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语汉字东方文学(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46199600000009

第9章 汉字书写顺序

汉字为什么一直保持着直行从右往左书写的传统?这可以从汉字书写材料、书写工具、汉字特点以及文化传统来加以解释。

最早的书写材料甲骨是呈狭长形的,竖着在上面刻字比横着刻字显然要方便得多,在这些专为占卜用的甲骨上写字都是严格规定了部位和书写顺序的:在龟甲上刻字,一种是在左右边缘部分刻,顺序是从外向里;一种是在龟甲中缝两边刻,顺序是从里向外,殷代文字已是成熟的文字,其直写的习惯肯定会对后代产生相当的影响。

方块汉字,一字一义,既不用拼读组合(古汉语的词绝大多数都是单个字),又少有连写,横写的书写速度和阅读速度都并不比直写快,因此“横竖就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几千年来的书写工具之所以是那么复杂的一截竹管,前面绑上一撮动物毛的毛笔,而不是如埃及人那样的干脆而方便的一截芦苇,或是用一根小木棍、一支竹签,大约是为了要握着离纸面远一些,以负涂坏了前面写的字,而古人之所以强调练字要悬腕,是不是主要也为这同样一个简单的原因呢?

至于汉字从右往左的写法,据写过《书于竹帛》一书的钱存训博士说,这与书写竹简的方法有关,因为写字总是右手书写,其左手来执简,每写完一简由于手顺的关系,放在右侧较为方便,顺次排列起来,就自然形成从右到左的顺序。这样的解释似乎还缺乏说服力。

如果仅从书写的方便这一角度来看,倒是左手握简,写完一简之后置于左边比较方便。之所以会采用一种不那么方便的顺序,应该是和古人的尚右有关系的。竹简的年代正是尚右的时候,也就是认为右比左要尊贵,因此一物之“首”当然要置于右而“尾”置于左了。