六十年代我们有了同国际上加强交往合作的条件,但是我们自己孤立自己。现在我们算是学会利用这个国际条件了。”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又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邓小平说:“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现在世界的发展一日千里,每天都在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追都难追上。把自己封闭起来,连信息都不灵,只能越来越落后。只有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必要的直接互补,加上我们自己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创新,才能赶上时代,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
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资本主义社会经过几百年发展,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作为后起的崭新的社会制度,必须大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全部文明成果,结合新的实践进行新的创造,为我所用,才能加快发展,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在过去长时期内,我们在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往往只看到或更多看到的是社会主义同它对立和斗争的一面,而很少看到社会主义同它还有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这种认识和态度,是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2.实行改革开放是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决定了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政策长期不动摇,改革开放不是权宜之计,不是短期行为,而是我国将长期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江泽民指出:“实行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经济、贸易、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交流,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要继续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搞改革开放,这一点决不能动摇。”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开放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和消极的影响,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这不可怕,消极因素比起对外开放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毕竟要小得多。无论怎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加上教育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可以为我们事业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供保证。邓小平指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吸收外资,合资经营,不可能损害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权,只会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再过三十年、五十年、七十年,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更加发展了。等到那一天,社会主义的主体经济发展得更强大了,更不怕冲击社会主义的主体经济了。对外开放的长期性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决定的。实践已经证明,封闭必然导致贫穷和愚昧,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了实现上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使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向小康,由目前低水平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达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进而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必须长期坚持改革,继续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邓小平在谈到21世纪中叶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战略目标时指出,实现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看来要用50年到70年的时间,这整个发展期间,都要实行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的政策,这期间政策不会变,“到那时,更不会改变了。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从国际环境来看,如果说现在的世界已经是开放的世界,现在中国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世界的话,那么,世界与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潮流必然是继续开放、扩大开放。
对外开放是我们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20世纪内没有变,21世纪的前五十年也不能变。五十年以后,中国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将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更不可能改变。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对外开放迈出了重大步伐。经济特区的建立,沿海城市的开放,引进外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迅速扩大,使我国经济摆脱了原来的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大踏步走上世界经济舞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正式通过决议,接纳中国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经过十五年多的艰苦努力,我国终于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被称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我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已经是世界三大经济组织的完整成员,表明了坚定不移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的决心。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框架中,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社会主义大国,全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工农业生产技术呈现不同的层次,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有着明显的差异,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差别。由于这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同时由于我国的对外开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我们的对外开放不可能一开始就全面铺开,齐头并进。要使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成功,必须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从实际出发,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