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维《画学秘诀》
会说话的人不在于话说的多,善于学习的人必须依据规矩。
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
——唐·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
童年的时候就有爱读书学习的癖好,至今手指上还留存着握笔苦学的痕迹。
通人之说,章章必可行。
——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
知识渊博人的论说,每句话都明白可行。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唐·韩愈《进学解》
追求渊博的知识,务必要有所得,宏大的不会放过,微小的也不会舍弃。
兼收并蓄,待有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唐·韩愈《进学解》
把各类药物都采集一些储存起来,准备着将来都用上,是医师高明之所在。比喻学习要像良医一样博采众长。
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
——唐·韩愈《进学解》
学业担心不能精进,不担心主管的人不了解。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唐·韩愈《进学解》
点燃蜡烛不分昼夜地勤学苦读,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
自己有了学问,只要活着就用不尽。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
勤奋苦读才能有学问,否则肚子里什么知识也没有。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唐·韩愈《符读书城南》
木材能够顺从规和矩,是因为有木匠;人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是因为有学问。
师其意,不师其辞。
——唐·韩愈《答刘正夫书》
学习的本质,而不只是学其文词。
强学力行。
——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刻苦学习,尽力身体力行。
暂息乎其已学者,而勤乎其未学者。
——唐·韩愈《赠张童子序》
把已学过的知识暂时放置一边,努力学习没有学习过的知识。
耳濡目染,不学以能。
——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
耳朵常听,眼睛常看,不经过学习自然就会。比喻潜侈默化的影响。
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
——唐·韩愈《谢自然诗》
人生来就处于万物之中,但是人有知识,所以最为高尚。
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唐·韩愈《原道》
对前人的学说如果选择不够精密,就会讲述不详尽。比喻治学应该严谨。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担心的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就半途而废,学习担心的是不实践。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唐·韩愈《师说》
有了疑难问题却不去向老师学习,那么成为疑难的问题,最终也解决不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古代求学的人必然有老师。老师,是来传授道理、教给专业知识、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唐·韩愈《师说》
古代的圣人,他们才能超出一般人很多,还经常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请教为耻辱。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有,师之所存也。
——唐·韩愈《师说》
没有高贵和低贱之分,不分年长和年少,真理在谁身上,谁就是老师。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唐·韩愈《师说》
学习零碎次要的知识却遗漏重要的知识,这不是聪明的表现。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唐·韩愈《师说》
宠爱自己的儿女,就应该选择老师教育他们。
良田少锄理,兰蕉香亦薄。
——唐·王建《励学》
良田如不经常耕耘,就会如同兰和蕉这类植物一样,香气也变得淡薄了。比喻人要勤奋学习。
面墙而立,不成人也。
——唐·房玄龄《晋书·梁武昭王传》
不喜欢学习的人是不会有出息的。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唐·孟郊《劝学》
人只有经过学习才能懂得道理,不学习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唐·孟郊《劝学》
年轻时要抓紧时间学习,人怎能会永远年轻?
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
——唐·孟郊《夜感自遣》
夜里学习到天亮都不停止,苦苦吟诵神鬼都会发愁。
年方三十,志立学成,既居禄位,先酬师德。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
年纪正好三十岁,志向已确立,学业也有成就了。身居高位,待遇优厚,首先应该酬谢老师的恩德。
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
在句中看见一件事,在字外能类推三件事。比喻学习要善于依次类推,举一反三。
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学而成者也。
——唐·韦嗣立《请崇学校疏》
从帝王到老百姓,没有不学习就能成为有用之人的。
若不学,比如无目而视,无胫而走,无翅而飞,无口而语,不可得也。
