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
45307300000147

第147章 韩非讲箕子佯醉

纣是殷商的亡国之君,他手下有一位名叫箕子的贤臣。《韩非子·说林上》中讲,纣坐在深室之中,闭窗举烛,做一百二十日为一夜的所谓“长夜”之饮,欢乐得忘记了日期,他问身边的人,没有一个能知道,于是就派人去问箕子。箕子对手下人说:“做了天下的君主而使全国的人都不知道日期,国家就危险了;整个国都的人都不知道日期而只有我一人知道,我也就危险了。”于是他假托喝醉了酒,说自己也不知道日期。

殷纣王派人向箕子询问日期,箕子从事情本身得到了两个信息:一是纣王及其身边的人都忘记了日期;二是纣王把自己看成比他本人精明的人。箕子本是知道日期的,告诉纣王日期本来未尝不可,但箕子明白。告诉纣王日期,这样恰好证明了自己确比纣王及其身边的人更为精明,纣王虽然会一时高兴于日期的获得,但却会在内心对自己产生很深的忌恨,使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为了明哲保身,箕子于是附和众人,佯称自己也不知道日期,并找了一个与众人忘记日期大体相同的理由,以便这种随声附和更易得到众人的理解,使他们能引自己为同类而不生出丝毫的忌恨。

纣王起先曾向身边人问日期,身边人均回答不知。其实,纣王身边的人确实有忘了日期的,但也可能有知道日期,出于和箕子同样的考虑而佯装不知的。《史记·殷本记》载,纣王“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结合箕子被问时的顾虑,可以看到,纣王一定是一位嫉妒聪明的人,人们惧怕这位心胸狭窄的暴君,凡是他所不知道的,人们即便知道,也只好佯作不知,于是就形成了举国不知日期的奇特现象。箕子不过是把个人佯作不知的原因作了一番解释罢了。

聪明是人之所求,人们追求聪明,也总是天性所使地喜欢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显露出来。然而,****统治需要的是崇拜,不需要臣民的聪明,因为聪明抵消或排斥崇拜,因而它为****统治所不容。在一种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聪明的人只好掩饰聪明,假装愚钝。

历史上的箕子因劝谏纣王不听,乃披发佯狂为奴,为纣所囚。我们难以肯定《韩非子》所记箕子之事是否可信,但它反映了《韩非子》对历史的观察和对史鉴的选裁,透露了列国时代仍然需要延续的一种被扭曲的社会心理,表明了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的一种奇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