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
45307300000034

第34章 费无极阴使连环计

楚平王执政时,让大臣费无极任太子建的少傅(协助太傅辅导太子的官员)。费无极与太子建关系不睦,于是常在楚平王跟前诬陷太子,但总未奏效。后来,费无极采取了以美人计配合的连环计,终使楚平王杀掉了太子建。《左传·昭公十九年》《吕氏春秋·慎行》和《史记·楚世家》《史记·伍子胥列传》共同记载了前523年费无极谗害太子建的三步计策。

第一步,聘女于秦,唆父娶媳。平王欲给太子建定亲,费无极受命赴秦国聘定秦女赢氏。他见赢氏貌美异常,回国后竭力夸赞媳妇的美貌,极力唆使平王自己娶之,却为太子另外聘女成亲。

第二步,托言守边,调离太子。平王娶媳之后,费无极对平王说:“楚国偏居南方,远离中原,难与晋国争夺诸侯,不如扩筑城父(今河南宝丰县),让太子镇守北界,可以逐步争夺天下。”平王听了,非常赞同,遂让太子建离开郢城(今湖北江陵西北),去城父防守。

第三步,牵动连环,谗害太子。太子建去城父一年之后,费无极对平王说:“太子建与其太傅伍奢要据城反叛了。”平王不大相信,问道:“他已做了我的太子,以后楚国就是他的了,他还有什么可求的?,’费无极回答说:“太子为娶妻的事怨恨君王。他独自领兵在外,结交诸侯,不久就会出兵进攻郢都。若不制裁,将后悔无及。”平王遂信以为真,召伍奢杀之,太子建惧而出奔。

费无极除掉太子建的三步连环计策,最关键的是第一步。一方面,太子的身份和地位使任何一位大臣本人对他都难以造成危害和威胁,费无极要除掉太子建,只有借助于君王的权势才能办到;但另一方面,太子乃君王之子,有血缘之亲,在太子没有失宠于君王,或君王无意更立太子的情况下,欲借君王除掉太子,几乎难以办到。费无极的计策,正好解决了上述两方面的矛盾。计策的巧妙之处,是在君王和太子面前摆出一个两人不可同时兼得的欲求之物,供他们去争夺,使他们心中互相忌恨。

费无极摆在君王和太子面前的,不是江山,不是金银珠宝,因为这些虽为两人所欲求,但可以为他们同时兼得。费无极摆给两人的,是一位美貌的女人,这是君王和儿子更为欲求但却不能同时兼得的,无论美貌的臝氏归于君王和太子哪一位,都会引起两人的矛盾和内心的忌恨。在计策的具体操作上,费无极先将嬴氐名义上聘与太子,实际上却聘给君王,除了取媚于君王外,主要产生了如下两种效果:一是让失妻的太子忌恨君王;二是让娶媳的君王对太子产生内心的戒备和猜疑。费无极的计策首先产生第一种效果,他要用第一种效果引起和加强第二种效果,利用第二种效果达到除掉太子的目的。

施计者抓住对手的关键性弱点,用一种小的东西牵制对手的各个力量,或用一种利益造成其他两种势力的牵制与争夺关系,人们常把这种计策称为“连环计”。连环计的实质是把自己要消灭的对手导入与另一强大势力不可解脱的矛盾纠葛中,目的在于借刀杀人。费无极为除太子建,将美人计和连环计配套使用,以美人计为内容诱惑其父子,以连环计为形式牵制二人,终于引起了君王和太子间几乎不可能产生的矛盾。

由于连环计的作用,楚平王忌恨太子建,于是同意了费无极关于调太子建守边的提议,于是宁可相信费无极关于太子建聚兵反叛的谗言,终使太子建除了逃奔别无生路,费无极借君王之力除掉了太子。这都是第一步计策的顺势发展。

费无极以美人计配套的连环计,被元未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在《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创作中直接借鉴。罗贯中根据东汉末年献帝时太师董卓对勇将吕布“甚爱幸子,誓为父子”;“布与卓侍婢私通”;以及司徒王允等人“密谋诛卓,是以告布使为内应”(《三国志·吕布臧****》)的史料记载,借鉴并演绎出了王允以美女貂蝉离间董卓与吕布父子的故事。我们似乎可以认为,有了费无极谗害太子建的计策,才有了《三国演义》中的“王司徒巧使连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