——唐·马总《意林》
如果不学习,就如同没有眼睛想看东西,没有脚想走路,没有翅膀想飞翔,没有嘴想说话,这是办不到的。
耳有所闻,不学而不如聋;目有所见,不学而不如盲。
——唐·马总《意林》
耳朵虽然可以听见声音,但是如果不学习,就还不如聋子;眼睛虽然可以看见东西,但是不学习,还不如瞎子。
聋者学歌,无以自乐;夫内心不开,而强学问,如聋者效歌。
——唐·马总《意林》
聋子学习唱歌,无法自己享受的;不愿意学习而勉强去学,就和聋子一样得不到乐趣。
欲假明于他人之室,方凿窍于夫子之墙。
——唐·独孤铉《凿壁偷光赋》
想从他人的房子里得到光亮,才从墙上凿了一个洞。比喻创造条件进行学习。
学以知道,行以成德。
——唐·宋少真《聚徒教授判》
求学是为了懂得道理,行动是为了成就自己的品德。
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
——唐·吴兢《贞观政要·崇儒学》
人的天赋虽然是承传下来的,但也必须广泛地学习才能成就事业。
勤于学问,谓之懿德。
——唐·吴兢《贞观政要·崇儒学》
勤学勤问,称之为美德。
不患人不知,惟患学不至。
——唐·范质《诫儿侄八百字》
不担心别人不知道,就担心自己的学习不到家。
功夫未至难寻奥。
——唐·贾枕《赋虞书歌》
功夫没修炼成以前,难以找到其奥妙的地方。
为学心难满。
——唐·项斯《送欧阳衮之闽中》
做学问,常常越做越难满足。
樵童牧竖劳相问,岩穴从来出帝师。
——唐·李咸用《题陈处士出居》
遇见樵夫和牧童也应该向他们请教,民间的隐居之处,自古以来就是出皇帝的老师的地方。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唐·李贺《南园》
人老了还一直在玩弄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每天都要推敲到晓月当空的时候才休息。
三余广学,百战雄才。
——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
积累空闲时间广学博览,身经百战才能有雄才大略。
知询于愚,或有得也。
——唐·杨炯《公狱辩》
智者向愚者请教,也许还会有所得。比喻在学习时要虚心地向别人请教。
昼短夜长须强学,学成贫亦胜他贫。
——唐·杜荀鹤《喜从弟雪中远至有作》
白天时间短,应利用夜晚的时间加强学习;有了知识,即使贫困,也比没有知识的贫困好得多。
勉汝言须记,闻人善即师。
——唐·杜荀鹤《送舍弟》
勉励你的话要记住,听说别人有优点就应当拜他为师。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唐·吕温《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不向老师学习的人,就会慢慢地放弃求学。
清扬似玉须勤学。
——唐·刘商《送刘南史往杭州拜觐别驾叔》要想使自己变得如同玉一样清洁,就必须勤奋学习。
归山深浅去,必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唐·裴迪《送崔九》
既然是到深山里游玩,就应仔细欣赏美丽风光。不要像那个武陵人一样,一到桃源就归隐不复出去。比喻学习应细心钻研。
黄金未是宝,学问胜珠珍。丈夫无伎艺,虚活一世人。
——《全唐诗补逸·王梵志诗》
黄金、珍珠和学问相比,黄金就不算什么珍宝,珍珠也比不上学问。一个人如果没有学识、技艺,就是枉活一世。
学古不泥古。
——五代·张昭远等《旧唐书·孙思邈传》
学习古人而又不拘泥于古人。
疑而问,问而辩,问辩之道也。
——宋·苏洵《太玄论上》
有了疑惑去请教,请教完有不同看法再讨论,这是解决疑惑的办法。
为学务日益,此言当自程;为道贵日损,此理在戒盈。
——宋·苏轼《张寺丞益斋》
学习务求每天都要有进步,此话应当是自己的规矩;追求真理贵在每天都要觉得不够,此理是在力戒满足现状。
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自身有学问的人自然气度不凡。
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宋·苏轼《又答王庠书》
精通于学习的人,每次读书都应该确定一个明确目标。
脚力尽时山更好,莫将有限趁无穷。
——宋·苏轼《登玲珑山》
已经走得脚酸腿痛了,没有一点力气时,高山的景物更加迷人,但这时要量力而行,不要贪婪。比喻治学要量力而行。
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想做而不能做,心和手不能配合,这是不学习的过错。
人不可以无学。
——宋·苏轼《登州谢上表二首》
人必须学习。
穷不忘道,老而能学。
——宋·苏轼《黄州上文潞公书》
贫穷也牢记精神追求,老年也仍坚持学习。
异师殊说,相攻如仇雠。
——宋·苏辙《河南府进士策问》
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说之间,常常互相攻击如同仇敌。
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
——宋·苏辙《东轩记》
即使为人看门打更,也能自我培养而不影响学习。比喻条件不好也应坚持学习。
非学何立?非书何习?终以不倦,圣贤何及。
——宋·苏颂《书帙铭》
不学习怎么能有所成就?不读书怎么能谈得上学习?孜孜不倦地学习到老,贤圣之人也难以比及。
彼美不琢雕,椟中竟何如。
——宋·文天祥《题钟圣举积学斋二首》
美玉如果不加以雕琢,就像藏在椟中一样。比喻虽有美好素质的人,也必须勤勉学习。
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宋·王安石《祭沈文通文》
有些事情不必要去做,但要做的就应取得成果;有些东西不必要去学,但要学的就应学有所成。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在求学上是竭尽全力的,少壮时下的工夫常常到老年时才看到成果。
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
——宋·陆游《寒夜读书》
穿缀竹简的牛皮绳磨断无数次,铁做的砚台已被磨穿,口里不停地诵读,手中的笔不停地抄写,哪里还顾得上计算时间。比喻刻苦攻读。
乃知学在少,老大不可强。
——宋·欧阳修《镇阳读书》
这才知道学习的大好时光是少年时代,到了老年再学习就困难了。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
