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
45307300000038

第38章 “宝珠计”子胥诈边侯

伍子胥以金蝉脱壳计混出昭关,真所谓“鲤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再不来”。他心中暗喜,放步而行。但事不凑巧,《韩非子·说林上》和《吴越春秋》讲,子胥逃走时迎面碰上了一位边关之吏,这位边侯知道楚国正通缉子胥,非要带他去见楚王。子胥难以脱身,遂对边侯说:“楚王为什么要捉拿我呢?因为我有一颗珍贵的宝珠。我为什么要逃跑呢?因为我丢失了这颗宝珠。如果我随你回国,见了楚王,拿不出宝珠,我只好说你已把宝珠抢去,吞下了肚子。不然,我怎么向楚王交代呢?”边侯听罢,思虑再三,放走了伍子胥。

这位边侯知道楚王通缉子胥,看来是不知道楚王为什么要捉拿他。伍子胥在急难脱身之时,灵机一动,编出宝珠之事,以此欺骗和威胁边侯,边侯自然是半信半疑。但在边侯的设想中,如果宝珠之事为真,即使捉回子胥立了功,被子胥情急时反咬一口,自己仍免不了遭受剖腹取珠之祸。有惧于此,边侯宁可信其有,不敢信其无,于是他权衡得失,放走了子胥。边侯回国,多半会弄清子胥的一切实情和宝珠一事的虚假,但这时他已不敢向人声张路遇子胥的情况了,因为楚王有令:纵放子胥者,全家处斩!边侯是绝不敢用全家人的性命开玩笑的。

子胥宝珠计的成功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边侯不知道楚王捉拿子胥的真实原因,因为这一条件,子胥才能编出宝珠之事,使边侯多少有点相信;二是边侯与子胥相遇时,没有第三者在场,他们在此时的任何是非纠纷没有中间证明人,因为这一条件,子胥才敢以诬诈宝珠相要挟,边侯也才敢放走子胥而不怕楚王事后追究。在无第三者存在的场所,发生于两人间的是非真相最易歪曲,也最难探究。此时的是非当事人既可能对发生的事情矢口否认,也可能无中生有,血口喷人,这常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是非盲区。伍子胥正是利用是非盲区巧做文章,他在这一盲区中向边侯公开预告自己将血口喷人,诬陷对方,给边侯造成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迫使他做出明哲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