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
45307300000145

第145章 收民心齐王嘉田单

齐将田单于前279年以奇计收复了被燕国占领的七十余城,恢复了齐国,立襄王法章为君,被封为安平君,任相国。《战国策·齐六》和《资治通鉴· 周纪四》记载了齐襄王为与田单争夺民心而嘉奖田单的事情。

襄王和田单有一次同过溜水,有一位老人涉渡溜水后身体寒冷,不能行走,坐于沙中,田单见之,急让随从寻衣送之,因急难寻到,田单乃脱下自己所穿的裘衣相送。襄王见到后非常反感,对身边人讲:“田单惠施百姓,一定是想夺取我的国政吧?不及早收拾他,恐怕要来不及了。”他征求身边之人贯珠者的意见,贯珠者建议他说:“大王不如为此嘉奖田单,使田单的施民成为您自己的恩惠。”于是齐王公开下令道:“我做君主的担心民众受饿,田单就设法保证他们有饭吃;我担心民众受寒,田单就脱下裘衣送给他们;我担心民众劳苦,而田单也为此担心,他很了解我的心意,是我很称心的相国。”并赐给田单牛酒之赏,表彰其行为。按照贯珠者的安排,过了几天,齐王在朝中会见群臣时,召田单至前致谢,问候他的劳苦,下令寻求缺衣少食的人,供给他们衣食。不久,齐王派人到街头巷里打探民众的反映,听到许多男人窃窃私语说:“人说田单爱百姓,唉!那是君王教他施惠的。”

齐王看见相国田单解衣送人,心中老大不高兴,作为君王,他认为相国在自己当面私惠于人,是向百姓衬托了君主的无情,掠走了百姓本来对于自己的爱戴,甚至认为是相国在收买民心,欲图国政。一切正常的当政者都希望民众能感受到自己的恩惠,他们对民心的归属极为敏感。田单疏忽了这一点,无意间触撞了君主的忌讳之处,受到了猜忌。

为了争夺被田单掠走的民心,襄王采纳了贯珠者的建议,他利用自己的君主地位,对田单的施民行为大张旗鼓地表彰,甚至提出一些更为优厚的惠民措施安排田单去做。他把上述表彰和安排有意公开,使人们传扬出去,实际上是有意显示自己对民众的恩惠之心,使百姓感受到王恩浩荡的滋润,也借以向人们表白,田单不过是君王恩惠的传送者,他所送来的恩惠,其实是君王赐予的恩惠。而当某些地方受不到恩惠时,民众必然认为是田单传送不及所致。齐王采取这种办法,不但彻底取消了田单惠收民心的可能,而且使田单必然承担偶尔惠民不及的责任。

齐王心恶田单之时,对田单有两种对待办法,一是处置他,二是嘉奖他。第一种君臣残杀的办法不仅会削弱齐国的力量,示弱于天下,而且会彻底地失去民心。齐王采取第二种办法,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应该说,齐王对田单的嘉奖完全是在私欲支配下的一种权术行为,这里是虚假的惠民,别有用心的嘉奖,缺少的是诚实和谐的人格形象。事实上,一副狭小的胸怀中毕竟难以长存恢弘的君子气度,古人云:“务伪不久,盖虚不长”(《管子·小称篇》)。任何虚假的面孔因为和本我人格相违背,终究会暴露出来,留给人的只是虚伪的印象。如果襄王具有真正的爱民之心,又具有博大的胸襟,那他必会有对田单由衷的嘉奖,必会有一个诚实和谐的人格形象,人们无疑也会赞许他驾驭下属的高明的施政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