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党论①
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②。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③,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兜等四人为一朋④,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⑤。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廷⑥,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⑦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⑧。及黄巾贼起⑨,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⑩。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注释】①朋党:旧指因相同的目的而结成的派系。本文作于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年)。这年三月,欧阳修由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召还京城,受命为太常丞知谏院。不久,由于欧阳修、蔡襄等人的弹劾,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夏竦(sǒng耸)、吕夷简等人被罢免,仁宗启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富弼、韩琦为枢密副使,共同推行新政。保守派制造舆论,攻击范仲淹等引用朋党。为了驳斥保守派的朋党之说,欧阳修向仁宗进呈了《朋党论》。文中,作者首先划清了“君子之党”与“小人之党”的界限,进而引用大量的历史事实,说明治国安邦必须“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的道理,希望仁宗能明辨“君子”与“小人”。文章援古事以证辨,层层对比,反复曲畅,论辨剀切,而又委婉近人。②幸:希望。③贼害:残害。④共(gǒng恭)工、兜(花n-dōu欢都)等四人:相传共工、兜、鲧(gǔn滚)、三苗四人,是尧时四个部族的首领,因贪残不驯,被称为“四凶”,后皆被舜流放。⑤八元、八恺:八元,指上古高辛氏的八个儿子: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八恺,指上古高阳氏的八个儿子:苍舒、(tuí-ái颓皑)、(tá-yǎan桃演),大临、(máng茫)降、庭坚、仲容、叔达。元,是善的意思;恺,是和的意思,都是美称。《史记·五帝本纪》:“舜举八恺,使主后土(即掌管有关土地的事务),以揆(kuí葵)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⑥皋(gāo高)、夔(kuí葵)、稷(jì迹)、契(xiè屑):皋陶(yáo摇)、后夔、后稷、契,相传都是舜时的贤臣,分掌刑法、音乐、农事和教育。⑦纣(zhòu宙):商朝末代帝王。引文见《尚书·泰誓》。《泰誓》是周武王伐纣,会师于孟津(今河南孟县南)时所作,原文为:“受(纣)有臣亿万,维亿万心,予有臣三千,维一心。”⑧后汉:东汉,史又称后汉。献帝,刘协,公元一八九年至公元二二○年在位,是东汉的最后一个皇帝。汉桓帝时,宦官专权,一些名士如李膺、杜密、陈实、范滂等被诬为营私结党,逮捕入狱,后赦免,但终身不许做官。桓帝死,灵帝即位,窦武联络陈蕃等谋除宦官,谋泄,宦官杀死窦、陈等,接着又大兴党狱,杀死李膺、范滂等一百多人,禁锢六七百人,太学生被捕千余人,党人亲属及门生故吏凡有官职的全部免官禁锢,史称第二次党锢之祸。文中说是献帝时候的事,当系作者误记。⑨黄巾,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兄弟领导农民起义,起义军戴黄色头巾,以为标志,所以被称作“黄巾军”。“贼”,是统治阶级对农民起义军的污称。⑩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指起于唐穆宗长庆初(公元821年),延续于文宗(公元827-公元840年)、武宗(公元841-公元846年)、宣宗(公元847-公元859年)三朝,分别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两大官僚集团之间的斗争,史称牛李党争。及昭宗时……而唐遂亡矣:唐哀帝天二年(公元905年),权臣朱温将士大夫裴枢等三十多人,一夜间全部杀死在白马驿(今河南滑县北),有人言于朱温曰:“此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朱温笑而从之,遂投尸于黄河。文中说是唐昭宗时候的事,也当系作者误记。清流:指德行高洁之士。诮(qiào窍):指责,责备。
【译文】我听说有关朋党的说法,古来就有,只希望皇帝明辨君子小人罢了。
大约君子与君子,是在道义一致的基础上结成朋党的,小人与小人,是在个人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结成朋党的,这是自然的道理。但是,我说小人是没有真正的朋党的,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道理呢?小人爱的是利禄,贪的是财货,当他们个人利益一致的时候,暂时互相勾引结成朋党,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便去抢先争夺,有时无利可图,交情也就淡薄了,那么,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虽说是兄弟亲戚,也不能互相保全。因此我说小人是没有真正的朋党的,他们暂时结成朋党,是虚假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们坚持的是道义,奉行的是忠信,爱惜的是名誉气节。他们用这来修养自身的品德,便会道义一致,互相帮助;用这来从事国家大事,便会同心协力,一起把国家大事办好,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因此,做皇帝的应当退除小人的假朋党,任用君子的真朋党,那么天下便会治理好。尧时,小人共工、兜等四人结为一党,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结为一党。舜辅助尧帝治理天下,退除四凶结成的小人朋党,任用八元、八恺结成的君子朋党,尧的天下得到很好的治理。等到舜自己做了帝王,皋陶、夔、稷、契等二十二人一齐在朝为官,互相称美,互相谦让,共二十二人结为一党,舜帝一齐加以任用,天下也得到很好的治理。
《尚书》上说:“商纣王有亿万个臣子,就有亿万条心;周朝有三千个臣子,只有一条心。”纣王的时候,亿万人各怀异心,可说不算是朋党了,纣王却因此亡国。周武王的臣子三千结成一个大朋党,周朝用了,却因此而兴旺。
东汉献帝的时候,大量逮捕天下名土,把他们关禁起来,说他们是党人。等到黄巾军造起反来,汉朝的天下大乱,才后悔醒悟,把关禁的党人全部释放,可是汉朝已经无救了。唐朝后期,逐渐兴起了朋党的议论。到昭宗时,大量杀害朝廷的名士,并把尸体投进黄河,说:“这班人自以为清高,可投进浊流。”唐朝便灭亡了。
前代的帝王,能使人人异心不结成朋党,没有谁比得上商纣王,能禁止好人结成朋党,没有谁比得上汉献帝,能残杀高洁之士结成的朋党,没有哪个朝代象唐昭宗时代的了,但结果都使他们的国家遭到灭亡。大家互相称美,互相谦让,而不生疑心,没有人比得上舜帝的二十二位贤臣,舜帝也不疑心,统统加以任用,可是后人并不责备舜帝为二十二位贤臣结成的朋党所欺骗,反而称赞舜帝是极英明的人,是因为他能明辨君子与小人。周武王的时候,全国的臣子三千人,共同结成一党,从古到今结为朋党这样多而且大,没有哪个朝代象周代的了,可是周代却因此而兴旺,原因就在好人虽多,却不嫌弃。兴亡治乱的古事,做皇帝的人可以作为借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