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
45307300000041

第41章 自述罪厨师反脱死

《韩非子·内储说下》记述了两个人物不同而内容基本相同的事情,说的是厨师为免除自己死罪而采取的策略方式。晋平公招待客人,席间所上肉炙(一种烤食)意外地缠有头发,平公感到很丢脸,席后下令杀掉厨师,并且不准任何人劝谏。厨师受刑前对平公大声讲道:“我有三条死罪,说出来想死个明白。”平公说:“那你就讲讲三条死罪吧!”厨师说道:“我的刀锋利得风吹倒就能砍断骨头,但却切不断头发,是我的第一条死罪;用木炭烤肉,肉变了颜色,但没烧焦头发,是我的第二条死罪;肉熟后我翻看了几遍,但却没看见缠在外面的头发,是我的第三条死罪。”见平公有所动容,厨师接着说:“我猜想您的侍者中有嫉恨我的人。”平公让人査询,果然如厨师所言,遂免其罪,改而处罚了捣鬼的侍者。

平公下令杀掉厨师,并且不准劝谏,看来厨师必死无疑,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厨师的聪明之处在于以下两点:一是以自我列举罪状为借口,争取到了陈述说话的机会;二是在自己列举的三条罪状中,有意制造逻辑矛盾,让听众自己得出厨师不会有过失的结论。

厨师利用自我数罪的机会,讲了他对肉炙进行刀切、火烧和眼看的三个过程。三个过程和缠发的存在在时间上不能并存,这是简单的物性常识。事情的逻辑只能是:要么没有二个过程;要么没有该过程中缠发的存在。但是,刀切、火烧和眼观这三个过程是制作肉炙必经的三个程序,肉炙上席,说明三个过程是肯定存在、毫无疑问的。那么,这就从逻辑上排除了缠发在肉炙制作整个过程中的存在,它就只能成了制作过程之外的增加物,而这与厨师已毫无关系了。

缠发既然不存在于肉炙制作过程,那就肯定添加于端盘进献的过程。发不会自缠于炙,必是侍者陷害捣鬼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