——宋·欧阳修《易或问》
获得大学问后,同时就可以兼有那些小的学问,没有学习小学问后,却兼有获取大学问的。
君子之学,或施之事业,或见于文章。
——宋·欧阳修《薛简肃公文集序》
品德高尚的人的学识,或用之于事业,或著书立说。
多识由博学。
——宋·欧阳修《和圣俞唐书局后丛莽中得芸香一本之作用其韵》学识多是由于学得多。
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
——宋·欧阳修《诲学说》
人的本性,会随周围的环境或事物改变而改变;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而且会沦为品德低劣的人。
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
——宋·欧阳修《杂说》
道德高尚的人做学问,一刻都不愿意停息。
学既积于心,犹木之敷荣;根本既坚好,蓊郁其干茎。
——宋·欧阳修《赠学者》
学问既然积累在心中,就如同树木的开花结实一样;根本坚实完好,树木的枝干就茂盛。
人之立身,不可以无学。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褚遂良传》
人如果想在品德、才能上有所成就,就必须学习。
学而不止,高而愈下。
——宋·欧阳修《送秘书丞宋君归太学序》
做学问不应该停止不前,成就愈高愈不能骄傲。
人之学不进,只是不勇。
——宋·朱熹《近思录集注》
人在学习方面不能进步,是因为不努力进取。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朱熹《观书有感》
从前枉费推移的力气,今日船在中流自由行驶。比喻学问到一定程度才会有突破。
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
——宋·朱熹《性理精义》
学习必须感觉到今天的理解比昨天正确,这样日新月异,就能进步。
学者先要会疑。
——宋·朱熹《近思录集注》
学习的人首先要会提出疑问。
所谓有知识,须知穷物理。
——宋·朱熹《上蔡先生语录》
所谓有知识,就是要弄清楚事物的规律。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教条》
学习、提问、思考、辨别,做到这四点,才能真正弄通事物的规律。
谋不忠,则欺于人;交不信,则欺于友;传不习,则欺于己欺于师。
——宋·朱熹《答吕子约》
替别人效力不忠诚,就是欺骗别人;与朋友交往不讲诚信,就是欺骗朋友;对老师传授的知识不温习,就是既欺骗了自己又欺骗了老师。
濯去旧见,以来新意。
——宋·朱熹《学规类编》
抛弃旧的观点,获取新的内容。比喻知识需要不断更新。
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宋·朱熹《近思录集注》
了解它,就一定要爱好它;爱好它,就必定要追求它;追求它,就一定要争取得到它。比喻学习应当有不断进取的精神。
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
——宋·朱熹《答吕子约》
做学问大的方面只有两种途径,努力学习和身体力行。
见善必为,闻恶必去,不使有顷刻悠悠意态,则为学之本立矣。
——宋·朱熹《答林伯和》
看见好事必须做,听说坏事必须铲除,不要让自己有瞬间的悠悠自得的念头,这样就建立起了做学问的根本。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宋·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
旧知识经过讨论就会更加精深,新知识经过钻研就会变得深刻。
凡人才学便须知着力处,既学便须知得力处。
——宋·朱熹《近思录集注》
人在刚开始学习时就应知道把力气用在何处,学过了就该懂得把功夫放在哪里。
今之学,须是如饥之须食,寒之须衣始得。
——宋·朱熹《上蔡先生语录》
对于学习,如同肚子饿了要吃饭,身子冷了要穿衣一样,这样才会有所成效。
人之未知学者,自视以为无缺;及既知学,反思前日所为,则骇且惧矣。
——宋·朱熹《近思录集注》
人在没有学习前,自以为自己什么都好;等到学习的时候,回想以前的作为,便会惊骇恐惧。
人之为学,千头万绪,岂可无本领。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
人们要学的东西,是千头万绪的,怎么可以没有基本要领呢?
道理无穷,学者先要不得有自足心。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六》
道理是无穷无尽,学习的人首先就不能有自满之心。
穷理者,欲知事物之所以然与所当然者而已。
——宋·朱熹《晦翁学案》
追求学问,其实不过是想知道事物之所以是这样的和事物为什么应该是这样的罢了。
人安重,则学坚固。
——宋·朱熹《近思录集注》
人如果安静稳重,那么学到的知识自然巩固。
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
——宋·朱熹《近思录集注》
品德高尚的人读书的方法是,听得进去,蕴藏在心,成为崇高的德行,付诸于行动便是事业。
君子之学,不为则已,为则必要其成,故常百倍其功。
——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庸》
品德高尚的人求学,不做则罢,做就一定要获得成就,因此常常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知其困而学焉,以增益其不能。
——宋·朱熹《困学恐闻编序》
明白自己贫乏就去学习,以补救自己的不足之处。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宋·朱熹《刘甥瑾字序》
古代的品德高尚的人像抱着美玉而深深地藏着不出卖,后来的人却拿石头冒充美玉而到市上炫耀。比喻古今两种不同的治学态度,即,古代从师以求心思口讲而身体力行,并非求人知晓;而今人则正好相反。
学道,乃是天下第一至大至难之事。
——宋·朱熹《沧州精舍谕学者》
掌握真理,是天下第一等最大最难的事情。
好高欲速,学者之通患。
——宋·朱熹《答林择之》
求高图快,是求学者的通病。
兼取众长,以为己善。
——宋·朱熹《答林叔和》
把大家的优点都吸收过来,变成自己的优点。
须破得旧说,方立得新说。
——宋·朱熹《答陈肤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