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
45307300000142

第142章 惠施主和驳张仪

张仪一度做过魏国之相,这期间惠施也参与魏国之政。《战国策·魏一》和《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张仪准备联合秦、韩而进攻楚国,惠施却主张与楚息兵罢战,二人为此争论了起来。群臣都倒向张仪一边,认为攻打楚国有利,魏王于是准备采纳张仪的意见。惠施入见魏王说:“对于一般的事情,赞成的和不赞成的大约人数对半,何况对于大事呢!联合秦、韩进攻楚国,这是国家的大事,群臣却都赞成,这大概是进攻楚国的好处非常明显,并且群臣的智力非常相同吧?但现在攻楚的好处并不十分明显,而群臣的智力又不会相同,这说明有一半意见被堵塞了。那些劫持君主的人,本来就会使君主失去一半人的意见。

张仪和惠施当着魏王的面进行对楚政策的大辩论,可以说,张仪关于攻楚的意见被群臣“全票通过”,惠施对群臣的“表决”无可奈何,事后却对这种“表决”提出了异议。

惠施运用逻辑推理手段向魏王分析指出了这次表决结果的反常。他认为,只有攻楚的好处非常明显,并且群臣的智力非常相同时,群臣才能对攻楚的意见一致赞成。提出了这一基本前提后他指出,现实情况是攻楚的好处并不十分明显,因为魏王就此事征询群臣意见,本身就说明他对攻楚之利尚在疑惑;同时,群臣的智力不会非常相同。这些情况表明,现实中不具备上述基本前提得以成立的条件,那么,按照常理,群臣对于攻楚的看法绝不会完全一致的。

惠施认为,全票通过的表决结果违背了事情的常理,说明反对攻楚的意见被人堵塞了,而堵塞不同意见的人由于能给君主造成一种人人赞成某事的印象,在没有经过充分讨论的情况下就促使君主对该事拍板定案,因而可以视作对君主的劫持。

惠施在表决结果于己不利的情况下,转而对表决本身提出质疑,表现了政治手腕的极大灵活。我们难以知道魏王对攻楚一事的最后处理结果,但从惠施的质疑中却能悟出一些道理。

对于一些重大的政策分歧,人们只有在不同意见的争论中辨清是非,识别优劣,才能做出比较合理的选择。那种一致赞成、全票通过的现象如果出现在不同意见的争辩之前,自然省去了论辩的麻烦和鉴别的困惑,但却是违背常理和极不正常的事情。它取消了决策人对不同方案进行鉴定和选择的可能机会,难以保证决策方案的优化,是一种看似有利、实则有害的现象。

不正常的现象总有不正常的原因。在张仪和惠施的意见表决中,我们能够想象,历史上作为纵横家的张仪一定比作为名辩家的惠施具备更多的社会活动能力,不是论辩是非,而是社会活动在这次表决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使表决变得极不正常。自然,各种不正常的现象都有各自特殊的原因,决策人要使表决一类事情正常进行,就应想法强化表决人的是非意识,排除权威影响、强力压迫和私情拉拢等因素对表决人的干扰,尽力消除导致非正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